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3节 声的利用 同步习题(word版,含答案部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第3节 声的利用 同步习题(word版,含答案部分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5-05 19:4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 声的利用
一、夯基达标
1.下列不属于超声传递信息的是(  )
A.响起的门铃声
B.利用声呐测量海底的深度
C.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
D.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2.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的圜丘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3.下列实例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有无裂纹
D.盲人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4.地震能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害,地震后有些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为了保存体力,不是大声呼救而是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最后获得了生存的机会。用物理学知识解释,他们是利用了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的原理,在他们的求救行为中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的知识。?
5.(2017·四川南充中考)诗词“不敢高声语”中的“高声”是描述声音的    ;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
6. 如图所示,在蜿蜒的铁路线上,“铁轨医生”用探伤仪给铁轨做“B超”,这是利用声可以传递    ,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不能被人耳听见,原因是超声波的    太高。?
7.如图所示,去掉罐头盒两端的盖子,给一端蒙上橡皮膜,并用橡皮筋扎紧,对着火焰敲橡皮膜。
(1)你猜想可能产生的现象是?   。?
(2)你猜想的依据是?  。?
8.根据下列声现象应用的四个实例,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
①铁路工人用锤头敲击铁轨,能从异常的发声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②蝙蝠夜间活动、觅食,它们从来不会碰到障碍物上。
③利用声呐探测海深、海中的冰山、暗礁。
④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的心、肺患病情况。
答:  。?
二、培优促能
1.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种刷牙方式既干净又舒服。下列声音的利用与电动牙刷的声音利用方式不同的是(  )
A.登雪山时不许高声讲话
B.超声波清洗钟表
C.彩超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
D.超声波为结石患者击碎结石
2.下列事实中,应用了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1)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结石病人体内的结石
(2)超声波洁牙 (3)超声波加工硬度特别高的工件
(4)超声波雾化 (5)B超检查病人的某部位 (6)晚上拍手,走廊灯自动亮了
A.(1)(2)(3)(4)    
B.(1)(2)(3)
C.(1)(2)(3)(4)(6)
D.(1)(2)(3)(4)(5)(6)
3.以下三幅图片表示的都是生活中声的应用实例,其中:
(1)主要应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图。?
(2)主要应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图。?
★4.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据报道,英国肯特郡艾什福德市4岁男童贾米·艾斯普兰德先天双目失明,不过,他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专家丹尼尔·基什的教导下,学会了像海豚或蝙蝠一样靠声来辨别前方的物体。如今,贾米只需靠舌头发出一些“咔嗒”声,就能“看见”前方的障碍物,能够像海豚一样靠声波来“视物”。现在即使没有母亲带路,他也能自由地在公园中奔跑玩耍,而不会撞上树木或电线杆了。
(1)贾米是通过         辨识物体的。?
(2)这一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
①  。?
②  。?
5.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后接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30 m/s,请回答下列问题:
(1)超声波在15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人耳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
(2)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3)运用声波的反射,能否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课后作业·测评答案
一、夯基达标
1.A 响起的门铃声人耳能听到,且频率低于20 000 Hz,不属于超声。B、C、D都是利用超声传递信息。
2.B 大象的“声音”交流是大象靠发出和接收次声波实现的;蝙蝠的回声定位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能量;站在天坛的圜丘中央说话,感到声音特别洪亮,是由于回声与原声混合加强了声音的响度。故选项B符合题意。
3.A
4.解析 当被埋在废墟下的人敲击墙壁或管道时,墙壁或管道会发生振动而产生声音,并且声音同时会沿着墙壁和管道传播到外面,再通过空气传播到营救人员的耳朵里,这样营救人员听到后就会进行救援;这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的特点。
答案 固体和空气 信息
5.解析 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声音的利用。“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倒车雷达利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来探测障碍物与车之间的距离,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
答案 响度 信息
6.解析 探伤仪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工作的,超声波的频率高于人耳的听觉频率,所以人听不到。
答案 信息 频率
7.解析 手敲击橡皮膜,橡皮膜振动产生能量,通过空气传递到火焰处。
答案 (1)火焰会来回晃动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会带动空气振动(或者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8.解析 ①工人敲击铁轨,如果声音异常,则从中获取部件故障的信息;②蝙蝠发出的超声波,碰到目标后会反射回来,蝙蝠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从中辨别是食物还是障碍物;③声呐也是根据反射回来的声音获取信息;④如果病人的内脏器官发生病变,发出的声音会出现异常,医生由此判断发生病变的部位。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结论。
答案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二、培优促能
1.C 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题中电动牙刷利用超声波刷牙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逐个分析选项,看哪个不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具体分析如下:
判断
具体分析
A错误
登雪山,如果高声讲话,声音传递的能量可能引起雪崩,与题意不符
B错误
超声波清洗钟表,是通过超声波引起钟表零件上污垢的振动而脱落,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与题意不符
C正确
利用彩超观察胎儿,是通过超声波传递的信息来获取体内胎儿的生长情况,与题意相符
D错误
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使体内结石振动而被“击碎”,与题意不符
2.A (1)(2)(3)(4)(6)都属于声音传递能量的事例,但(6)不是利用超声波,是利用可听到的声音,而第(5)B超利用的是人的不同组织对超声波的反射程度不同,从而知道病人某组织是否有问题,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3.解析 甲图是交通警察通过超声波测速仪测定车辆的行驶速度。乙图是运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蔬菜。丙图是医生用B超在为孕妇做检查。其中超声波测速仪和B超都是利用声传递信息,超声波清洗蔬菜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将蔬菜的污垢除去。
答案 (1)甲和丙 (2)乙
4.解析 (1)海豚和蝙蝠是通过回声定位来辨别前方的物体,贾米也是通过回声定位来辨别前方的物体的。(2)利用回声定位可探知海洋的深度、探测鱼群的位置等。
答案 (1)回声定位 (2)①探知海洋的深度 ②探测鱼群的位置(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5.解析 (1)超声波在15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 m/s;超声波指频率在20 000 Hz以上的声音,因为超出了人的听觉上限,所以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
(2)声音到达海底的时间为t=12×4 s=2 s
海水的深度为s=vt=1 530 m/s×2 s=3 060 m。
(3)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地球到月亮之间有部分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
答案 (1)340 m/s 不能
(2)3 060 m
(3)不能用超声波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