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04 20:1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2课内容。
关于物质的变化,从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的标准去区分,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本单元主要研究的是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本质:产生了新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产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寻找足够的证据,作为判断产生了新物质的依据。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课让学生通过观察物质的现象及特点、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研究各种化学变化,总结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产生了新的物质。
从学生认识的角度,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变化的类型和生成的具体新物质,但要求学生能够从种种变化现象出发,推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本课有二部分,分别是“把豆子和沙混合” “用燃烧的蜡烛给白糖充分加热”?。两个探究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从实验中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并根据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进行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的判断。促使学生认识和了解生活中的物质的变化,为今后更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科学。
?第一部分:观察豆子和沙混合后的变化
观察豆子和沙混合后的变化,首先要对这两种物质有所了解。教科书的图中,呈现了豆子和沙的特征。通过对两种物质的观察,了解它们的特点,是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观察用燃烧的蜡烛给白糖充分加热的变化
用燃烧的蜡烛给白糖加热后白糖在不断的变化,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很大。在反应过程中,首先白糖融化,然后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黑色的炭一样的物质。在学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变化的情况下,首先观察有没有新的物质产生,这也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
蜡烛燃烧时,开始有蜡烛油产生,然后又有气体产生,弄清有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就很容易确定蜡烛燃烧的变化属于哪一类变化了。这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契机。让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一次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从活动中感受学科学的乐趣,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体会到学科学的乐趣,
?
【学情分析】通过科学课学习,六年级学生已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正确的实验研究方法、规范的操作行为,以及良好的科学课堂习惯。
关于本课学生接触的4种主要物质:?豆子、沙、白糖、蜡烛。学生对这几种物质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而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黑色的炭一样的物质则是本课学生重点认识的新物质。
本课主要有三个实验:一个是豆子和沙混合、用燃烧的蜡烛给白糖充分加热、蜡烛燃烧。本课通过观察这几个实验现象,学生能够体会到物质变化的奇妙和有趣。这一课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应该能够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并且能够从中达到课标要求,乐学善学。
【教学设计思路】 
1、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这一课,主要有三个探究过程:一是观察豆子和沙混合的变化,二是燃烧的蜡烛给白糖充分加热的变化,三是蜡烛燃烧的变化。探究活动一般要经历观察发现,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研究方案,搜集证据、整理资料、得出结论等,这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等方面的科学素养起到极大作用。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学时要体现教师是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状况摆正自己的位置,确定教师在学生学习科学的指导程度,确实做到学生才是探究活动的真正主体。
3、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尤其是学生的探究过程,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良好操作习惯、不怕困难热爱科学等方面的科学素养。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2、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
【教学难点】: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和概括
【教学准备】:
1、学生四人组实验:一杯沙子、一杯豆子、筛网、筷子、一张白纸、塑料盘;
长柄金属汤匙、一小包白糖、蜡烛、火柴、金属盘。
2、教师演示:纸、PPT,学生实验材料。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发现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导言:通过前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PPT]
二、探究活动一:观察沙子和豆子的混合
1、[出示沙和豆子]?在你们的桌子上我给大家准备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都认识吗?我们要用它们完成一项探究活动——[PPT]混合沙和豆子,观察沙和豆子发生变化了吗?[板书:混合沙和豆子]
·预测:你们觉得会发生变化吗?
·我把沙和豆子混合在空杯子中,是不是把所有的沙和豆子都倒完?为什么?
·筷子、筛子用来干什么?[充分搅拌;筛网分离—看得更清楚;PPT过程]
2、学生混合、分离实验。
3、学生汇报:混合前后,沙和豆子发生变化了吗?[不变的依据;变则具体说]
4、归纳:我们发现,混合后沙和豆子发生了细微变化。但是豆子还是豆子,沙还是沙,有没有变成其它的物质? [板书:没有产生新物质]?没有明显变化。
·其实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和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样重要。
三、探究活动二:加热白糖
1、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种物质[出示白糖],我想让白糖发生明显变化,可以怎么做?给你们准备了这些材料[投影]——我们可以加热白糖[板书]。
2、预测:给白糖加热,白糖会有什么变化?
·请小组把我们的想法记录在作业本的实验记录单的预测栏中,并把观察到的白糖特点写下来。
3、学生观察加热前的白糖活动。[整理材料入抽屉,最先理好的小组先领白糖]
·说说你们的观察结果以及预测[投影]。有补充吗?
(副板书:形态、颜色、气味、其他——“你说出了白糖的颜色”)
4、给白糖加热到底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用事实来说话。学习前面混合沙和豆子的实验,你觉得怎样来做这个实验?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老师把你们提到的和我想到的注意点汇总了[PPT]?—[调动多种感官,仔细观察加热过程中,白糖颜色、气味等方面的变化,并及时记录]??????
5、请材料员上来领材料开始实验。
6、分享实验的发现: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补充一下实验的发现,并整理好材料。
·派2人代表上台汇报。[投影记录单与加热前后的白糖]
7、接下来,我们把发现梳理一下。[PPT白糖变化,师板书液体的白糖]
·冒黑烟,还是白糖吗?(红框对比:黑色的炭)
·对比加热白糖与混合沙和豆子的变化,我们发现产生了新物质[板书]。
四、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
1、概念:我们把白糖加热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板书]。像沙和豆子混合后,没有产生新物质,沙还是沙,豆子还是豆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板书]。
·那么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产生新物质。[PPT定义]
2、火眼金睛[PPT]:辨别物质变化中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
·加热白糖过程中,你能找到物理变化吗?为什么?[板书连线]——其实物
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常常伴随着物理变化。
·课前撕纸与烧纸[物、化]
·我们加热白糖的过程也是蜡烛燃烧的过程,那么蜡烛燃烧是什么变化呢?
——蜡烛油燃烧变成气体—化;蜡烛有长长的油挂下来,是什么变化?
·冰融化是什么变化?[物]
——结冰前是什么?冰融化后是什么?没有新物质生成。
3、希望语:我们周围的物质都在变化,有的是物理变化,有的是化学变化,希望大家做个有心人,继续观察并思考周围物质所发生的变化。
五、课堂作业,材料员整理材料入盘放回规定处。
【家庭作业】:观察身边的物质变化,举例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板书设计】:????????????????
?
?
混合沙和豆子:没有产生新物质————?物理变化
?
加热白糖:变成液体的白糖
??????????(炭)产生了新物质??——化学变化
?
【教学反思】
这节常态课中我发现自己在语言的评价,维持学生的探究热情,以及课程的延续性上还有待改善,但是就“尊重孩子的真实需求、尊重科学的实证意识、尊重课堂的时效实效”等方面来说,做的比较到位了。做一个朴素而真实的科学教师,给学生一个安全而自由的探究空间,把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这将是我们努力追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