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授课,使学生认同世界是物质构成的,而且各种物质是不断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其中一些物质在变化中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能力目标:
结合生活中的事物,通过比较、举例、推理、分析、总结等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明白世界是由物质构成及物质变化的道理。
教学难点:一些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变化的奥妙。
教学准备:
PPT、矿泉水瓶、火柴、纸、石膏静物、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渐入主题
1、导入:从实际生活入手导入主题;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评价;
3、教师展示身边事物的图片,引出物质的概念;(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可以叫做物质)
4、拓展:我们的生活中存在这些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物质,那么神仙、妖魔鬼怪这些它们是物质吗?利用这个环节教育学生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
5、学生阅读教材、教师通过展示图片、用矿泉水瓶、燃烧纸张、展示实物等方式讲授物质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特征?
6、小结: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二、物质在变化:
以水的三态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物质都是一成不变的吗?
1、教师展示易拉罐和水结冰的图片。
思考:二者同样是物质发生了变化,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形状改变,但物质本身没有变)
2、火柴点燃纸张,燃烧以后变成了什么物质?和之前一样么?(都产生了新的物质)
举例说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
3、比较物质变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前者没有产生新的物体,后者产生新的物体)
三、让物质发生变化:
铁丝变弯曲、热水、纸张、蜡烛的燃烧,它们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适当补充、纠正、完善),各种变化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动脑筋:现实中的岩石、房屋、马路在变化吗?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吗?。
四、总结:
物质构成我们的世界,而且物质总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是改变物质的形态和大小,有些变化就产生了新的物质。
五、板书设计:
我们身边的物质
一、概念
二、物质在变化
水的三态:
液态——固态——气态
三、让物质发生变化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