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初二年级 生物学
黑斑蛙
金线蛙
中国林蛙
狭口蛙
两栖纲-无尾目
这些动物属于哪个类群?
东方铃蟾—红肚皮蛤蟆
花背蟾蜍
大蟾蜍
北京仅有在野外分布的7种两栖动物
两栖纲-无尾目
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资料
鸣叫有什么意义?
这是一种求偶行为!
雄蛙才能鸣叫
鸣囊
资料
雌雄蛙的“抱对”行为
婚瘤
刺激雌蛙排出卵细胞
“抱对”有什么意义吗?
提高受精率
青蛙在什么环境中受精?
是体外受精还是体内受精?
生殖方式:
体外受精(不能摆脱水的限制)
卵生
青蛙的卵块
青蛙的受精卵
(没有卵壳)
青蛙的生殖和受精卵的发育都必须在水中进行
蟾蜍的抱对及体外受精
娃娃鱼及其受精卵
资料:黑斑蛙每次产卵1000-2000粒,一年可以繁殖3次;个体比较小的泽蛙,每次产卵大约有500-1500粒,一年产卵两次以上;雌性娃娃鱼一次可产卵400-1500粒。
两栖动物的受精率和受精卵孵化率均较低,产卵量大有利于两栖动物的种群繁衍,这是一种适应。
两栖动物一般产卵量大,这对于繁衍后代有什么意义呢?
资料
观察:(1)青蛙的发育过程经历哪些阶段?
(2)该过程与昆虫的发育过程有什么相似之处?
受精卵
蝌蚪
早期蝌蚪利用“外鳃”呼吸
外鳃
蝌蚪
长出后肢
长出前肢
尾在缩短
出现肺
蝌蚪发育为幼蛙
幼蛙发育为成蛙
青蛙的发育过程
1.受精卵
2.蝌蚪
3.幼蛙
4.成蛙
蝌蚪与青蛙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蝌蚪 青蛙
身体分部
呼吸器官
生活环境
运动方式
食性
水中
水中、陆地
头、躯干和尾部
头、躯干和四肢
藻类、水蚤等
鳃
肺呼吸、
皮肤辅助
昆虫等
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
游泳
游泳、跳跃
蝌蚪
幼蛙
成蛙
受精卵
变态发育
蛙的变态发育
蝌蚪与青蛙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很大的区别
青蛙生殖发育基本特征
1.生殖: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
2.发育:变态发育。
什么是两栖动物?
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
青蛙
大蟾蜍
娃娃鱼
蝾螈
“六角恐龙”(美西螈)
不是所有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方式都一样
外鳃
美西螈——再生研究的模式生物
非洲爪蟾——发育生育学的模式生物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
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
鱼类
(水生)
两栖类
(水生到陆生过渡类型)
爬行类
(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一只黑斑蛙平均每天可以吃掉70多只昆虫,其中大多数是农业害虫。
两栖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
科学研究的模式生物、进化意义大、捕食农业害虫等
两栖动物的生存现状如何呢?
资料一:世界两栖动物的现状
1980年以来,已经有122种两栖动物灭绝了。科学家们对世界已知的5743种两栖类动物的生存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1856种两栖动物已经濒临灭绝,约占全球两栖动物总数的32%。另外,还有约1300种两栖动物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而无法确定它们的生存状态,科学家们认为其中的一大部分同样面临着危险。
?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温榆河调查时就找不到金线蛙。
上世纪80年代以前,金线蛙在北京的海淀、通州、顺义、昌平都大量存在。
资料二:北京两栖动物的现状
80年代中期,有研究者到通州进行两栖
动物的调查,“金线蛙见得就比较少了,
沿着温榆河从上游往下游走,你会发现金线蛙成了‘工业污染指示剂’
——在上游还可以看到幼蛙和成蛙,到了中下游就只能见到成蛙了。”
两栖动物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实验1:工业污水对黑斑蛙卵孵化的影响
结论:工业污水抑制了黑斑蛙卵的孵化,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大。
对照组
资料
实验2:工业污水对黑斑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
表1 工业污水对黑斑蛙蝌蚪存活率的影响
全部死亡
对照组
资料
图1 不同体积分数工业污水对蝌蚪体长的影响
对照组
资料
图2 不同体积分数工业污水对蝌蚪体重的影响
结论:工业污水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且体积分数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
对照组
平均体重/g
资料
体外受精,受精卵没有卵壳保护
蝌蚪的生长和发育离不开水
为什么工业污水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么明显?
资料三:畸形蛙的比例增高
195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中学生发现畸形蛙
各种各样的畸形蛙
资料四:青蛙集群迁移
在我国某地一个林场附近的公路中,曾出现10万多只青蛙集群迁移。当地村民以为是地震的前兆。
后来经过调查,发现这些青蛙是在寻找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的产卵场所。
这些青蛙原本的栖息地怎么了?
我国两栖动物分布从北向南表现出多样性逐渐增高的特点,总数为400余种,位居世界第五。近些年来,两栖动物栖息地破坏较为严重。
比如大鲵在秦岭南北河流里曾经很常见,但由于水电站的开发,使原有的栖息地水生生态系统被破坏。1950至2000年,中国野生大鲵的种群数量下降了80%以上,许多地方已经绝迹。
2008年,汶川地震对两栖动物栖息地造成了巨大的影响,15.2%的两栖动物适宜栖息地遭到了破坏。
资料五:两栖动物的栖息地
资料
资料六:受威胁的箭毒蛙
蛙壶菌
游离孢子在寄主皮肤下寄生,使皮肤蜕皮、角质化
寄主死亡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500种两栖动物感染蛙壶菌,其中有约100种两栖动物因感染该病而绝灭或可能绝灭(如泽氏斑蟾),还有100多种数量正在快速下降。
2010年,我国科学家在云南调研时首次确定了原生蛙类的蛙壶菌感染。
泽氏斑蟾
每一次购买和放生行为都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评估的影响!
牛蛙逃逸或放生
二、两栖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
水质污染
栖息地被破坏
人为的捕杀和贸易
蛙壶菌感染
讨论:保护两栖动物我们该如何行动?
保护天然栖息地!
春季,青蛙、蟾蜍等两栖动物经常大规模穿越高速公路向繁殖地迁徙。为了让青蛙等两栖动物安全地迁徙,工程人员特意建立了“地下通道” 。2007年春季只有大约1%的动物死在了高速公路的汽车轮子下,而绝大多数两栖动物都利用人们提供的地下通道安全迁徙到了繁殖地。
白俄罗斯建两栖动物迁徙地下通道
本节内容小结
两栖动物
体外受精
卵生
变态
发育
生殖方式为
发育方式
良好的水环境
离不开
人工繁育为什么不是保护的最佳方式?
人工繁育的大鲵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