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4.3.1 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件(2课时 共43+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4.3.1 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件(2课时 共43+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6-08 21:35:15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初二年级 数学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二课时)
知识回顾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
在平面内,画出原点重合的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就组成了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水平方向的数轴叫做x轴,竖直方向的数轴叫做y轴,原点叫做坐标原点.
O
1
-3
1
2
x
y
-1
-2
知识回顾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
x轴和y轴把平面直角坐标系所在的平面分为四个区域, 分别称为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
x轴和y轴不属于任何象限.一般情况下,x轴和y轴取相
同的单位长度.
O
1
-3
1
2
x
y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1
-2
知识回顾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
把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P在x轴上的对应点所表示的实数m叫做点P的横坐标,在y轴上的对应点所表示的实数n叫做点P的纵坐标,把m和n合在一起叫做点P的坐标,记作P(m,n).
O
1
1
2
x
y
P(m,n)

m
n
知识回顾
2.特殊点的坐标:
原点坐标是(0,0).
x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纵坐标为零,即(x,0).
y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横坐标为零,即(0,y).

知识回顾
3.平面直角坐标系所在平面上任意一点,都有一对有序数对(x ,y)和它对应;反之,对于任意有序数对(x,y),在坐标系中都有一个点和它对应,这就是说平面内所有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巩固练习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以下各点,并用线段将它们顺次连接起来.
(2,3),(2,2),(1,1), (-1,1),(-2,2),(-2,3) ,
(-2,-2),(-1,-1) ,(1,-1),(2,-2) .

巩固练习
各点所在位置如图所示:
(2,3),(2,2),(1,1),(-1,1),
(-2,2),(-2,3) ,(-2,-2),
(-1,-1) ,(1,-1),(2,-2) .

巩固练习
用线段将它们顺次连接起来
如图所示:



探寻规律
问题1 :
在各个象限内点的横坐标和
纵坐标的符号有什么特点?


探寻规律
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是:
点在第一象限 ;
点在第二象限 ;
点在第三象限 ;
点在第四象限 ;

(+,+)

(-,+)

(-,-)

(+,-)

探寻规律
问题2:
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
有什么关系?



探寻规律
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探寻规律
问题3:
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
有什么关系?




探寻规律
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探寻规律
问题4:
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
有什么关系?




探寻规律
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探寻规律
问题5:
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
所有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探寻规律
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所有点纵坐标相同.



探寻规律
问题6:
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
所有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探寻规律
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所有点横坐标相同.



探寻规律
问题7:
点(2,3),(-2,3),(-2,-2),
(2,-2)到x轴、 y轴的距离分别
是多少?

探寻规律
点P(x,y)到x轴的距离是|y|,
到y轴的距离是|x|.


课堂练习
1.点(-1,2)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B
O
1
-3
1
2
x
y
-1
-2

课堂练习
2.若点(x,y)在第四象限内,则( )
A.x,y同是正数 B.x,y同是负数
C.x是正数,y是负数 D.x是负数,y是正数

C
课堂练习
3.如果点P(m-2,m-3)在第四象限,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分析:由m-2>0且m-3 <0,得2

课堂练习
4.若点A(a,b)在第三象限,则点B(a-1,b-2)在____象限.
分析:由a<0且b<0,得a -1<0且b-2<0 ,则点B(a-1,b-2)
在第三象限.

第三
课堂练习
5.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为
(2,3),那么点P关于原点的
对称点坐标是(  ).
A.( - 3 , -2 ) B.(2, - 3 )
C.( -2 , - 3 )    D.( -2 ,3)
O
1
-3
1
2
x
y
-1
-2
2
3
3
-1
-2
-3
P(-2,3)
(2,-3)
(2,3)
B
课堂练习
6.P(a,b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Q,Q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M,M点的坐标为( -3 ,4),求a,b的值.
分析:依题意,得
a=3, b=4.

课堂练习
7.已知点P(-3,4),则点P到x轴
的距离是___,点P到y 轴的距离
是___,点P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


4
3
5
O
1
-3
x
y
P(-3,4)

4
-1
-2
课堂练习
8.已知点P在第二象限,且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3,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
注意:坐标有正负之分,而距离是非负数.


(-3,2)
9 .如果一个等边三角形ABC的一边AB在x轴正半轴上,其顶点A在坐标原点,顶点C在第一象限,已知AB=4,求第三个顶点C的坐标.
1
2
A
1
-3
2
3
4
-2
-1
x
y



C
B
D
课堂小结
1.原点O的坐标是________;
2.x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是______;
y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是______.

(0,0)
(x,0)
(0,y)
课堂小结

3.各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点在第一象限_____;点在第二象限_____;
点在第三象限_____;点在第四象限______.
注意:以上特点必须熟记,这是学好函数的关键之一.



(+,+)
(-,+)
(-,-)
(+,-)
课堂小结
4.点(a,b )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a,-b)
5.点(a,b )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a,b)
6.点(a,b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a,-b)


课堂小结
7.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横坐标相同.
8.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纵坐标相同.
9.点P(x,y)到x轴的距离是|y|,到y轴的距离是|x|.
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还有哪些收获?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本节课你还有哪些疑问?

布置作业
1.点A(-3,4)和B(3,4)关于____轴对称.
2.点P(2,-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 ;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

布置作业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A(-2,1)和它关于y轴的对称点B; C(0.5,-2)和它关于y轴的对称点D;顺次连接点A ,B,C ,D,看看得到什么图形?

布置作业
4.如果点P(a,b)在第三象限,那么点Q(-2a+3,b-1)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布置作业
5.点P的坐标为(2-a,3a+6),且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 相等,那么点P 坐标是( )
A.(3,3)     B.(3,-3)
C.(6,-6)     D.(3,3) 或(6,-6)

布置作业
6.点P(a+3,2b-1)和点Q(3b-2,1-a)关于x轴对称,
求点M(a,b)的坐标.


布置作业

7 .如果一个等边三角形ABC的一边AB在y轴上,其顶点A在坐标原点,已知AB=1,求第三个顶点C的坐标.
同学们,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我们后面学习函数及其图象的基础,是沟通数和形的桥梁。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加深对平面直角坐标系形成过程的认识,掌握坐标系中点和点的一一对应关系,熟悉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熟悉各坐标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规律,熟悉关于坐标轴和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关系,熟悉平面上的点到坐标轴的距离计算。为后面我们初中学习的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共43张PPT)
初二年级 数学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课时)
函数的表示方法:
复习引入
解析法 列表法 图象法
探究新知

函数图象

数量
图形
数形结合
数轴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

点动成线

0
1
-3
-2
-1
探究新知
问题1:在数轴上作出表示数为-3的点A.

A
2
3
4
问题2:将点A向上平移两个单位得到点B, 如何用数描述点B?
探究新知

B
0
1
-3

A
-2
-1
2
3
4
2
探究新知

B
0
1
-3

A
-2
-1
两个数字-3和2
两条数轴

2

平行
相交
2
3
4
两条直线

探究新知
若两条数轴平行
2
0
1
-3
-2
-1
2
3
4

B
0
1
-3

A
-2
-1
2
3
4

c

2

?

探究新知
若两条数轴相交

B
-3
-2
-6

A
-5
-4
-1
0
1
0
1
-3
-2
-1
2
3
4
2
夹角大小不同
交点对应的数不同

C


两条数轴垂直
探究新知
1
2
3

B
0
1
-3

A
-1
-2
3
2
夹角为90?
垂足对应的数不同
两条数轴垂直
探究新知
垂足对应的数相同
点A右侧:数轴上既有正数,也有负数
点A上方:数轴上既有正数,也有负数
-2

B
0
1
-3

A
-1
-2
3
2
-1
两条数轴垂直
探究新知

B
O
1
-3

A
1
2
2
3
4
-2
-1
3
夹角为90?
两数轴原点重合
平面直角坐标系
探究新知
在平面内,原点重合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就组成了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方向的数轴叫做x轴(横轴)
竖直方向的数轴叫做y轴(纵轴)
原点叫做坐标原点.
x
y
O
1
-3
1
2
2
3
4
-2
-1
3
探究新知
x轴以向右为正方向,y轴以向上为正方向.
x
y
O
1
-3
1
2
2
3
4
-2
-1
3
探究新知
一般情况下,x轴和y轴取相同的单位长度.

x
y
O
1
-3
1
2
2
3
4
-2
-1
3
探究新知
在实际生活中,x轴和y轴会取不同的单位长度.
y/m
t/分
o
10
20
5
15
25
50
100
150
横轴表示运动时间
纵轴表示运动距离
探究新知
问题3:x轴和y轴将直角坐标系所在平面分成了几个区域?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x
y
O
1
-3
1
2
2
3
4
-2
-1
3
四个区域
探究新知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x轴和y轴不属于任何象限
x
y
O
1
-3
1
2
2
3
4
-2
-1
3
问题4:过点B作x轴和y轴垂线,垂足对应-3和2,是否会对应其它的数呢? 若有,是多少?
若没有,依据是什么?
探究新知
x
y
O
1
-3
1
2
2
3
4
-2
-1
3

B

A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
一对实数是一一对应关系.
x
y
O
1
-3
1
2
2
3
4
-2
-1
3

B

A
探究新知
问题5:点B所对应的一对实数是-3,2还是2,-3呢?
B(-3,2)
探究新知
横坐标

纵坐标

x
y
O
1
-3
1
2
2
3
4
-2
-1
3

B

A
坐标
x
y
探究新知
一般的,把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P在x轴上的对应点所表示的实数m叫做点P的横坐标,在y轴上的对应点所表示的实数n叫做点P的纵坐标,把m和n合在一起叫做点P的坐标,记为:P(m,n).
P(m,n)

m
n
过点P作坐标轴垂线,垂足为点P在坐标轴上的对应点.
O
1
-3
1
2
2
3
4
-2
-1
3

B

A
新知梳理
平面直角坐标系
坐标
一一对应

有序数对

x轴 y轴
象限
新知应用
例1 写出图中各点的坐标.
A(2,4)
B(0,3)
C(-4,2)
D(-5,0)
E(-2,-1)
F(0,-2)
G(3,-2)
H(5,0)








x
y
1
2
-1
4
3
-3
-2
5
6
-4
-5
O
1
2
3
4
-1
-2

A








C
B
E
D
G
F
H
O(0,0)
坐标轴上点的坐标
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即坐标(x,0)
原点坐标为(0,0)
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即坐标(0,y)
新知应用
例2 画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在所画的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点
A(-3,-2)
B(2,2)
C(0,-1)
D(-4,0)
E(-2,3)
F(4,-2)
3
A


B

C
-4

E

F

D
-1
-2
1
2
O
1
-3
2
3
4
-2
-1
x
y
例3 2017年,部分国家及经济体在全球的创新综合排名、创新产出排名和创新效率排名情况如图所示,中国创新综合排名全球第22,创新效率排名全球第   .
新知应用
中国创新综合排名全球第22,求创新效率排名
11
3
例3 2017年,部分国家及经济体在全球的创新综合排名、创新产出排名和创新效率排名情况如图所示,中国创新综合排名全球第22,创新效率排名全球第  3  .
新知应用
新知应用












A
B
C
D
分析:答案不唯一
可以以任意一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但尽量用格点
例4 如图所示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中,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A,B,C,D的坐标
新知应用












A
B
C
D
如图:以点B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y
A(-2,-2)
B(0,0)
C(0,2)
D(3,4)
x
1
2
-1
3
-2
-2
-1
1
2
3
4
新知应用












A
B
C
D
例5 如图所示,正方形网格中
(1)当B(0,0),C(0,2)时,求点A和点D的坐标.
(2)当B(0,1),C(0,2)时,求点A和点D的坐标.
(3)仿照(1)(2)自己编题
新知应用












A
B
C
D
分析:根据题意,以B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
x
y
1
2
例5 如图所示,正方形网格中
(1)当B(0,0),C(0,2)时,求点A和点D的坐标.
A(-2,-2)
D(3,4)
新知应用












A
B
C
D
分析:根据题意,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0.5个单位长度,BC所在直线为y轴,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
例5 如图所示正方形网格中
(2)当B(0,1),C(0,2)时,求点A和点D的坐标.
A(-1,0)
D(1.5,3)
x
O
1
2
-1
y
1
2
3
新知应用












A
B
C
D
例5 如图所示,正方形网格中
(3)仿照(1)(2)自己编题
分析:答案不唯一
如:当A(-1,-1)B(1,1)时,求点C和点D的坐标.


点C(1,3)
1
y
-1
2
3
4
5
1
2
-1
x
3
4
5
点D(4,5)
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一对实数是一一对应的;
简单了解生活中的坐标应用;
根据条件建立恰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分析已知点的坐标基础上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
例题整理
课堂小结
一一对应
(线)点
一个实数
数轴

点(平面)
平面直角坐标系
有序数对(坐标)

点(空间)
?

知识拓展
勒内·笛卡尔
世界著名的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笛卡尔向世人证明,几何问题可以归结成代数问题,也可以通过代数转换来发现、证明几何性质。
课堂练习
1.已知点A(1,2),AC⊥x轴于点C,则点C坐标是
(1,0)
课堂练习
2.已知点P(2m+4,m-1),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的坐标
①点P在y轴上;
②点P在x轴上;
③点P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3
2.已知点P(2m+4,m-1),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的坐标
①点P在y轴上;
课堂练习
分析:点P在y轴上,所以点P的横坐标为0
由 2m+4=0
得 m=-2
P(0,-3)
课堂练习
2.已知点P(2m+4,m-1),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的坐标
②点P在x轴上;

分析:点P在x轴上,所以点P的纵坐标为0
由 m-1=0
得 m=1
P(6,0)
课堂练习
2.已知点P(2m+4,m-1),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的坐标
③点P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3
分析:由题意可得:
(m-1)-(2m+4)=3
解得 m=-8
P(-12,-9)
选做:搜集资料,了解笛卡尔
的《几何学》
作业
必做:右图是天安门广场周围的景点分布示意图,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各个景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