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生命诞生的场所是( )
A. 原始陆地 B. 原始海洋
C. 原始河流和湖泊 D. 海洋
原始大气的成分是( )
A. 水蒸气、氨、甲烷等 B. 水蒸气、氧气、甲烷等
C. 氧气、氨、甲烷等 D. 水蒸气、氢气、氧气
米勒的实验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该实验证明了( )
A. 原始大气可以转变为原始生命
B. 无机物可以转变为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
C. 有机小分子物质可以合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D. 有机大分子可以演变为原始生命
原始生命起源的大致过程是( )
A.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B. 原始地球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C. 火山熔岩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D. 紫外线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在关于生命起源的探索中,多数学者认为生命可能起源于( )
A. 非生命物质的化学进化 B. 其它生物
C. 自然发生 D. 神或上帝创造
地质工作者在不同的地层内发掘到许多化石。甲层中发掘出恐龙蛋、始祖鸟、龟化石;乙层中发掘出马、象牙、犀牛等化石;丙层中发掘出三叶虫、珊瑚、乌贼等化石。据此推断这些地层的年代由远到近的顺序是()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乙、甲 D. 丙、甲、乙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原始生命的新陈代谢类型最大可能性是
A. 自养厌氧型 B. 自养需氧型 C. 异养厌氧型 D. 异养需氧型
家鸽的翼、蝙蝠的翼手、马的前肢、鲸的鳍都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这反映了它们( )
①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②它们属于同源器官
③具有这些器官的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④它们在外形和功能上差异很大,是因为有不同的来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目前来说,化学演化学说已经被世界大多学者所认同。下列有关化学演化学说的进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有机大分子形成原始生命
②有机小分子合成有机大分子
③无机分子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③②①
如图所示,科学家在不同的地层中发现了三种生物的化石A、B、C,根据化石的位置关系,能够推断出的结论是
A. A生物由C生物进化而来
B. B生物可能比A生物高等
C. A生物在B生物之后出现
D. 如果C生物生活在水中,那么A生物一定生活在陆地上
二、填空题
进化树又称“系统树”、“系谱树”,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请据图分析回答:? ?
?
(1)树根处[A]代表原始生命,它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中。
(2) A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单位是______。
(3)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 ]______________进化来的。
(4)从进化树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如图是美国学者米勒等人设计的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首先把水加入500mL的烧瓶中抽出空气,加入甲烷、氨、氢的混合气体,然后把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混合气体进入溶剂为5L的烧瓶中,在这些气体中连续火花放电一周,冷却后产物沉积在B瓶中,最后在C瓶中检测出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根据下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A瓶内的气体模拟的是__________的成分。
(2)火花放电模拟的是__________,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__________。
(3)C瓶模拟的是__________,被称为“原始生命的摇篮”。
(4)实验中的冷凝装置模拟的是原始地球上的__________过程。
(5)米勒模拟实验说明;在原始地球环境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无机分子)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其中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是在原始地球的__________中形成的。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故选:B.
2.【答案】A
【解析】
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B
【解析】
解:化学起源说是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
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米勒的实验如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选:B。
4.【答案】A
【解析】
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因此简而言之即是:原始大气在雷电、紫外线等长期作用下,形成有机小分子,这些有机物随雨水汇集到原始海洋中,形成有机大分子,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后形成原始的生命。体现了由“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一有机物一原始生命”过程。
故选:A。
5.【答案】A
【解析】
解:米勒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 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 米勒的实验如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物形成有机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选:A.
6.【答案】D
【解析】
略
7.【答案】C
【解析】
略
8.【答案】A
【解析】
解:脊椎动物的前肢:鸟的翅膀、蝙蝠的翼手、鲸的胸鳍、狗的前肢以及人的上肢,虽然具有不同的外形,功能也并不尽同,但却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内部骨骼都是由肱骨、前臂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组成;各部分骨块和动物身体的相对位置相同;在胚胎发育上从相同的胚胎原基以相似的过程发育而来。它们的一致性证明这些动物是从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但是这些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适应于不同的功能,因而产生了表面形态上的分歧。因此,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并且从器官的结构和发育可以看出,它们的来源相同,这样的器官叫做同源器官。故A正确。
故选:A。
9.【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命起源的过程,解题关键是理解并掌握生命起源的过程。
【解答】
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学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即③;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大分子物质,即②;第三个阶段,从有机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再由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即①,因此,有关化学演化学说的进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③②①?。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相关内容,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根据分析可知,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生物进化的顺序是C→B→A,因此更高等更复杂的化石是A,出现较早的物种是C。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1.【答案】(1)原始海洋?
(2)营养方式不同(能否制造有机物)?界
(3)【B】爬行动物
(4)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1)原始海洋?
(2)营养方式不同(能否制造有机物)?界
(3)【B】爬行动物
(4)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物的进化,结合进化树掌握生物进化的历程是解答的关键。?
【解答】
(1)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因此,树根处【A】代表原始生命,它生活在原始海洋中。
(2)A由于营养方式(或能否制造有机物)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为含有叶绿体的藻类植物。在分类上,该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等级是界,即植物界和动物界。?
(3)根据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的鱼类→古代的两栖类→古代的爬行类→古代的鸟类和古代的哺乳类。所以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是【B】古代爬行类。?
(4)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2.【答案】(1)原始大气
(2)闪电 能量
(3)原始海洋
(4)降雨
(5)原始大气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生命的起源过程。解答该题的过程是熟悉米勒实验过程。
【解答】
(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用来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和原始地球的条件。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比,原始大气没有氧气。?
(2)米勒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
(3)图中C装置模拟的是原始的海洋,反应后的产物(含有有机物)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4)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
(5)米勒通过这个实验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大气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