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 内能复习课 课件 (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 内能复习课 课件 (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5-07 09:4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十三章内能复习本章知识点分子动理论内能比热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热量的计算一、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
(1)物质由分子组成;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
3.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固体扩散(慢)——煤堆放在墙角两三年后石灰墙内都变黑
液体扩散——牛奶在水中变得均匀
气体扩散(快)——喷香水、喷农药、点蚊香
4.扩散的原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5.扩散现象及其应用:
温度升高扩散加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1)蒸发(地面上水变干、湿衣服变干)——分子运动(扩散)
(2)泡糖水,泡茶,腌咸菜,腌腊肉
(3)花香味、香水味、农药味,搜救犬缉毒,警犬追凶
(4)高温炒菜,热水泡茶——温度越高,扩散越快1、下列生活现象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自动结合——分子间存在引力
B.铁块变成铁屑——分子发生了变化
C.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
D.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隙B跟踪训练2.随着校园环境的改造升级,塑胶跑道逐步铺进了校园,塑胶跑道表面比较粗糙可以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新铺设的塑胶跑道由于________现象会散发出较浓的气味,气温越高时,分子运动越 _______,气味越浓。 增大扩散剧烈跟踪训练3.茶叶蛋是人们喜爱的食品。煮好的茶叶蛋外壳和蛋清颜色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使酱油中的色素分子______到了鸡蛋里面;除此之外,茶叶蛋变色的速度比用冷水腌制咸蛋快很多,这主要是因为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____有关。扩散温度跟踪训练二、内能1.内能
(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不可能为零。
(3)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
温度: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就越大。
质量:温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分子数量越多,内能就越大
状态:同一物质,状态不同时所具有的内能不同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1)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能量的转移
定义: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的过程叫热传递。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热量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大,放出热量时,内能减少。
注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内能,不是温度,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1)热传递(2)做功(2)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能量的转化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摩擦、弯折、压缩等)
机械能 内能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减少。
(气体膨胀做功)
内能 机械能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转化转化(3)内能、热量、温度、做功之间的关系1.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但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如:冰化成水)
2.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但内能增加,不一定吸收了热量(还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
3.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一定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
4.物体内能减少时,可能放热, 也可能是对外做功。(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物体的机械能可能为零,但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零
例如:抛出后在空中运动的铅球有机械能也有内能,静止在地面上的铅球没有机械能但有内能
跟踪训练1.冬天,用嘴对手呵气,手会暖和,这是用______的方法增加了手的内能,而它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之间______;两手摩擦也能使手暖和,这是用_____的方法增加手的内能,在这个过程中,_____能转化为内能。2.火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擦燃,前者是用________的方法增加火药的内能,而后者是用_______的方法增加火药的内能.
热传递转移做功机械热传递做功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热传递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热传递中内能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
D.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D跟踪训练4.幼儿园的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中,它的( )
A.机械能增加,内能减少 B.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
C.机械能减少,内能减少 D.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大
5.下列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片,饮料变凉
B.划火柴,火柴被点燃
C.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
D.用热水袋取暖BB跟踪训练6.冬天,有些人喜欢把冷的牛奶放进热水中浸泡,等牛奶变热后再饮用。浸泡过程中,内能从热水袋传递到牛奶,牛奶从热水里_____热量,温度升高,内能______。热牛奶_____热量,内能______,温度______。
7.火箭上升过程中,与空气摩擦生热,其内能将______,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降低减少放出增大吸收增大做功跟踪训练三、比热容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实验中用两个相同的加热装置同时加热,则相同时间内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
2、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 ,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 。(填“高”或“低”)
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4、实验表明, 的吸热能力更强。相等相同高大于水 m水=m油=60g
相同加热器、同时加热,
则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等。
数据记录表:
结论一: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比食用油升温 。(‘快’或“慢”)
结论二: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比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多”或“少”)慢多实验方法:? ?结论: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 _______。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 ________。
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呢?控制变量法转换法不同不同比热容的基本概念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C
2、单位:焦/(千克.℃) 符号:J/(kg.℃)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4、比热容反映的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不同;
5、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比热容不变;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不同(水和冰的比热容就不同);
6、物质的比热容不随物质的质量、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只要是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不论其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如何,其比热容就相同。
7、水的比热容:4.2×103J/(kg.℃),是常见物质中最大的。
其应用:(1)用冷水冷却发动机
(2)用热水取暖
(3)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四、热量 的计算(1)吸热公式:Q吸=Cm(t-t0)
(2)放热公式: Q放=Cm(t0-t)
若用变化的温度表示,
则: Δt升=t-t0 Δt降=t0-t
两公式可统一成一个公式:
Q=cmΔt1.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这一特性的是( )
A、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感到凉爽
B、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
C、在城市里修建人工湖,除了美化环境外,还能调节周围的气候
D、供暖系统使用热水循环供暖A跟踪训练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吸热的多少、温度变化大小有关
B.将一铁块等分成两块,每一半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C.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温度升得高些
D.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水放出较多的热量,温度不至于下降太多D跟踪训练3.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大家饮用烧开后的水。用天然气灶烧水的过程是通过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法改变水的内能。在标准大气压下,将5kg初温为20℃的水烧开,需吸收热量___________J。(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 ))热传递1.68×1064.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a、b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 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2-2所示,根据曲线比较两液体的比热( )
A.a、b比热一样大 B.a的比热大
C.b的比热大 D.无法判断
C跟踪训练5.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的图像。(不计热量损失)(1)实验时,选用初温和质量均______的甲、乙两种液体。
(2)加热10min,甲吸收的热量_____等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甲液体的沸点是_____℃,写出一条该实验的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液体比热容是甲液体比热容的_____倍。相等等于60记录数据时液体不能沸腾2跟踪训练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