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夯基达标
1.体育课上用的“铅球”其实是用铜和铅混合而成的,关于“铅球”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比铜小
B.密度比铅大
C.密度介于铜与铅之间
D.无法判断
2.姗姗的妈妈为了增添家宴的喜庆气氛,自己调配了鸡尾酒,如图所示。这种酒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 )
A.质量
B.体积
C.温度
D.密度
3.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观察这个图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水在温度升高时,体积一直变大
B.水在温度升高时,密度保持不变
C.水的温度从0 ℃升高到8 ℃过程中,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D.水在4 ℃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
4.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a的质量为81 g,体积为30 cm3,b的质量为50 g,体积为25 cm3。如果其中有一个球是实心的,那么这个实心球应该是 (选填“a”或“b”),这种金属的密度是 kg/m3。?
二、培优促能
1.现有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四个立方体,其中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如图所示,空心的是( )
2.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 mm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其原因是( )
A.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水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
C.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
D.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
3.用密度为2.7×103 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0.1 m、0.2 m 和0.3 m,制成后让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3 kg、21.6 kg和54 kg,质量检查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则这三个正方体( )
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
B.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
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
D.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
★4. 空心砖在建筑施工中广泛使用。如图所示,质量为3.6 kg 的某型号空心砖,空心部分占总体积的40%。
(1)求砖材料的密度。
(2)生产一块空心砖将比同规格实心砖节约材料的质量是多少?
(3)使用空心砖的好处有哪些?(说出两条即可)
课后作业·测评答案
一、夯基达标
1.C 2.D 3.D
4.解析 a、b两球的密度分别为ρa=maVa=81g30cm3=2.7 g/cm3,ρb=mbVb=50g25cm3=2 g/cm3,因ρa>ρb,所以,实心球是a,这种金属的密度是2.7 g/cm3=2.7×103 kg/m3。
答案 a 2.7×103
二、培优促能
1.C
2.C 因为水的密度大,冰的密度小,所以水结冰后体积膨胀,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将铝膜牢牢地压在了钢罐的内表面。
3.C 甲的体积V甲=0.1 m×0.1 m×0.1 m=0.001 m3,
则甲的密度ρ甲=m甲V甲=3kg0.001m3=3×103 kg/m3;
乙的体积V乙=0.2 m×0.2 m×0.2 m=0.008 m3,
则乙的密度ρ乙=m乙V乙=21.6kg0.008m3=2.7×103 kg/m3;
丙的体积V丙=0.3 m×0.3 m×0.3 m=0.027 m3,
则丙的密度ρ丙=m丙V丙=54kg0.027m3=2×103 kg/m3;
因为ρ乙=ρ铝,所以乙是合格品;因为ρ丙<ρ铝,ρ甲>ρ铝,所以甲是次品,丙是废品。
4.解析 (1)该砖块的总体积V=20 cm×15 cm×10 cm=3 000 cm3=3×10-3 m3,
材料的体积V'=V×(1-40%)=3×10-3 m3×60%=1.8×10-3 m3,
材料的密度ρ=mV'=3.6kg1.8×10-3 m3=2×103 kg/m3。
(2)该砖块空心部分的体积V″=V×40%=3×10-3 m3×40%=1.2×10-3 m3,
生产一块空心砖将比同规格实心砖节约的材料质量
Δm=ρV″=2×103 kg/m3×1.2×10-3 m3=2.4 kg。
(3)空心砖在建筑中的好处是节约材料、保温隔音、减轻墙体重力。
答案 (1)2×103 kg/m3 (2)2.4 kg (3)节约材料、保温隔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