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百色高中 2019 级高一年级春季学期开学模拟测试化学科目试题
考试时间:10:30-12:00
班级: _学号:_ 姓名: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共 48.0 分)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B. 14gN2和N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C. 常温常压下,1mol 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 D. 1mol/LCa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目为2NA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向FeCl2溶液中通入Cl2:Fe2+ + Cl2 = Fe3+ + 2Cl? B. Ba(OH)2溶液与硫酸反应:OH? + H+ = H2O
C. 向Al(OH)3沉淀中滴加盐酸:Al(OH)3 + 3H+ = Al3+ + 3H2O D. 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OH? = AlO? + 2H2O
常温下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
①16H+ + 10C1? + 2MnO? = 2Mn2+ + 5C12 ↑ +8H2O
②2Fe2+ + Br2 = 2Fe3+ + 2Br?
③2Br? + CI2 = Br2 + 2C1?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C12 + 2Fe2+ = 2Fe3+ + 2Cl?可以进行B. Cl 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均被还原
C.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nO?、Cl2、Br2、Fe3+ D. 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Fe2+、Br?、Cl?、Mn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说明铝箔表面氧化铝膜的熔点高于铝B. 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红褐色沉淀
C. 置换反应不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 标况下,NA个SO2分子和NA个SO3分子体积相同(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 )
A. 稳定性 PH3 < H2S < HCl B. 沸点高低 NH3 < PH3 < AsH3 C. 还原性 Br? < Fe2+ < I? D. 微粒半径 K+ < Cl ̄ < S2 ̄
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NH3的是( )
A. 气体使酚酞试液变红 B. 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 气体与蘸有浓H2SO4的玻璃棒靠近 D. 气体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
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 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C.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D. 氨气可以完成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 为短周期元素,W 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X 元素的 2
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Y 的位置是第 3 周期、第ⅣA 族
B. Z、W、X 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非金属性依次降低C. W 的氢化物和X 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置换反应
D.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 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Al(OH)3能溶于 NaOH 溶液,Mg(OH)2不溶于 NaOH 溶液B. F2在暗处遇H2爆炸,I2在暗处遇H2几乎不反应
C. 酸性:HNO3 > H3PO4
D. 热稳定性:Na2CO3 > NaHCO3
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 KOH B. CaCl2 C. H2O D. NaCl
下列有关氢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稳定性:H2S > HF B. HCl 的电子式为H+[×Cl·]?
· ·
C. 一个D2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 8 D. 在卤化氢中 HF 最稳定
分析如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H2与O2反应是放热反应
B. 断开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C. 化学反应伴随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D. 2mol H2和 1mol O2具有的总能量高于 2mol H2O 的总能量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 和b 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 a 和b 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 + 2e? = Cu C. 无论a 和 b 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
D. a 和b 用导线连接后,Fe 片上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Cu2+向铜电极移动
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以30% K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这种电池在使用时的电极反应如下:
2H2 + 4OH? ? 4e? = 4H2O O2 + 2H2O + 4e? = 4OH?
据此做出如下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H2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供电时的总反应为: 2H2 + O2 = 2H2O C. 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D. 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B. 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这个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C. 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2 mol SO2与1 mol O2反应生成2 mol SO3
D. 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来改变
将等物质的量的A、B 混合于 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3A(g) + B(g) ? xC(g) + 2D(g), 经 2min 后测得 D 的浓度为0.5mol/L,c(A):c(B) = 3:5,以 C 表示的平均速率v(C) = 0.25mol ? L?1 ? min?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速率v(B) = 0.25 mol ? L?1 ? min?1 B. 该反应方程式中,x = 1
C. 2min 时,A 的物质的量为1.5mol D. 2min 时,A 的转化率为60%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6.0 分)
配制480 mL 0.5 mol · L?1的 NaOH 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药匙,还需要烧杯、
等玻璃仪器。
(2)计算、称量:需称量 NaOH 固体的质量为 。
(3)不规范的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下列使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偏低的是 (填序号)。
①在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外
②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③将称量好的 NaOH 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
④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入少量水至刻度线
(1)下列物质:① Cu ②NaCl晶体 ③ NaHSO4 ④CO2 ⑤CaO ⑥HCl ⑦稀 H2SO4 ⑧熔融Ba(OH)2 ⑨C2H5OH ⑩NaCl溶液。
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2)写出下列物质在指定条件下的电离方程式:
①NaHSO4 ;(熔融态)
②HClO ;(水溶液中)
(3)写出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1.0 分)
短周期A、B、C、D 4 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原子的最外层上有 4 个电子;B 的阴离子和C 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种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 E;D 的L 层电子数等于K、M 两个电子层上电子数之和.
(1)元素符号:A 为 ,B 为 ,C 为 ,D 为 .
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
.
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所得溶液显
(“酸性”或“碱性”).
(4)写出C2B2的电子式 ,AB2所含化学键的类型: (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离子键).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2.0 分)
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A、B 装置分别探究金属锌与稀硫酸的反应, 实验过程中A 装置烧杯内的溶液温度升高,B 装置的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A装置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B装置中 Zn 板是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Cu 板上的现象是 ,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A、B 中反应物的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 中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
(4)该小组同学反思原电池的原理,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原电池反应的过程中可能没有电子发生转移
B.原电池装置需要 2 个电极
C.电极一定不能参加反应
D.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可以拆开在两极发生
五、流程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3.0 分)
I.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 、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mol/L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 。
(2)甲组同学取 2 mL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 1 滴 KSCN 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 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 2 mL 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 1 滴 KSCN 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 。
Ⅱ.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SiO2、Fe2O3)是工业上制备氧化铝的主要原料。工业上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
(1)沉淀A 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除了H+ + OH? = H2O;Fe3+ + 3OH? =
Fe(OH)3 ↓还有: 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通入过量C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有
。
(4)工业上制取AlCl3用Al2O3与C、Cl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每转移 1mol 电子,消耗 6g 碳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