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5张PPT)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2)
初一年级 语文
完成三部学术著作
宣传革命,起稿政治传单
发表演说,痛斥敌人,表明决心
领导游行示威,壮烈牺牲
严谨踏实、勤奋执着、
言行一致、无所畏惧的
爱国学者、民主战士
说和做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请从写法角度,分析“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对感知闻一多先生人物形象所起的的作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姿态
面部特征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细节或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临危不惧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临危不惧
从容不迫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这句话通过对闻一多先生的姿态和长须两个细节的描写,刻画了他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走在队伍最前头的英勇形象,再现了他临危不惧、从容不迫的精神面貌,表达了作者的颂扬、敬仰之情。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
头发凌乱
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
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
头发凌乱
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
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两个细节:竹纸本子、本子上的小楷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竹纸本子特点:数量多、尺寸大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小楷特点:字数多、“群蚁排衙”?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小楷特点:字数多、排列整齐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对竹纸本子和小楷进行的细节描写,写出了闻先生工作的繁重与辛苦;又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再现了闻先生文稿书写繁密整齐的样子;都从侧面表现了闻先生不辞劳苦、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态度,表达了作者的敬佩之情。
细节描写
塑造人物形象
表现人物精神
鲜活可感
深刻具体
抒发作者情感
真实细腻
诗人写诗人,文章语言往往具有诗歌的特点。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一下本文语言为何会“读起来像诗”。
朗读下列语句,说说你的感受和发现。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
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朗读下列语句,说说你的感受和发现。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
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四字短语 两两成对 结构整齐
朗读下列语句,说说你的感受和发现。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
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读起来琅琅上口,节奏鲜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朗读下列语句,说说你的感受和发现。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
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有助于突显人物精神品格,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请从下列四字短语中选择要用的短语(可适当调整),结合文章内容,为闻一多写一首小诗。
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不动不响 无声无闻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昂首挺胸 长须飘飘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炯炯目光 众物腾怨 锲而不舍 群蚁排衙 赫然而出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气冲斗牛 声震天地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说了就做
……
致闻一多
锲而不舍
钻探——
为开文化药方。
声震天地
呼喊——
争取民主自由。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
?
……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汉书·董仲书传》
董仲舒三年间不曾看过书房旁的园圃,他心志专一到了如此程度。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无一不合乎礼仪规制,学生们都效法、敬重他。
目不窥园
借用典故,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全神贯注于唐诗研究,不为其它事务分心的样子,体现了他专注刻苦的治学精神。
焚膏油①以继晷②,恒兀兀以穷年。
—— 韩愈《进学解》
①膏油:油脂,指灯烛。
②晷(ɡuǐ):日影。
形容闻一多先生像韩愈一样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的状态,赞扬了他持之以恒、不辞劳苦、专注治学的精神。
兀兀穷年
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
——钟嵘《诗品》
四言诗言词简约而含义丰富,效法《国风》《离骚》,就可以摹仿其大概。
本文多用四字成语,两两成对,结构整齐,读起来节奏明快,琅琅上口,具有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文辞简约而含义丰富,体现了诗歌语言含蓄凝练的特点,因此,读来给人诗歌一样的感受。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
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
——杜甫《屏迹三首》
引用杜甫诗歌中的句子,运用衬托手法,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像杜甫晚年一样疏于仪表修饰的样子,突出表现了他不拘小节,专注于学术研究的忘我精神,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学性与趣味性。
主人咬着烟斗迷迷的笑,
“一切的众生应该各安其位。
我何曾有意的糟蹋你们,
秩序不在我的能力之内。”
——闻一多《闻一多先生的书桌》
化用闻先生诗歌原句,看似是写闻一多生活缺少秩序的状态,其实是要表现他因为日夜进行学术研究,而无暇顾及自己生活的事实。既写出了闻先生风趣而略含自负的个性,更突出了一个执着治学、作风简朴、精神乐观的学者形象,富有情趣。
这灯光,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
这贤良的桌椅,朋友似的亲密
这古书的纸香一阵阵的袭来;
……
——闻一多《静夜》
臧克家引用《静夜》中的诗句,一方面描画出闻一多先生在深夜惜时如金地进行学术研究的情景,另一方面,更想表现的是闻先生虽然人在书斋,但一直像诗中所写的一样——以天下为己任,为改变国家现状而刻苦钻研的担当精神,抒发了作者对闻先生这种精神的赞颂之情。
以诗入文,既能为塑造人物形象、突显人物精神品质服务,又能含蓄地抒发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还能提升文章的文学品位,一举多得。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用“钻探”一词,把闻先生研究古代典籍比喻成向地壳钻探、寻求宝藏的过程,同时化静态的学术研究为动态的钻探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通过学术研究一心救国的意志之坚定和行动之坚决,抒发了作者对闻先生这种执着精神的由衷赞叹。
用词凝练而生动,且富有诗意,能引发人的联想和想象,同时也寄予了作者丰富的情感。
朗读下列语句,说说你的感受和发现。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动人心,鼓斗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动人心,鼓斗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动人心,鼓斗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
结构相同的对句,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
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
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子罕》
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
化用颜渊赞美孔子学问和道德的典故,以工整的对句形式,极富感染力地表达了对闻一多先生持之以恒钻研学术的赞美之情。
对句形式工整,结构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在追求形式美与韵律美的同时,其核心价值仍是为塑造人物、抒发情感服务。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这三个段落运用排比结构,分别从闻先生“说”的效果、“说”的具体内容和“做”的具体表现等角度展开,再现了他作为革命家热情澎湃、言出必行、无私无畏的的精神风貌;同时这种像诗歌一样的表现形式,也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汹涌的赞美、敬佩之情宣泄出来,震撼人心,极具表现力与感染力。
诗意的语言表达
成对的四字短语
凝练的单句
工整的对句
气势磅礴的排比结构
诗意的语言表达
成对的四字短语
凝练的单句
工整的对句
气势磅礴的排比结构
诗意的语言表达
展现人物精神品格
抒发作者情感
细节描写,让人物的形象鲜活起来;多种形式的诗意的语言的运用,让人物的精神和作者的情感具有了感人的力量。
请从下列四字短语中选择要用的短语(可适当调整),结合文章内容,为闻一多写一首小诗。
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不动不响 无声无闻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昂首挺胸 长须飘飘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炯炯目光 众物腾怨 锲而不舍 群蚁排衙 赫然而出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气冲斗牛 声震天地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说了就做
……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