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 怪兽》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 怪兽》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5-03 20:4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年级下册第13课怪兽教学设计
应用创新点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比较全面地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对怪兽的观察与了解,使学生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丰富想像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以此开阔学生视野,鼓励学生敢于想像、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对怪兽的了解通常来自动画片和神话故事,这些怪兽大致分为善与恶两类。本课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运用传统的表现手法给怪兽赋予新的生命,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富有童趣的怪兽乐园,从而体现该领域的综合性,完美地把美术与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丰富的活动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敢于想像、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怪兽的特点,学习古代艺术家运用的夸张、变形、想像、替代等表现手法,能够利用纸袋等多种工具、材料,设计制作富有个性的怪兽。提高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以及综合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怪兽的特点,学会运用夸张、变形、想像、替代等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环境与准备
有电子白板的教室。学生准备:一个大纸袋,彩色纸,剪刀,胶棒。
教学重点
通过对多种怪兽的分析,学习夸张、变形、想像、替代等创作手法。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怪兽的设计、表现及材料的巧妙利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扮装成怪兽,模仿动物的姿态,伴随着怪兽的吼叫出现,启发:谁来了?板书课题:怪兽。
二、探索怪兽
1、欣赏麒麟、玉铺首、青铜兽等图片,观察感知怪兽,小组讨论:为什么叫它们怪兽?它们怪在什么地方?
从观察到的怪兽的特点,总结出组合、变形、夸张等表现手法,并分别板书。
2、再欣赏一组图片,启发:在古代人们用自己的想像设计出的神奇、威武、可怕的怪兽有它独特的作用,人们既希望怪兽可以驱除邪恶,又希望它们能保卫门户平安。
三、创作怪兽
1、提出创作要求
用纸袋设计制作一个怪兽头部,并给怪兽起一个特别的名字,看一看谁设计的造型更夸张,想像更丰富,材料使用最形象、最巧妙。要注意安全、卫生。
2、音乐声中设计制作,教师巡视适当帮助。
四、呈现怪兽
先做好的同学戴着怪兽到讲台前面进行展示,师生评价。
五、小结
今天我们只设计了怪兽的头部,有机会我们再设计制作完整的怪兽。
教学反思
课前让孩子们准备了纸袋和彩色纸,时间的关系,本节课只做怪兽的头部。孩子们能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作品,做出具有自己设计特点的怪兽,并根据自己怪兽的特点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在制作过程中,剪挖可视的洞洞时遇到一些困难,出于安全的考虑教师帮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