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加油站:易错题精选专题2(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转换)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加油站:易错题精选专题2(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转换)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04 18:46:26

文档简介

警告:本系列作品由利剑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利剑科学)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果资料中有问题,你可以联系编者(利剑科学)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需要更多资料请关注“利剑科学文集”,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E5%88%A9%E5%89%91%E7%A7%91%E5%AD%A6/
也可关注“利剑科学工作室”,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7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A
C
B
C
B
D
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1.(1)④; (2)T2; (3)子叶。
12.(1)甲; (2)失水; 甲
13.(1)增强; (2)光照强度降低; (3)10点和16点; (4)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随之增强,光照强度超过一定限度之后,植物叶面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强度随之降低; (5)遮光和延长光照时间
14.(1)唾液、胰液和肠液; (2)收缩; 2→1→6→7; (3)肾小囊→肾小管;⑤。
15.(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重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16.(1)5mL蒸馏水(或5mL清水 (2)3% (3)温度
17.(1)减小实验的偶然性,使结论更可靠(3 分)
(2)光照强度
(3)不同品种的越橘,叶绿素的含量越高,其光合作用速率越大
18.(1)各加入5毫升酵母葡萄糖液并密封
(2)0.4
(3)其他条件相同时,酵母菌有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比无氧条件下要快
(4)保持温度恒定,使酶的活性较高,有利于分解葡萄糖
四、解答题(每5分,共10分。)
19.生活中低温贮存蔬菜水果,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延长保鲜时间,如将蔬菜、水果放到冰箱贮存。观察氧气浓度与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坐标图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氧气浓度越高,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就越多,呼吸作用就越旺盛。在生活中可以降低氧气浓度来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时间,如用保鲜膜、保鲜盒密封蔬菜、水果。
20.①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哺乳动物的散热速度和方式,为保持体温恒定,哺乳动物可通过调节代谢率以改变产热;②当环境温度低于28℃时,温度越低,散热越快,该哺乳动物以提高代谢率,增强呼吸作用,来增加产热;③当环境温度在28~35℃时,体表温度与环境温度较接近,通过其他方式调节散热速度即可维持体温恒定因此产热少且稳定,代谢率低且基本不变;④当环境温度高于35℃(即高于体表温度)后,温度越高,汗液蒸发散热加剧生命活动旺盛,耗氧增加,代谢加快;因代谢加快所增加的产热少于汗液散热,因此总产热与总散热依然能保持平衡。
中考加油站:易错题精选专题2(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转换)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茎中具有形成层是与使茎长高的功能相适应的
B.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与制造有机物的功能相适应的
C.叶片的上下表皮分布着大量的气孔是与其散失水分的功能相适应的
D.根毛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是与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相适应的
2.斑竹长成后茎不能逐年增粗,而香椿树却能逐年增粗。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斑竹茎中无形成层,而香椿茎内有形成层
B.斑竹茎中无木质部,而香椿茎内有木质部
C.斑竹茎外部无粗糙的外树皮,而香椿茎的外部有粗糙的外树皮
D.斑竹茎内无导管和筛管,而香椿茎内有导管和筛管
3.一位同学将一个透明塑料袋套在一株盆栽植物上,然后放在室外见光处用来验证蒸腾作用(如图)。一昼夜后,他发现塑料袋内壁出现很多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阳光下该植物只进行蒸腾作用
B.水珠都是该植物叶片的气孔散失的
C.在塑料袋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保持恒定
D.蒸腾作用拉力促进了根对水分的吸收
4.取新鲜的马铃薯块茎,去皮后切取两个相同大小的立方块,一块放在浓盐水中,另一块放在清水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它们的变化情况是(  ) A.甲容器内?马铃薯收缩,因为细胞内水分外渗
B.乙容器内马铃薯收缩,因为水分进入细胞
C.甲容器内马铃薯膨胀,因为水分进入细胞
D.乙容器内马铃薯膨胀,因为细胞内水分外渗
5.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
A.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B.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
C.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0-50℃
D.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6.图1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2是气孔的两种状态,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a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如图1,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氧气含量最多的时间大约是b点对应的时间
C.如图1,bc段下降主要是由于部分气孔呈图2中的②状态造成的
D.图2中气孔①→②状态的变化,植株蒸腾作用会减弱
7.如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加快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其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加快反应速率随pH或温度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
B.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
C.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上图曲线
D.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
8.根据如图所示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如果AB段表示肺部毛细血管,则该曲线表示氧气在血液中的含量变化。 ②如果图表示血液流经肾单位时,在肾单位各个结构中含氮废物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AB段是出球小动脉。 ③如果右图纵坐标表示萝卜的总质量,则AB段表示萝卜放入清水的过程。 ④如果AB段表示某人出现炎症,则纵坐标可以表示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变化。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病人甲上臂受伤,病人乙患有肺炎,两人同时进行静脉滴注药物治疗,那么哪位病人体内的药物先到达患病部位,药物在其体内流动路线正确的是(  ) ①左心房 ②右心房 ③左心室 ④右心室 ⑤主动脉 ⑥肺动脉 ⑦上、下腔静脉 ⑧肺静脉 ⑨肺部毛细血管 ⑩上臂毛细血管
A.甲,⑦→②→④→⑥→⑨→⑧→①→③→⑤→⑩→患病部位
B.乙,⑦→②→④→⑥→⑨→⑧→①→③→⑤→患病部位
C.甲,静脉注射后直接到达上臂患病部位
D.乙,⑦→②→④→⑥→⑨→患病部位
10.如图为乐乐画的人体心脏与血管和人体血液中某物质浓度的变化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血液由①向③流动,则该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且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B.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②处喷涌而出,应马上按压①处止血
C.如果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若C表示心脏,则C一定不是左心房
D.如果Y表示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则AB段一定是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1.请你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乙是大豆的种子和幼苗,图乙中A?所示的结构是由图甲中标号 所示的结构发育?而来。 (2)如图丙所示,大豆种子在萌芽初期,有机物的重量有所减少;当幼叶逐渐形成时,进行光合作用后,其体内有机物重量逐渐增加。请问最接近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是 (填“T1”、“T2”或“T3”)。 (3)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于图甲中的 。(填标号)
12.小科同学学习力气孔知识后制作了一个叶片气孔开闭演示器。制作了一个叶片气孔演示器(如图1所示).
(1)当用手缓缓挤压充气球时,气球膨胀,此时是模拟图甲、乙气孔开闭情况中的 图。 (2)如图2是气孔在两个不同状态下的开闭情况,图乙为气孔的 (填“吸水”或“失水”)状态,现有二月份某天阳光充足的两个时间段:9:00-10:00,12:00-13:00,则12:00-13:00的气孔开闭状态为如图 的状态(填序号)。
13.如图为夏季晴天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表明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而 。 (2)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 。 (3)该图显示一天中光合作用最强的时候是 左右。 (4)经过对该图的综合分析,你认为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5)如果从改变光照强度的角度去考虑,你认为有哪些措施可以促进大棚蔬菜的光合作用?
14.在学校的春季运动会上,小明同学报名参加了1500米的比赛项目。下面是相关记实材料和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⑦表示生理过程,ABCD代表系统或器官,Ⅰ、Ⅱ表示血管类型,a是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早晨,小明吃了丰盛的早餐:面包、煎鸡蛋、生菜、牛奶。到了学校,开幕式后比赛?开始,小明听到枪响,立刻冲了出去。比赛中,小明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最后100米冲刺了,同学和班主任?老师在终点为他加油呐喊,他咬紧牙关第一个冲到了终点。由于冲刺过猛,他摔倒在地,擦伤了膝盖。班主任老师?赶忙扶起他,这对小明才感到疼痛难忍。 (1)参与淀粉分解为?a?的消化液有 ,请在乙图中画出淀粉消化过程的曲线; (2)比赛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小明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进行甲图中④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状态;氧气通过?B进入A系统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丙图的途径是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3)图甲中若D代表肾脏,一部分a在D中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途径的结构依次是:肾小球→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与平时对比,在此长跑过程中,小明身体散发水分明显增加的途径有 (填甲图中数字)。
15.人工肾是一种替代肾脏功能的装置,过滤血液中的尿素和尿酸,主要用于治疗尿毒症。其主体结构如图所示。 (1)人工肾的主要功能相当于人体肾脏中的 。 (2)健康人的原尿中有葡萄糖,而在尿液中没有,这是因为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16.新鲜菠萝果肉中的菠萝蛋白酶能分解口腔黏膜和舌头表面的蛋白质,引起口腔麻木刺痛感。若菠萝用盐水浸泡后再食用,不适感会减轻。小科猜测可能是盐水影响了菠萝蛋白酶的活性。
为研究盐水对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小科取6支相同的试管,编号1~6,各加入5mL鲜榨的含菠萝蛋白酶的菠萝汁,再按下表分别添加物质,置于37℃的温水中保温。20min后测定蛋白酶活性,并计算其相对活性。数据如下:
编号
1
2
3
4
5
6
试管中所
添加的物质

5mL 1%
NaCl溶液
5mL 3%
NaCl溶液
5mL 5%
NaCl溶液
5mL 7%
NaCl溶液
5mL 9%
NaCl溶液
蛋白酶的相对活性
100
88%
69%
94%
88%
80%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形成对照,表格中“★”处的内容是 。
(2)实验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都能抑制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上述实验中,抑制作用最强的NaCl溶液浓度为 。
(3)因为酶的恬性与 有关,小科认为菠萝用热水浸泡后食用,不适感也可能减轻。
17.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的越橘,其光合作用速率不同。为了探究其不同的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选取 A、B、C 三个品种各 6 株,每株均采集位于中上部且向阳的叶片 5 片,测定并计算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作用速率,重复三次取平均值,结果如下。
品种
A
B
C
叶绿素含量(毫克/克)
6.22
8.11
7.85
请回答:
(1)实验中每个品种选取 6 株的目的是 ;
(2)测定光合作用速率时,主要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 相同;
(3)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8.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快慢,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葡萄糖溶液中加人酵母菌.混匀,制成酵母葡萄糖液,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定葡萄糖初始浓度值为44.1克·升-1。
②取12支试管,等分成A.B两组,在A组试管中各加入5毫升酵母葡萄糖液同时,在B组试管中 ,将两组试管同时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
③15分钟后测定葡萄糖浓度值,求平均值,再分别计算有氧,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速率,数据记录如下表。
葡萄糖浓度/克·升-1
葡萄糖分解速率/克·(升·分钟)-1
A组
33.6
0.7
B组
38.1
21cnkxtj2008
(1)②中空白处的步骤为 。
(2)表中空白格的数值为 。
(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实验中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的目的是 。
四、解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9.蔬菜水果的保鲜是一个热点话题,人们通常利用抑制其呼吸作用来延长保鲜时间。如图甲、乙是某农科所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CO2释放量与温度、O2浓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甲、乙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如何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时间提出具体建议并说出理由。
20.体温恒定使哺乳动物对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某科研小组对12只某种哺乳动物,在不同外环境温度下静止状态(非运动、非进食)时的代谢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根据图像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该哺乳动物静止代谢率会随环境温度变化呈现如图波动。(已知:该哺乳动物的体温调节机理与人体类似;动物的代谢率以每小时单位质量的耗氧量来表示,代谢率越高呼吸作用越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