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篇 岳阳楼记
【文学常识】________,字希文,谥号“________”,世称“范文正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本文选自《范仲淹全集》。
1. 了解文体特点。本文虽名为“记”,却不拘泥于唐代亭台楼阁记以记叙为主,抒情、议论为辅的体式,而是吸收了骈文赋体对偶的句式特点,强化了议论、抒彩。2. 通过诵读,体会本文的音韵之美。本文的语言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诵读时,要注意其句式特点:记叙多用散句,写景多用偶句。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偶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3. 注意本文的语词特点。本文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词、同义词、反义词,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
知识梳理
一、字词解释
1. 通假字
(1)百废具兴 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_____________
2. 古今异义
(1)越明年
古义:________,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2)增其旧制
古义:________,今义:制度;制作。
(3)横无际涯
古义:________,今义:与“竖”相对。
(4)前人之述备矣
古义:________,今义:准备。
(5)薄暮冥冥
古义:________,今义:与“厚”相对。
(6)至若春和景明
古义:________,今义:景色。
(7)微斯人,吾谁与归
古义:________,今义:微小。
3.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百废[F]具兴
原意为:无用的,句中意为:____________。
②刻唐贤[F]今人诗赋于其上
原意为:贤明,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
(2)名词作状语
然则北[F]通巫峡,南极潇湘
北:原意为:北方,北边?与“南”相对,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
南:原意为:南方,南边。与“北”相对,句中意为:________________。
(3)名词作动词
忧谗畏讥
原意为:谗言,句中意为:____________。
(4)形容词作状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原意为:时间上在前面,句中意为:____________。
后:原意为:时间上在后面,句中意为:____________。
4. 一词多义
①政通人和
②初极狭,才通人
(1)通 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④中通外直
①政通人和
(2)和 ②至若春和[F]景明
③久而乃和
①予观[F]夫巴陵胜状
(2)观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①浊浪排空
(3)空 ②而或长烟一空
③空[F]谷传响
①一碧万顷
②而或长烟一空
(4)一 ③余籋一[F]小舟
④一鼓作气
5. 重点实词
(1)越明年 越:______________
(2)百废具兴 兴[F]:____________
(3)增其旧制 增:______________
(4)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文[F]:__________
(5)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______________
胜状:____________
(6)横无际涯际 涯:____________
(7)朝晖夕阴 晖:______________
(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______________
观:______________
(9)南极潇湘 极:______________
(10)迁客骚人 迁:______________
(11)若夫淫雨霏霏 淫雨:____________
霏霏:____________
(12)连月不开 开:______________
(13)日星隐曜 隐:______________
曜:______________
(14)山岳潜形 潜:______________
形[F]:____________
(15)樯倾楫摧 倾:______________
摧:______________
(16)薄暮冥冥 冥冥:____________
(17)忧谗畏讥 忧:______________
畏:______________
(18)一碧万顷 碧:______________
(19)沙鸥翔集 集:______________
(20)锦鳞游泳 锦:______________
(21)郁郁青青 郁郁:____________
(22)宠辱偕忘 偕:______________
(23)把酒临风 把:______________
(2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F]:____________
求:______________
(25)或异二者之为 或:______________
(2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庙堂:____________
(27)微斯人 微:______________
斯:______________
重点虚词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1)之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2)以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①此乐何极
(3)何 ②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_______________
(5)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
二、重点句子翻译
1.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 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主语“滕子京”)
3.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断),前人之述备矣。
4. 去国怀乡,忧馋畏讥。
5.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6.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7.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 微斯人,吾谁与归?(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吾与谁归”)
参考答案
第22篇 岳阳楼记
【文学常识】范仲淹 文正
一、1. (1)“具”同“俱”,全、皆 (2)“属”同“嘱”,嘱托
2. (1)第二年 (2)规模 (3)宽阔 (4)详尽 (5)迫近 (6)日光 (7)如果没有
3. (1)①荒废了的事业 ②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2)向北面;向南面(3)被说坏话 (4)在……之前 在……之后
4. (1)①顺利(畅达、顺) ②通过 ③通晓 ④贯通 (2)①和乐②和煦 ③暖 (3)①看 ②景象 ③观赏 (4)①天空 ②消散③空旷 (5)①一片 ②全 ③数词,一 ④第一次
5. (1)到 (2)创办,建立 (3)扩大 (4)写文章 (5)美好;胜景,美景 (6)边际 (7)日光 (8)壮丽;景象 (9)至、到达 (10)贬谪、降职 (11)连绵不断的雨;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 (12)指天气放晴 (13)隐藏;光芒 (14)隐没;形体 (15)倒下;折断 (16)昏暗 (17)担心;惧怕 (18)青绿 (19)停息(20)美丽的 (21)形容草木茂盛 (22)一起 (23)持、执
(24)曾经;探求 (25)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26)指朝廷(27)如果没有;这种
6. (1)①代词,代指“这件事” ②助词,可译为“的” (2)①连词,表目的,来 ②介词,因为 (3)①疑问代词,相当于“哪有” ②疑问代词,相当于“为什么” ③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 (4)连词,表顺承,就 (5)介词,同
二、1.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全创办起来了。
2.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3. 这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4. 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
5.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6.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
7. 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8. 在朝廷做官,则为平民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则替君主担忧。
9.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10.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