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质量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质量检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5 10:3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质量检测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积累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蛮横(hèng) 瞭望(liào) 强词夺理(qiǎng)
B.诬蔑(miè) 抉择(jué) 不修边幅(fú)
C.卑劣(liè) 彷徨(páng) 招摇撞骗(chuàng)
D.反诘(jié) 萦绕(yíng) 豁然开朗(huò)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赋予 湛蓝 拙劣 挑拔离间
B.舆论 徜若 协商 误入歧途
C.襁褓 堕落 干予 狂风骤雨
D.狡辩 枷锁 祈祷 阳奉阴违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________最无耻的事情。
(2)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____ ____物体而得到知识。
(3)“江歌”案让我们明白,我们可以惩罚作恶的坏人,却对冷漠的“好人”________。
A.卑劣   探讨   袖手旁观    B.卑鄙   探察   袖手旁观
C.卑劣   探察   束手无策 D.卑鄙   探究   束手无策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巷子里,有许多卖狗皮膏药的所谓医生,我们不要相信他们。
B.有关专家指出,喝鲜榨果汁并不是多多益善。
C.创业绝不会一帆风顺,因此我们要做好直面困难的准备。
D.班主任挑拨离间,他批评了犯错误的吕航同学,表扬了敢讲真话的冯宇博同学。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据统计,2017年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大约12.7%左右。
C.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荣,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征稿活动,目前全面启动。
D.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顾拜旦,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的作者丁肇中是美籍华裔科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化学奖。
C.《最后一次讲演》的作者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文史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著有诗集《红烛》《死水》。
D.在《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一文中作者王选讲述了自己一生中的第六次抉择,文章语言风趣幽默。
7.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校长让我去请班主任莫老师来参加会议,我在办公室见到了莫老师,对他说:“莫老师,校长请您去开会。”
B.记得刚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班上有一位同学,一天下课后,他问一位年纪很大的教授:“您今年几岁了?”
C.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足下做主了!”
D.我寒假回南方过年,返校后遇到一位同事,交谈中他得知我返乡过完年,于是客气地问起我父亲的情况说:“家父身体可好?”
8.名著导读(2分)
他慢慢的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的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文中的“他” 是指 ,他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艰难处境下,内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节选部分表现了他由绝望、动摇到 心理历程。
9.综合性学习(8分)
为了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节约水资源,某校八年级(一)班举行演讲比赛。该班班长收集了两则材料。
材料一 去年上半年,全国2 212万人因干旱而饮水困难,其中79%的人集中在江西、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今年上半年我国南方又持续干旱,其中以江西、湖北等几省市尤为严重。
材料二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淡水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在人均水资源方面,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淡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
(1)请你根据材料,拟写一则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2分)


(2)如果你是演讲比赛的组织者,请为本次比赛设计活动流程。(2分)


(3)小明是本次演讲比赛的主持人,请你帮他设计一段开场白。(2分)


(4)放学时,小红将喝剩半瓶的矿泉水随手扔掉,看到这种情景,你将如何对她说?(2分)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3分)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10.选文中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观点的是哪句话?(2分)




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哪种问句?如果将此句改为陈述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3分)





12.试分析“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一句话的含义。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13.为了证明观点,闻一多从正反两方面举了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是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题目。(12分)
文学:另一种造屋
——在国际安徒生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
曹文轩
①我为什么要——或者说我为什么喜欢写作?写作时,我感受到的状态,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一直在试图进行描述。但各种描述,都难以令我满意。后来,有一天,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确切的、理想的表达:写作便是建造房屋。
②文字建造的屋子,是我的庇护所——精神上的庇护所。
③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我都需要文字。无论是抒发,还是安抚,文字永远是我无法离开的。特别是当我在这个世界里碰得头破血流时,我就更需要它——由它建成的屋,我的家。虽有时简直就是铩羽而归,但毕竟我有可归去的地方——文字屋。而此时,我会发现,那个由钢筋水泥筑成的物质之家,其实只能解决我的一部分问题而不能解决我全部的问题。
④还有,也许我如此喜欢写作——造屋,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满足了我天生向往和渴求自由的欲望。
⑤作为一种符号,文字本是一一对应这个世界的。一个个独立的符号可以在一定的语法之下,进行无穷无尽的组合。所有这一切都在向我们诉说一个事实:语言早已离开现实,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这个王国的本质是自由,而这正契合了我们的自由欲望。这个王国有它的契约,但我们可以在这一契约之下,获得广阔的自由。写作,可以让我们的灵魂得以自由翱翔,可以让我们自由之精神得以光芒四射,可以让我们向往自由的心灵得以安顿。
⑥为自由而写作,而写作可以使你自由。因为屋子属于你,是你的空间。你可以在你构造的空间中让自己的心扉完全打开,让感情得以充分抒发,让你的创造力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而且,造屋本身就会让你领略自由的快意。房子坐落在何处,是何种风格的屋子,一切,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当屋子终于按照你的心思矗立在你的眼前时,你的快意一定是无边无际的。那时,你定会对自由顶礼膜拜。
⑦造屋,自然又是一次审美的历程。房子,是你美学的产物,又是你审美的对象。你面对着它——不仅是外部,还有内部,它的造型,它的结构,它的气韵,它与自然的完美合一,会使你自然而然地进入审美的状态。你在一次又一次的审美过程中又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⑧再后来,当我意识到了我所造的屋子不仅仅是属于我的,而且是属于任何一个愿意亲近它的孩子时,我完成了一次理念和境界的蜕变与升华。再写作,再造屋,许多时候我忘记了它们与我的个人关系,而只是在想着它们与孩子——成千上万的孩子的关系。我越来越明确自己的职责:我是在为孩子写作,在为孩子造屋。我开始变得认真、庄严,并感到神圣。我对每一座屋子的建造,殚精竭虑,严格到苛求。我必须为他们建造这世界上最好、最经得起审美的屋子,虽然我知道难以做到,但我一直在尽心尽力地去做。
⑨孩子正处于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屋子的庇护。当狂风暴雨袭击他们时,他们需要屋子。天寒地冻的冬季,这屋子里生着火炉。酷暑难熬的夏日,四面窗户开着,凉风习习。黑夜降临,当恐怖像雾在荒野中升腾时,屋子会让他们无所畏惧。这屋子里,不仅有温床、美食,还有许多好玩的开发心智的器物。有高高矮矮的书柜,屋子乃为书,而这些书为书中之书。它们会净化他们的灵魂,会教他们如何做人。它们犹如一艘船,渡他们去彼岸;它们犹如一盏灯,导他们去远方。
⑩对于我而言,我最大的希望,也是最大的幸福,就是当他们长大离开这些屋子数年后,他们会时不时地回忆起曾经温暖过、庇护过他们的屋子,而那时,正老去的他们居然在回忆这些屋子时有了一种乡愁——对,乡愁那样的感觉。这在我看来,就是我写作——造屋的圆满。
⑾生命不息,造屋不止。既是为我自己,更是为那些总让我牵挂、感到悲悯的孩子们。
(选自《中国校园文学·中学读本》2017年第1期)
14.在演讲过程中,曹文轩先生阐述了自己喜欢“写作——造屋”的原因,请分点概括。(4分)


15.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16.作者在第⑩段中写道:“而那时,正老去的他们居然在回忆这些屋子时有了一种乡愁——对,乡愁那样的感觉。”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题目。(10分)
将爱国主义写在青年奋进的旗帜上
叶子鹏,王财忠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家国情怀始终是历久弥新的歌颂主题;自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族侵略、重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壮阔征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凝魂聚气、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______甲____。对祖国的爱亦如对母亲的爱,是一种天然有之的朴素情感,是不需要任何客观理由的自觉的爱。在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思想中,爱国是第一位的美德,是一种无限崇高的公共精神。从古至今,自人类社会诞生国家以来,人民都会自觉地把自己的存在与国家的存在视为一体,热爱自己的国家是人性的自觉表现和终生为之忘我奉献的伟大目标。热爱自己的国家,为她寻求光荣和福祉是天经地义的人之常情,。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______乙____。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正是在家国情怀的感召之下而立不世之功、而成千秋伟业、而创万古传奇。汉朝张骞怀揣报国之志开辟丝绸之路,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南宋名将岳飞一首《满江红》成为抒发爱国情怀的千古绝唱,激励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奋发图强、建设河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方志敏用《可爱的中国》表达了赤胆忠心的革命家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情怀比天高、比海深。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_____丙_____。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只有把爱国转化为实践,把对祖国的深情厚谊转化为实际行动,爱国的力量方如有源之水,流之不竭。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十六岁便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爱国给予的奋斗力量;大科学家黄大年在祖国的事业面前“俯首甘为孺子牛”是爱国赋予的奉献力量。爱国的力量是精神的强力之表现,毛泽东同志所讲的精神原子弹,是爱国力量最生动形象的表达。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中国正以昂扬的姿态雄踞于世界的东方,当代青年躬逢千年未有之盛世,务必坚定爱国的自觉、奋发为国的情怀、激发强国的力量,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将爱国主义写在青年奋进的旗帜上。
(选自中国青年网,有删减)
17.根据选文,请将下面三句话的序号分别填入相应的位置。(3分)
①爱国是一种情怀,爱国的情怀是最为深厚的情怀
②爱国是一种力量,爱国的力量是最无坚不摧的力量。
③爱国是一种自觉,爱国的自觉是最为深刻的自觉。
甲: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
18.结合选文第④段,说说对加点字的理解。(3分)
爱国的力量是精神的强力之表现,毛泽东同志所讲的精神原子弹,是爱国力量最生动形象的表达。
?


19.下列链接材料,作哪一段的论据最恰当,请说说理由。(4分)
链接材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爱国诗人陆游生死离别之际唯一牵挂的是“王师”何时北定中原,这就是爱国的自觉。
?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题目。(11分)
少年画海
孙湜
①在少年的窗边,摆着一个画架,上面有一幅未完成的油画。画布空白的地方好像停笔很久了,油彩已经干透。
②少年画不下去。海边简陋的房屋,破旧的渔船,白色的船帆,整日只知道与海为伴的父亲,平静安宁得有些单调的海天,那不是少年心中的梦想与画面。于是每次从学校回家,他都浑浑噩噩,没日没夜地睡觉,好像要把在学校缺的觉都给补回来。
③只是今天,他在睡梦中听到了海浪发疯的声音,听到了海风狂啸的声音。他从来没有梦到过这样的大海,所以一下子就惊醒了。他发现,湿咸的海风已经把窗户吹开,米色的老旧窗帘不安地抖动着。
④他慢慢眯着眼睛向窗外望去,惊诧地看到炭黑的乌云笼罩了天地,让人感到无比压抑。他锁了锁眉头,向屋外走去,快步找到母亲,问父亲有没有出海,母亲不安地点了点头。
⑤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他等来的只是愈演愈烈的狂风和瓢泼大雨。而父亲的渔船却总也望不见。他的手开始轻轻颤抖,慢慢地,焦躁和不安完全占据了他。
⑥母亲已经向海上救援队报警,而他几乎什么忙都帮不上,只能用手扶着窗台,无助地张望着大海。后来,承受不了煎熬的他冲进房间,疯狂地把自己曾视为珍宝的贝壳一股脑儿扔出窗外,诅咒大海这个喜怒无常的怪物。他在心里祈求,只要父亲能够回来,让自已做什么都可以。
⑦闪电骤然降落,风吹雨水,打在脸上,他再也看不清似有似无的海平面,他用力揉揉眼睛,想阻止懦弱而绝望的眼泪。这才发现自己一直依靠的父亲,在汹涌的大海面前也仅仅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⑧母亲像往常一样在客厅的椅子上等父亲归来。少年走过去让母亲靠在他那还不够宽厚的肩膀上,“没问题,相信父亲!”他镇定地说,他的手却在剧烈地颤抖。
⑨母亲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不安,哭泣起来,一缕缕银丝从她头上滑下来,赫然散落在少年的眼前。少年深吸了一ロ气,内心却开始变得平静,说:“妈,别怕,还有我,爸一定会没事的!”
⑩也许以后就只有自己来保护母亲了。
?等母亲平静下来,少年回到自己的房间,把画板立在窗前,画中景与窗中景融为一体,多了的,只是不同的天气和不同的心境。少年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拿起落尘已久的画笔,一笔一笔地勾勒这陌生的大海……
?不知过了多久,大海已经平静了许多,一个白色亮点在海上移动,那个白点一点点变大,最后变成少年熟悉的白帆……少年的泪水不知不觉滴落在画板上。他站起身来,深深地凝望着大每,弯下腰,深深地鞠躬。
?原来,父亲遭遇了特大风浪,却幸运地被风吹到了一处可以躲避风浪的海湾。
?那一天,父亲晚回家几个小时,少年画出了人生中最美的大海。
2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段通过“一幅未完成的油画”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少年把贝壳扔出窗外,这处动作描写表现出他内心的坚强与沉着。
C.第⑨段母亲“哭泣”的原因,一是担心丈夫,二是儿子的安慰触动了她。
D.第?段交代了父亲遭遇风浪后幸存的原因,使故事情节更为完整。
21.第⑧段中加点词“镇定”与“颤抖”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22.第③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23.请结合本文,探究第?段少年“深深地鞠躬”的原因。(3分)
?


三、写作(50分)
24.假设学校组织竞聘学生会主席、团支部书记、校刊主编、校广播站总监、志愿者服务团团长等,你准备竞聘其中某个职务。试撰写一份演讲稿,阐述你的竞聘主张。字数在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撞”应读“zhuàng”。
2.D 解析: A项,“挑拔离间”的“拔”应为“拨”;B项,“徜若”的“徜”应为“倘”;C项,“干予”应为“干预”。
3. C
4. D
5. C 解析:A.句式杂糅,“是因为”和“的缘故”杂糅,可删去“因为”或“的缘故”;B.重复累赘,删去“大约”或“左右”;D.成分残缺,动词“加大”后缺少了宾语中心语,在“检测”后加“力度”。
6.B 解析:丁肇中获得的是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7. A 解析:B.应用“您高寿”;C.“足下”是敬辞,不能用于指自己;D.“家父”是谦辞,称自己的父亲,此处用来称别人的父亲,表达不当。
8. 保尔(保尔·柯察金) 战胜自我(战胜懦弱,摆脱困境,坚定信念)
9.(1)【示例一】平时节约一滴水,用时还你太平洋。
【示例二】如果不节约用水,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2)【示例】①拟写稿件。②选定评委。③邀请专家或教师。④进行比赛。⑤专家或教师点评。
(3)【示例】同学们,大家好!水是人的生命之源。我国又是一个缺水大国,水资源引发的危机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将如何保护水资源呢?相信选手们的精彩发言会给我们带来启示。下面我宣布,演讲比赛现在开始。
(4)【示例】小红,你好!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被你扔掉的半瓶水,它还有好多用处,扔掉多可惜呀!
10.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11.反问句。如果改为陈述句就不如反问句的语气坚决,爱憎分明,充满激情。(意对即可)
12.杀害李公朴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斗争。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13.正面: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
反面: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14.①文字建造的屋子,是“我”的庇护所——精神上的庇护所;②写作——造屋满足了“我”天生向往和渴求自由的欲望;③造屋是一次审美的历程,从中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④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屋子的庇护,“我”必须为他们建造世界上最好、最经得起审美的屋子。(每点1分) 
15.排比(1分)。依次从“灵魂”“精神”“心灵”三个方面进行铺陈,突出写作可以使我们“获得广阔的自由”,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说服力(2分)。 
16.“我”建造的屋子(儿童文学作品)温暖过、庇护过他们,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1分)。老去的他们虽然离开了这些屋子,但是始终缅怀、眷恋着这方故土,魂牵梦萦、刻骨铭心(2分)。(意思对即可)?
17.甲:3? 乙:1? 丙:2
18.把爱国力量比作“精神原子弹",生动形象,有力地论述了“爱国是一种力量,爱国的力量是最无坚不摧的力量”这一分论点,让抽象的道理浅显易懂,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19.这一则材料最适合作为第2段的论据。因为材料用爱国诗人陆游生离死别还念念不忘“北定中原"体现爱国的自觉这一事例与第二段的论点“爱国是一种自觉,爱国的自觉是最为深刻的自觉”一致。
20.B
21.不矛盾,因为母亲那时无比的紧张不安,他是用这份“镇定”来安慰母亲;“颤抖”则真实再现了他内心的想法,他十分担心出海的父亲会遭遇不测,但这种紧张不能让母亲看出来。
22.环境描写,以海风与窗帘的变化表现天气在变化,渲染风暴来临前的不安气氛,突出少年在得知父亲出海后内心的恐惧与不安,推动情节的发展。
23.为自己以前不理解父亲的表示歉意,为父亲的生还表达对大海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