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课时练(3份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课时练(3份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04 18:02:39

文档简介

《折线统计图》 第二课时练习
1.请把你和同桌家里近六个月来的电费统计出来,作成折线统计图,并作出分析。
2.结合今天的课程,写一篇数学日记《生活中的好朋友---复式折线统计图》。
3.请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
(2)9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 )万元。
(3)全年实际收入( )万元。
(4)年平均每月支出( )万元。
(5)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
《折线统计图》 第二课时练习答案
1、2两道题目答案不统一,学生可以根据各自情况完成。
3.请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 3)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
(2)9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30)万元。
(3)全年实际收入(710)万元。
(4)年平均每月支出( 30 )万元。
(5)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
《折线统计图》 第一课时练习
1.根据这张折线统计图,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四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学生的人数是多少?
(2)一至六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一共有多少人?
(3)小淘气所在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的人数排在第3位,小淘气是哪个年级的?
(4)喜欢看科普读物的人数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哪个年级到哪个年级之间?
(5)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某小学气象小组的同学7月10日这一天来学校测校园的气温,他们每隔一小时测一次,并把测得的数据画成了折线统计图。请你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这张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纵轴上的1小格表示多少℃?横轴上的1小格表示多少时间?
(3)写出这一天下面时刻的气温:7时的气温( );13时的气温( )。
(4)这一天几时气温达到最高?气温是多少?
(5)这一天从几时到几时气温上升幅度最大?
(6)这一天从几时到几时气温没有变化?
《折线统计图》 第一课时练习答案
1.根据这张折线统计图,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四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学生的人数是多少?
45人
(2)一至六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一共有多少人?
20+26+32+47+68+83=276(人)
(3)小淘气所在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的人数排在第3位,小淘气是哪个年级的?
四年级
(4)喜欢看科普读物的人数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哪个年级到哪个年级之间?
四年级和五年级
(5)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答案略
2.某小学气象小组的同学7月10日这一天来学校测校园的气温,他们每隔一小时测一次,并把测得的数据画成了折线统计图。请你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张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横轴表示时刻,纵轴表示温度。
(2)纵轴上的1小格表示多少℃?横轴上的1小格表示多少时间?
纵轴上的1小格表示2℃, 横轴上的1小格表示1小时。
(3)写出这一天下面时刻的气温:7时的气温(28℃ );13时的气温(34℃ )。
(4)这一天几时气温达到最高?气温是多少?
14时最高,6时最低
(5)这一天从几时到几时气温上升幅度最大?
6时到7时
(6)这一天从几时到几时气温没有变化?
11时到12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第三课时习题
一、填空
1.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 )。
2.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是:
(1)整理数据。
(2)画出纵轴和( ),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 )。
(3)根据( )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 )顺次连接起来。
(4)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 ),并标出图例。
二、已知某县农民2004年------2013年每人年平均收入的情况如下。
蔬菜种植:
2004年每人年平均收入1680元;
2005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025元;
2006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1250元;
2007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220元;
2008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300元。
畜牧养殖:
2009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000元;
2010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450元;
2011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300元;
2012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650元;
2013年每人年平均收入3000元。
根据上面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成折线统计图。(自己设计标题和图例)
三、已知北方甲市和南方乙市2013年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
北方甲市和南方乙市2013年各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2014年2月制
月份
气温(℃)
城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北方甲市
-18
-15
0
10
24
28
30
30
25
12
5
-10
南方乙市
5
16
20
25
30
35
38
38
35
30
20
15
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绘制折线统计图。
2、根据上面的统计
(1)这两个城市的月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几月?
(2)两个城市哪个月的温差最大?差是多少 摄氏度?
(3)两个城市年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摄氏度?
四、育才小学五年级4班共有50名学生。这个班2002~2007年拥有电话和电脑的家庭户数如下表。
年份
项目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电 话
29
35
46
50
50
50
电 脑
11
15
18
24
38
45
1、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表。 单位:台
08年3月
2、拥有电话的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大?
3、拥有电脑的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大?
4、从统计数据中,你还想到了什么?
五、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制作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商场去年电视、空调销售情况统计表
13年3月
季度
台数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电 视 机
800
500
300
600
空 调
450
400
850
150

1、全年销售电视机( )台,空调( )台。
2、平均每个季度销售电视机( )台,空 调( )台。
3、( )季度销售电视最多,( )季度销售空调最少。
4、如果你是商厦经理,根据电视机、空调的销售情况,将如何安排货源?
5、制作统计图
答案
一、1、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2、横轴 数量 3、数量 线段 4、时间
二、图略
三、1、图略
2、(1)甲市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和8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乙市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和8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
(2)两个城市2月的温差最大,差是31摄氏度.
(3)甲市年平均最高气温30摄氏度,年平均最低气温-18摄氏度;乙市年平均最高气温38摄氏度,年平均最低气温5摄氏度。
四、1、图略
2、2003年和2004年 3、2005年和2006年
4、答案不唯一
五、1、2200 1850
2、550 462.5
3、第一季度 第四季度
4、第一季度多进电视,第三季度多进空调,第四季度少进空调
5、图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