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数星星的孩子 1(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数星星的孩子 1(沪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1-27 12: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数星星的孩子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撒、仰、乱、总、先、分、组、斗、楚、汉”10个生字的字音。并结合课文语言环境正确认读《读和查》中两句句子。能在老师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总、组、分、先、汉、斗”。
2.能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顿读。借助图片,读出孩子、爷爷、奶奶不同人物说话的语气。
3.知道张衡从小善于观察、思考,后来发明浑天仪,成了天文学家的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借助拼音读准课文10个生字,正确认读《读和查》中两句句子。借助图片,读出孩子、爷爷、奶奶不同人物说话的语气。
2.分清北极星和北斗星,知道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北极星、北斗星图象。
学生准备: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两遍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观看图象:说说这是什么?(星星)
教师介绍:这里有一颗最亮的星星,叫北极星。这里有七颗星星,连起来叫北斗星。学习生字:斗。书空练习。
北斗星保持着勺子的形状,围着北极星转。多有趣啊!和星星有关的秘密有很多很多,有一个孩子,从小就喜欢观察星星,你们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张衡)
2.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说明:用多媒体图象引入课文,意在让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重点讲述了课文的难点,便于学生理解。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初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学生开火车朗读交流。教师正音。
教师引读最后一节,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他是什么时候的人——汉朝。(出示生字:汉)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刻苦钻研的人。他发明了——混天仪。
三、品读课文
(1)第二遍读,想想,晚上,张衡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在院子里数星星。
(2)读句子:出示课文第一小节。
拿出动词卡片,你能不能把它放到合适的地方。
指名读。学习“撒、仰”,读准字音。“撒”的笔画较多,你是怎么记的。(左中右结构)。
指导朗读:无数珍珠、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
(3)学习第2-5节
看见孩子这么着迷,爷爷和奶奶是怎么说的?孩子又是怎么回答的?请你再读课文,想一想。
指名读爷爷奶奶说的话。
学习生字:乱 总 祖先 分 组
同桌交流,你是怎么学的。
你发现了什么?祖去掉示字旁加上绞丝旁就是组。分上是八不是人。
出示句子: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离它们不远,有颗最亮的星,叫北极星。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在转。
让我们再看看刚才的图象,把句子读好。
(4)张衡听了奶奶的话后是怎么说的?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后是怎么做的,从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
刚才我们说了,张衡是一个刻苦钻研的人,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一夜 几次起来 果然
各种形式再读句子。
四、教师小结
说说为什么张衡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张衡长大以后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刻苦钻研精神。我们要学习张衡这种精神,提高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长大才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人。
说明:这一环节设计是着重让学生体会张衡的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好品质,让学生通过句子的反复诵读,读好重点词句,在读中有所感悟。
五、课后练习,延伸拓展
1.填空
满天的星星像(   )撒在(   )里。
张衡是( )人,他刻苦钻研,发明了( )
2.游戏:眼明手快
比一比,谁查字典的速度快。查“浑”。
六、指导书写
描写本课生字。小组交流,在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学生描写,教师巡视。
说明:本环节设计意在帮助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和富有表现力的句子,通过游戏的方式复习三步音序查字典法,帮助学生认识“H”。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