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书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隔阂/梨核 鬼蜮/域名 因循/徇私枉法
B.暌违/揆度 信札/驻扎 收敛/眼睑
C. 参商/参差 隽品/镌刻 觌面/穷兵黩武
D.信笺/栈桥 漂泊/水泊 污垢/诟骂
解析:选C。A项,分别读hé/hú,yù,xún/xùn;B项,分别读kuí,zhá/zhā,liǎn/jiǎn;C项,分别读shēn/cēn,juàn/juān,dí/dú;D项,分别读jiān/zhàn,bó/pō,ɡòu。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周国平的《宝贝,宝贝》讲述的是妞妞的妹妹——啾啾的故事。读着读着,我就被这位父亲对女儿的深情打动,时不时拍案而起,连连叫好。
B.合唱队获得全市一等奖的喜讯传来,全校同学欢呼雀跃,一片哗然,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C.外国媒体臆测解放军新战机隐身性能堪比美国的F22“猛禽”战机,其实这些不经之谈是为了继续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
D.艺术家大多有流浪者的内心,无法忍受别具只眼的生活,即使身体安顿了,精神还是需要漫游,永远在寻找什么,这让艺术家自己和周围的人很不舒服。
解析:选C。A.拍案而起:指拍着桌子猛然起立。形容极为愤怒,应改为“拍案叫绝”。B.一片哗然:形容很多人吵吵嚷嚷,不合语境。C.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D.别具只眼:另有一种独到的见解,望文生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B.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为加强巡视队伍自身建设,中央对巡视组组长采取“一次一授权”的管理制度,这种创新,相对减弱了巡视组组长自身发生腐败的风险系数。
解析:选C。A项,“不仅”与“希望该过程中”互调位置,“艺术活动”与“技术活动”互换;B项,中途易辙,将主语暗换成了“《子夜》”;D项,搭配不当,应将“减弱”换成“减小”。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年来,一系列公益事件的发生,引发了全民对“正能量”的关注和讨论。“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只有多创造多传递“正能量”
②每个人的身上有“正能量”,自然也有“负能量”
③才能增加人体的正能量
④“负能量”如同劣质的汽油,会对社会这辆疾驰的列车造成严重的伤害
⑤一个人只有减少不该有的欲望,保持心态的平和,喜乐地生活
⑥这辆列车才能安全地驶向远方
A.②①⑥⑤③④ B.⑤⑥②④①③
C.②⑤③④①⑥ D.⑤③②④①⑥
解析:选D。根据语境及关联词“只有……才……”,可判断⑤③一组,①⑥一组,排除B。②④有“负能量”一词衔接,排除A、C。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怀念有信的日子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人们忙忙碌碌,表达感情的方式随着电信事业的发展日趋丰富多彩,对着话筒、敲着键盘、发电子邮件、发电子贺卡,将感情表达得酣畅淋漓。
在现代人热衷于这些方式的情感传递中,是否少了一种韵味?少了一点深沉?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写信的人,写信的历史也颇为悠久。早在读小学时,就给从小一起长大、后随父母到成都读书的伙伴范容写信,方块字和拼音并用,还是妈妈帮着写的信封。中学时代,同学天各一方,开心也罢,失落也罢,都倾诉于一张张飘着茉莉花香的薄笺上飞来往去。朋友们的信,我全部保留着。因为它是我和朋友们一起成长的历史。由于信件实在太多,读旧信的时候也不方便。我便将朋友们的信,一本一本地装订好。虽然几次搬迁,却不忍弃之。放得越久的信,当再读时,那种微妙的滋味不会冲淡,仿佛吃完橄榄后,回味快要化掉时的感觉,可总也化不掉。
读师范时,收到家书是最令人开心的事情。在信中,当然有父母对女儿的切切嘱托,却也不乏对人生社会的或激烈或温和的讨论。父母从我这里呼吸到了属于青春季节的空气,有如春风扑面;我从父母那里得到了对生活的观察入微的认识和思考,使我能直面人生。我很感谢我的父母能给我一份充实的精神生活礼物,有了它我就感到振奋。读家书就像读一本精彩的散文集,总能无数次地引起你会心的微笑。
传说韩愈读信前,总是先用玫瑰香露洗手,这既是对朋友的尊敬,也是一种雅癖。我不如他那么雅,也不肯落俗。收到朋友的来信,我总是匆匆地浏览第一遍,再找一个僻静之处细细咀嚼。一封好信带给我的快乐何止一天两天!看着那些温馨的话语,感觉就像有一股细细的暖流慢慢潜入自己的心窝。都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在那些内容深深浅浅、字迹正正草草的纸上,友人的音容笑貌如出其间,举手投足如出其里。白纸黑字犹如重重叠叠的青山绿水,是我生命中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信读完了,先放在一个比较顺手的地方,总想有机会再读,直到把它放进一个比较保密、取起来也不方便的地方,信就成了旧信——那是暂时不打算再读的,可总也留着机会读。倘若有那么一个风雪之夜,泡一杯热茶,手捂着微烫的茶杯,这样悠闲读旧信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或者是一个懒觉睡足了的星期天的上午,屋子里有几缕淡淡的阳光,被阳光照着的物品在阴影的伴随下,突出地宁静。人在此刻容易寂寞,寂寞的时候,读旧信也最好。因为没有急于知道的内容,没有新鲜的事情,一切恬淡从容,浸在文字中,使人回想起一些欢乐或忧伤的片段。人在一味地向前走的时候,也不免有时会停下来,坐在椅子上,想想过去的朋友,读读朋友的旧信,休闲一下自己的身心。
参加工作后,朋友的信件渐渐稀疏,而后越来越少了。元旦、春节偶尔收到几张明信片,上面只有寥寥的几句话,甚至有的除了称呼和落名外,什么也没有,因为上面已印好了祝福的话。更多的只有电话联系、QQ联系。我渐渐感到失落,因为再也没有盼信、拆信、读信的那种愉悦了。在电话和网络交流中,这种美丽也不复存在了。彼此都是匆匆忙忙、言简意赅,没有转承起伏,没有排比递进,更没有含蓄委婉、峰回路转,只求把事情说清楚。
虽然一纸书信并不能承载多少感情,可那却是一段可视的、能够保存的爱的文献。无论过去了多少年,只要你翻开它,仍能找到有你也有他的爱之路、情之湾,仍能找到那一路上留下的笑声和泪水。美好的日子便会在生命里定格。我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一个跟不上时尚的人。在这纷扰的尘世中,在人们忙于奔波时,我真希望有一天能收到朋友温情款款的来信,那份喜悦的心情一定无法形容。
现在的我偶尔和朋友打打电话、聊聊天保持着纯纯的友情,但我还是很怀念有信的日子。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放得越久的信,当再读时,那种微妙的滋味不会冲淡”的原因是这些信“是我和朋友们一起成长的历史”。
B.“我”因为没有韩愈读信前用玫瑰香露洗手的雅癖,凡收到朋友的来信,“我”总是匆匆地先浏览一遍。
C.作者觉得人在寂寞的时候适宜读读旧信,这些旧信能引发某些怀旧的情绪,使紧张的身心休闲一下。
D.从全文看,作者对现代人热衷于对着话筒、敲着键盘、发电子邮件、发电子贺卡来传递情感的方式持否定的态度。
解析:选C。A.“我和朋友们一起成长的历史”是作者保留朋友信的原因。B.强加因果。“我”“匆匆地先浏览一遍”是因为“我”看信的心情急切。D.“持否定的态度”错。作者只是觉得这些传递情感的方式缺少了某些“韵味”和“深沉”。
6.第二段写现代人热衷的情感传递方式,“是否少了一种韵味?少了一点深沉?”文中赋予了“韵味”和“深沉”哪些具体内容?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信息要点的筛选。文章第二段总领文章第三、四段。第三段写“韵味”,第四段写“深沉”,据此概括即可。
答案:(1)韵味:①写信时将自己的情感都倾诉于一张张飘着茉莉花香的薄笺上飞来往去;②读信特别是读旧信时,那种微妙的滋味不会冲淡,总也化不掉。(2)深沉:①家书中有父母和“我”对人生社会的或激烈或温和的讨论;②父母从“我”这里呼吸到属于青春季节的空气,“我”从父母那里得到了对生活的观察入微的认识和思考。
7.作者为什么说“我真希望有一天能收到朋友温情款款的来信”?请用文中的话概括作答。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语句的理解和对作者在文中表露的观点态度的概括。从文章第七、八段的内容中可以找出答案。要注意这两段文字第一句话的概括作用。
答案:①因为参加工作后,朋友的信件越来越少,“我”已失去了盼信、拆信、读信的那种愉悦。②在作者看来信是一段可视的、能够保存的爱的文献。翻读旧信,能使美好的日子在生命里定格。
三、语言表达
8.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就像世间所有美好事物一样,网络也有两面性:①________。常见的情形是,在虚拟空间聊得火热,见面之后却没有多少话,虚拟的热情和现实的冷漠,形成了有趣的对比。过去,到了年节,人们走亲访友,其乐融融;而今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一条短信,四处群发,不知是真情祝福,还是假意应付。方便是方便,②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语句的连贯,第①处应根据下文的内容概括出网络的优势和不足;第②处与“方便是方便”呼应,应为转折关系,写出网络交流的缺憾。
答案:(示例)①在虚拟空间拉近人们之间距离的同时,也在现实世界减少了人们之间的直接交流 ②但缺少了一点可以感知的温度,淡化了抱拳、鞠躬之间所包含的浓浓情谊
9.根据下面的材料,对具有“社交控”倾向的人提出合理的建议。要求:运用第二人称和整句的形式,不超过60字。
上班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刷新微博;无论身处何地,也不忘记浏览各类社交网站;看到美食,不是先伸筷子而是先拍照片上传微博;小学、初中乃至大学同学,所有人的近况都从网上了解;即使是面对面的同事,也要通过各类社会网站进行沟通……近日,“社交控”一词新鲜亮相。这并非一个疾病的代名词,但是如果这些行为在生活中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害怕错过网络上每一刻、每一秒的任何事情,一旦暂时脱离微博,就会出现焦虑、坐立不安等症状。
答:
解析:第二人称的要求,规定了句中必须出现“你”“您”或者“你们”等词语。第二人称的好处在于: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其次,回答此题还要注意整句的概念。整句与散句相对,要求句式整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整句一般包括排比句和对偶句。
答案:(示例)您应该减少刷新微博,不看无关信息;您应该自我调适,不要依赖社交网站;您应该多和亲朋好友聚会,去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
PAGE
- 5 -
(共55张PPT)
第三单元 散文(2)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c高考资源同网你身边的高专象
考资源网第一时间更新名校试题,30个省市区资源一网打尽!课件、教案、学案、素材、论文种类齐全
》晨课诵读
书声琅琅诵诗文
》课前预采
掀起你的盖头来
》课堂探究
吹尽狂沙始到金
》课后拓展
转益多师是汶师
课一美文
博观约取
课一氧吧
探骊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