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十九章 第3节 安全用电 同步习题(word版,含答案部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第十九章 第3节 安全用电 同步习题(word版,含答案部分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5-05 18:2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 安全用电
1.不能用潮湿的手去拨动开关,这是因为(  )
A.开关外壳带电 B.开关与潮湿的手都是导体
C.开关漏电 D.有触电危险
2.如图所示的四种操作行为符合安全用电规范的是 (  )
A.甲图中,有人触电无法切断电源时,立即用干木棍挑开电线
B.乙图中,用手握住试电笔的金属杆判断插座是否有电
C.丙图中,保险丝熔断后,用铜丝代替保险丝接入电路
D.丁图中,直接用潮湿的手去拔插头
3.下列四种情景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徒手从输电线上取风筝
B.电灯的开关接在零线上
C.家庭电路中导线绝缘层破损
D.三脚插头的“长脚”与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相连
4.人体通过30 mA的电流时,就有生命危险,若人体的最小电阻为1 200 Ω,那么允许加在人体上的最高电压为    V;若人体接触家庭电路的火线,要求人体电阻超过    Ω时才不致有生命危险。?
5.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    接触,并与大地或零线构成通路造成的,为了防止在出现漏电情况时发生触电事故,家用电冰箱的外壳一定要    。?
6.高大建筑的顶部都有针状的金属物,通过很粗的金属线与大地相连,可以防雷,叫作      。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导线也是用来防    的。我国古代建筑上的龙角形铁制装饰物据说也有预防   的作用。?
7.在家庭电路中,假如站在地上的人一只手接触了火线,如图所示,由于人体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人体成为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就会有    通过人体,发生触电事故。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    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1.遇到雷雨天气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躲在大树下避雨
B.在露天游泳池里游泳
C.避免使用手机
D.撑着金属杆的雨伞在野外行走
2.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遇到有人触电,先切断电源
B.将洗衣机的金属外壳接地
C.及时更换破损的导线
D.用湿手插拔用电器插头
3.安装避雷针的目的是发生雷电时让放电电流通过它流入大地,而不让放电电流通过建筑物流入大地,从而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那么,下列哪种物质可制作避雷针(  )
A.玻璃 B.橡胶
C.塑料 D.钢铁
4.右图中一只小鸟落在11万伏的高压输电线上,虽然通电的高压线是裸露的电线,但小鸟仍安然无恙,这是因为(  )
A.鸟有耐高压的天性
B.鸟爪是干燥的,鸟的身体不导电
C.鸟两爪间的电压几乎为零
D.鸟体电阻极大所以无电流通过小鸟
5.家庭电路中,开关和它所控制的电灯是    联,为了防止因漏电而发生触电隐患,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一定要    。?
★6.小明同学在学了安全用电的知识后,心中产生这样一个问题: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30 mA时很危险,而一个10 Ω的小灯泡接在3 V的电压下则会有0.3 A的电流,如果此时将一个人与小灯泡串联后仍接在3 V的电压下,由于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通过人体的电流也是0.3 A,人就会发生很严重的触电事故,因此,3 V的电压也是不安全的。现在请你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体对电流的反应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器设备的数量急剧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触电隐患,因此,安全用电被人们所重视。
人体受到电击时,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主要与流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有关。除电流大小的原因外,触电的部位、电流经过人体的时间也会影响触电的伤害程度。如果电流长时间通过人体,人体电阻就会下降,即使电流很小,也是比较危险的,当手触及50 Hz交变电流时人体的反应如下表中所示。
电流/mA
人体反应
0.6~1.5
手指感觉麻刺
2~3
手指感觉强烈麻刺
5~7
手指肌肉痉挛
8~10
手指摆脱带电体已感困难,但一般尚能摆脱,手指关节有剧痛
20~25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源,手剧痛,呼吸困难
50~80
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
90~100
呼吸麻痹可达3 s以上,心房停止跳动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对同一段导体,电压越   ,电流就越   ,电流经过人体造成的伤害就越大。通过阅读,在防止人身触电事故方面你还学到了什么??

答案与解析
夯基达标
1.D 潮湿的手比干燥的手电阻小,如果手上的水流进开关,使人体跟电源相连,会造成危险。
2.A 本题考查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用手握住试电笔的金属杆插入插座时,会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人会触电;保险丝熔断后,用铜丝代替保险丝接入电路,当电流超过安全电流时,铜丝不会熔断,起不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接在电路中的插头属于带电体,用湿手拔插头时,水属于导体,有可能使电流通过水传到人体上,使人体触电,十分危险。故B、C、D不符合安全用电规范。
3.D 选项A、C容易造成单线触电,选项B中当开关断开时电灯仍与火线相连,在更换灯泡时也有触电的危险。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三脚插头的“长脚”相连,当把插头插入三孔插座时,由于“长脚”先接触插座中的弹簧触片,就在电源连接之前把金属外壳接地,起到保护作用。
4.解析 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 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 V,远远超出了安全电压,一旦发生触电,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由U=IR求出电压,当人体接触火线时,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220 V,由R=UI可求电阻。
U=IR=30 mA×1 200 Ω=36 V,R=220V30 mA≈7 333 Ω。
答案 36 7 333
5.解析 人体是导体,接触火线会造成触电事故;电冰箱等用电器外壳接地,可把带上的电荷传给大地,人即使接触了带电外壳,也不会造成触电事故。
答案 火线 接地
6.解析 避雷针是针状金属物,装在建筑物的顶端,用粗导线与埋在地下的金属板相连,当带电云层接近时,大地中的异种电荷被吸引到避雷针的尖端,与云层中的电荷中和,达到避雷的目的。
答案 避雷针 雷 雷击
7.解析 人体是导体,电路中有电源且电路为闭合电路,因此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一般来说,不高于36 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
答案 导体 电流 36 V
培优促能
1.C 雷雨天气不能在大树下避雨,因为树比较高,而且树上带有水,树木就成了导体,容易将雷电引下来,人在树下避雨就可能会触电,A错误。露天游泳池里游泳,由于水是导体,会形成雷击,B错误。金属杆是导体,雷电会通过金属杆导入人体,造成触电,D错误。
2.D 根据安全用电原则可知,选项A、B、C均符合安全用电原则,选项D中如果用湿手插拔用电器插头,一旦手上的水流入插座,就会造成触电事故,故选项D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3.D 避雷针可使放电电流沿避雷针的针尖、金属线流入大地,而不损坏建筑物,因此,避雷针必须用导体来做。
4.C 小鸟两爪之间距离小,导体电阻小,小鸟两爪之间的电压很小,因而通过小鸟的电流很小,所以不会触电。
5.解析 只有将开关与所控制的电器串联,才能让开关控制电器的通断,故开关应与所控制的电灯串联;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如果漏电,人接触漏电的用电器,当有接地线时,接地线把人体短路,不会发生触电事故;如果没有接地线,人加在220 V的电源上,会发生触电事故,故外壳应与大地相连,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接地。
答案 串 接地
6.解析 人体也有电阻,而小明在计算电流时未考虑人体的电阻这一环节,因为人体的电阻一般有几千欧姆,所以,在3 V的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流是很微弱的,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
答案 小明在计算过程中仅考虑灯泡的电阻,而漏掉了人体还有电阻,并且人体的电阻很大。
7.答案 大 大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跟电流大小、通电时间长短等因素有关,所以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皮肤潮湿时电阻小,电流大,更容易触电。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缩短触电时间,降低对人体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