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f小调匈牙利舞曲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3 f小调匈牙利舞曲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5-04 09:4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音乐中的动与静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音乐
章节
学时
1学时
年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各种音乐片段,感受乐曲的“动”与“静”,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体会“速度”“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在欣赏和歌唱时关注和运用这一要素。
3.知识与技能: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片段),熟记音乐主题,感知速度、力度变化给音乐带来的活力。
三、学习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在前面学过了力度速度音乐要素,本课既是引出他们对这一知识点的复习,又是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中,关注构成音乐的相关要素,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片段)中速度、力度在音乐中的变化 。
解决措施:本课,我先确立目标及重点,然后设计了逐层递进式的教学环节,从一开始的导入(对音乐要素的回忆、对后面教学的铺垫)直到问题的解决,全程引领学生逐步由浅入深的学习。尤其是当我发现学生没能清晰的区分乐曲的段落、对速度、力度的划分含糊不清(本课难点)时,我采用了可视化、可屏幕操作的音乐软件goldwave结合电子白板的互动性特点,引导学生学习,顺利解决了这个重难点。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一.
兴趣
导入。
驱动
0’24”— 3’38”
通过视频的观看,启发学生观察、发现音乐中的动与静。
播放视频---肖邦的《雨滴前奏曲》
欣赏视频动画。
1.插入视频,使听赏活动变得更直观。
2.利用视频拍照功能,截取代表性的画面,启发学生发现音乐中的动与静。
二.
教学过程
启发教学
3’39”— 10’36”
通过听、赏活动体会“速度”“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1.赏画。
2.听音乐片段,说说下面两首乐曲分别配哪副画合适?为什么?
3.组织学生起立律动感受动与静。
4.选择填空
赏画,说说对两幅画的不同感受。
听曲,说说感受。
律动感受动与静。
填空活动。
插入图片,赏画。
插入音乐聆听。
4.用了拖拽功能,开展听辨活动。
探究教学
10’37”—14 ’00”
对比、聆听。探究发现音乐要素在音乐中起到的作用。
思考问题:音乐的动与静是因为哪些音乐要素在音乐中起了重要作用?
讨论,回答。
运用了显露器功能突出问题、思考问题。
解释分析
14’19”- 20’22”
在活动中完成教学目标1。
从速度和力度两种要素分析动、静。
完成表格。
听辨、完成表格。
运用了投票器功能,进行教学反馈;用了书写功能,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用了隐藏功能揭示答案。
应用
20’35”

41 ’14”
通过拓展学习,加深动、静的不同感受。
欣赏《匈牙利舞曲》片段
1.完整播放音乐,整体认知。
2.听听动动
3.听听拍拍
4.观察波形图谱。
5.分析图谱。
6.律动。
7.听听唱唱A段旋律
1.听
2.聆听做律动,感受力度、速度变化。
3.强拍处,拍手,弱拍处,左右交替轻拍腿。
4.看波形谱
5.分析图谱(乐曲段落结构及力度、速度变化)
6.自由律动感受
7.找出A乐段并哼唱主题并用“啦”背唱。
插入音乐,开展活动。
利用超链接,插入音乐软件。直观的看音乐的变化。
5.利用截图功能及书写功能,圈画出重点掌握的
内容。
三.
课堂延伸
拓展
41’15”
—43 ’20”
通过拓展学习,加深动、静的不同感受。
送礼物。
欣赏视频作别林大师演绎的《匈牙利舞曲》。
运用插入视频的功能,丰富课堂教学。
四.
课堂总结
43’20”—43 ’24”
小结。
下课。
注:此模板可另附纸,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