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10.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5-04 17:0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3)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
常见几种酸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稀释。
五、教学难点
酸的化学性质及实验探究。
六、教学准备
本次教学需要用多种实验仪器和药品以及多媒体课件的辅助,通过多媒体课件丰富课堂教学的效率,实验仪器和药品为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七、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识,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并了解了酸和碱利用指示剂发生的对应颜色变化,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几种常见的酸的性质和用途。
【交流与讨论】1、人的胃液里含有什么酸?(盐酸)
2、汽车电瓶里含有什么酸?(硫酸)
3、食醋里含有什么酸?(醋酸)
4、酸雨里含有什么酸?(亚硫酸,硫酸还有可能有硝酸)

(二)培养探究能力,养成合作精神
【活动与探究1】教师展示盐酸和浓硫酸,学生观察并回答:
(1)观察盐酸、硫酸的颜色、状态。
(2)分别打开盛有浓盐酸、硫酸的瓶盖,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3)实验后填写下列表格

盐 酸

颜色状态
打开瓶盖的现象
气 味
师:强调学生注意安全措施,并且强调闻气味的规范操作。
[通过活动探究,调动学生的情绪,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投影展示,上表结果)

盐 酸 硫 酸
颜色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打开瓶盖的现象 瓶口出现白雾 无明显现象
气 味 刺激性气味 无气味
师引导:探究了盐酸、硫酸的一些性质,你是否想了解它们的用途呢?(投影展示)
用 途
盐 酸 (HCl) 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如盐酸麻黄素、氯化锌)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硫 酸 (H2SO4) 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冻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 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活动与探究2】浓硫酸的腐蚀性
师引导:在使用浓硫酸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师: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
将纸、小木棍、布放在玻璃片上做实验。
实 验 放置一会儿后的现象
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
用浓硫酸滴到小块布上
师:强调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要注意安全不要将浓硫酸沾到皮肤和衣服上。
生:开始交流各自看到的实验现象:纸上留下黑色的字迹;小木棍上被浓硫酸触及的部位变黑;布料上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已破烂、变黑。
生反思:通过上面的活动与探究,有什么想法?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生:使用浓硫酸时,必须十分小心,切不可将浓硫酸滴在衣服和皮肤上。
师: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它能把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生成黑色的炭。
师引导: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那浓硫酸与水作用时还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师演示:将浓硫酸沿着烧杯的内壁缓缓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动,让学生用手触摸烧杯外壁。






师:手有什么感觉? 这说明了什么?
生:用手接触烧杯外壁感到比较烫,这说明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师:能否将水倒入浓硫酸呢?
生: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课堂气氛很活跃)。
师演示:如右图以及利用动图模拟




生描述现象:水立刻沸腾,液滴向四周飞溅。
师:四周飞溅的液滴若接触到了人的皮肤,后果会怎样结合刚刚的三个实验?
生:皮肤立即被腐蚀,生成黑色的炭。
师:水的密度小,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浓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师:强调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结:1、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十分小心。
3、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动。切记: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4、如果不慎将浓流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干布擦掉,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生思考: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是否也要进行这样的处理?为什么?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进行观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课堂应该体现学生为本。]
师:前面我们探究了几种酸的物理性质,下面来探究他们的化学性质。
生:分组活动与探究。(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现象)
(投影展示)


(1)
加紫色石蕊溶液 加无色酚酞溶液
稀盐酸 紫色变红色 不变色
稀硫酸 紫色变红色 不变色
(结论: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酚酞试液无明显变化)。
(2)回忆第八单元所学的几种金属分别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与稀盐酸反应 与稀硫酸反应
镁 Mg + 2HCl == MgCl2 + H2↑ Mg+H2SO4 == MgSO4 + H2↑
锌 Zn + 2HCl == ZnCl2 + H2↑ Zn +H2SO4 == ZnSO4 + H2↑
铁 Fe+ 2HCl == FeCl2 + H2↑ Fe +H2SO4 == FeSO4 + H2↑
生讨论:上面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得出结论:上述反应都生成氢气,另一个生成物是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3)将一根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里,过一会儿取出,用水洗净铁钉表面和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现 象 化学方程式
铁锈+盐酸 铁锈消失,铁钉变得光亮,无色溶液变为黄色。 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硫酸 铁锈消失,铁钉变得光亮,无色溶液变为黄色。 Fe2O3+3H2SO4=Fe2(SO4)3+3H2O
生分组讨论:
①上面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
②利用上面的反应可以清除金属制品的表面的锈,除锈时能否将金属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为什么?
(结论:1、生成物有一个是水,另一个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生锈的铁钉不能长时间浸泡在酸中,因为酸会和金属继续反应,造成金属腐蚀。)
③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盐酸,硫酸等酸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归纳酸的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同时进一步领会学习方法。
(结论:1.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
2.通常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能够生成对应的金属化合物和氢气。
3.酸能够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该金属的化合物和水。)
[通过学生的自行探讨,分析归纳,认识到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三)总结思路,运用知识,巩固提高。
师:通过这常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生:巩固练习课本P58的知识点总结。
生:预习常见的碱和碱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探究活动,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四)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溶液会增加的是:( )
A 浓盐酸 B 蔗糖 C 浓硫酸 D 氯化钠溶液
2、请你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铁锈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以铜锌合金(金黄色,俗称黄铜)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为了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可行且简便的是( )
A、观察颜色 B、放在水中
C、加稀硫酸 D、磁铁吸引
八、布置作业
配套练习
九、教学反思
事实表明,活动与探究能让大多数学生主动参与,自觉探究,乐于交流,愿意合作,促使他们在亲身经历和亲自实践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变化,掌握学习的方法、手段、途径,培养了创新意识。但是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开展小组活动确实有一点难度。力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参与教学的过程,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能够爱上课堂,爱上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具有继续学习的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水

—浓硫酸

图1-1 浓硫酸稀释
的错误操作

稀硫酸

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稀盐酸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