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本系列作品由利剑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利剑科学)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果资料中有问题,你可以联系编者(利剑科学)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需要更多资料请关注“利剑科学文集”,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E5%88%A9%E5%89%91%E7%A7%91%E5%AD%A6/
也可关注“利剑科学工作室”,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7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B
C
C
B
D
A
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1)地球引力 (2)阳光
12.甲状腺激素 小脑
13.寒冷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14.(1)③脑干 (2)效应器 (3)4脊髓 (4)条件;
15.(1)感受器 (2)能 (3) 听觉中枢 非条件(4)神经调节和激素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16.(1)甲状腺激素对小鼠的生长(体长)是否有促进作用
(2)应该用幼年小鼠作为实验对象21cnkxtj2008
(3)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n4> n1+n3-n2或(n4-n2)> (n-n2) +(n3-n2)
17.(1)根据此来判断蝌蚪的生长和发育状况
(2)高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对 蝌蚪具有致死作用;低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和发育。
(3)甲状腺抑制剂能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阻止蝌蚪发育成青蛙
18.(1)10毫升生理盐水(仅答“生理盐水”给1分,答“盐水”、“清水”不给分)
(2))胰岛素
19.(1)研究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2)排除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
(4)画图
四、解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20.(1)选择刚出生的大小相近的健康幼鸟10只,平均分为两组(2)不可靠;另测一只雏鸡的体温,无法排除偶然性.(3)在高温环境中,黄腹角稚同化的能量用于产生热能,维持体温,更多的用于生长、发育
21.能正确判断,并能系统运用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作出比较分析。
示例:在35℃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的热感影响更大。因为气温为25℃时,人体主要靠皮肤直接散热来调节体温,散热快慢取决于皮肤与环境的温差,所以相对温度对人的热感影响不大。气溫为35℃时,人体主要靠汗液蒸发来散热,相对湿度越大,汗淡蒸发越因难,导致人体散热越因难,所以觉得更热。
中考加油站:易错题精选专题3(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B.该实验结果说明了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C.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向左右两边个放一次
D.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2.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生长素相关实验,由图示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植物向光弯曲生长与单侧光有关
B.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C.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尖端
D.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3.小柯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感应性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暗箱中植株生长情况最有可能接近下图中的( )
A B C D
4.糖尿病患者老陈需要每天注射激素X,但在注射后有时会再补充适量的糖,以避免出现心悸、颤抖等症状。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X为胰岛素,有时会造成血糖过度增加
B.X为胰岛素,有时会造成血糖过度降低
C.X为甲状腺素,有时会造成血糖过度增加
D.X为甲状腺素,有时会造成血糖过度降低
5.如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1→4→3→2→5
D.若[4]处受损,有感觉但不能发生膝跳
6.12月9日~10日,2017美丽乡村?环浙骑游暨首届江南之巅自行车赛在龙泉市举行。下列是有关运动员在骑车过程中体温调节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B.运动员皮肤血管舒张以增加体表散热
C.运动员的主要散热方式是汗液蒸发
D.运动员大汗淋漓,原因是体内的产热大于散热
7.小科在做植物茎的向性实验时,原来放置在暗箱中的直立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的弯曲生长情况。判断该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做青蛙的膝跳反射实验时,实验前要破坏青蛙的大脑,实验时大脑破坏的青蛙能顺利完成反射活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一定位于脊椎臼部
B.膝跳反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
C.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肌肉
D.膝跳反射是不需大脑皮层参与的
甲
乙
丙
丁
雄性激素
4
3.8
3.6
0.8
甲状腺激素
3
0.1
2.8
3
生长激素
6
5.8
0.1
5.5
9.选体重近似、发育正常的4只雄性小狗,甲小狗不做处理,乙、丙、丁三只小狗分别作不同手术处理。几个月后,测得各自血液中3种激素的含量如表:(单位:mg/100mL)请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上述四只狗中,行为呆笨、身体发育停止的是 ( )
A.乙狗 B.丙狗 C.丁狗 D.乙、丙、丁三只狗
10.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相对速度大小。据图分析,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 )
A.运动时人体血量增加
B.不管休息还是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
C.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食物消化
D.运动时骨骼肌产生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植物的下列行为是对环境中什么刺激作出的反应?(1)植物的茎向上生长,而根向下生长,这是植物对 刺激作出的反应。(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植物对 刺激作出的反应。
12.某人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身材矮小,这是由于该人幼年时 分泌不足的缘故。某人在发生车祸后,其动作的协调性能力大大降低,其受伤的部位可能是 。
13.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如图所示人体皮肤对 (填“寒冷”或“炎热”)刺激的反应示意图。立毛肌收缩等反射活动都要通过 才能实现。
14.美国职业蓝球联赛(NBA)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篮球联赛,对运动员的智慧和体能都有极大考验。2016年4月38岁的传奇巨星科比?布莱恩特宣布退役,最后一场比赛他仍旧交出了60分4篮板4助攻的出色战绩。请据图回答:(1)科比在投篮过程中维持其在比赛过程中正常的心跳、呼吸等生命活动的结构是[ ] 。(2)运动员在对抗过程中能够及时调整力量、方向以及进攻的手段主要是神经调节的结果,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选择投篮作为进攻结束动作时,产生该动作的上肢肌肉属于反射弧中的 。(3)对抗过程中某球员腰部遭到剧烈撞击受伤离场,在恢复过程中出现了下肢行动障碍,造成该问题的结构是[ ] 受损。
(4)科比的出色是反复练习的结果,他在赛场上的每一次投篮属于 反射。
15.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X表示 。(2)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能否收缩? 。(3)逃生演练中,大脑中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主要有躯体运动中枢、 等。逃生演练中许多同学大汗淋漓属于 反射。(4)由图可知,逃生是 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16.甲状腺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动物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I .现以某品种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健康同龄成年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同的甲、乙两组;
②待实验鼠安静后,测实验鼠体长,计算平均值;
③实验处理:甲组每天注射甲状脉激素制剂,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④在相同并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甲、乙两组每只实验鼠的体长,并分别计算两组实验鼠的体长平均值;21cnkxtj2008
⑤分析实验前后体长数据,计算各组平均体长的增加量,进而得出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设计,他们研究的问题是: 。
(2)纠正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一个错误: 。
II.协同作用是指多种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体所产生的作用超过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若要探究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在上述已纠正的实验设计基础上,还需要补充两组实验:丙组每天注射生长激素,丁组 (注: 由于激素作用的特殊性,实验设计中对各试剂的量和浓度不作具体要求)。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n1~n4为各组小鼠体长增加量的相对值。对实验数据分析后 发现数据关系为 , 说明这两种激素对小鼠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17.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小金将同种同时孵化的体长约为20mm的蝌蚪各只 分别放入1~ 4号玻璃缸中进行实验,其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
玻璃缸
编号
放入的试剂及用量(连续投放7天)
第3天观察结果
第7周观察结果
存活数
平均体长(mm)
四肢生
长情况
存活数
平均体长
(mm)
四肢生长情况
1
甲状腺激素6mg/天
15
26
均出现
后肢
0
21cnkxtj2008
2
甲状腺激素2mg/天
15
26.5
均出现
后肢
15
1只发育成10mm的青蛙,14只均出现前后肢
3
甲状腺抑制剂30mg/天
15
20
未出现前、后肢
15
21
均出现前后肢
4
不加任何药剂
15
20
未出现前、后肢
15
30
均出现前后肢
第8周时,2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第12周时,4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但3号玻璃缸内未出现青蛙而出现了体长达39mm的巨型蝌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测量蝌蚪的平均体长、观察前后肢的生长情况等指标,其目的是 。
(2)根据1、2、4号玻璃缸对照实验结果可得出的2条结论是 ; 。
(3)3号玻璃缸内出现巨型蝌蚪的原因是 。
18.19世纪末,班廷在解剖尸体时,发现户体的胰腺中布满了岛屿状的暗点,但在糖尿病人尸体肤腺里的暗点明显缩小。于是,他推测糖尿病可能与这些暗点的缩小有关。班廷取狗的胰腺切成碎片,研磨并加入生理盐水拌匀,制成提取液进行实验。
(1)若取10只患有糖尿病的狗,随机平均分成两组,第一组每只注射10毫升提取液;第二组每只应当注射 。
(2)结合所学知识,糖尿病的发生与胰腺中岛屿状暗点分泌的 减少有关。
19.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选取若干只同品种、同性别和同日龄的健康未成年小鼠实施垂体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21cnkxtj2008
②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 (待填) 。
③实验开始时和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体重,并记录。
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2)对垂体进行切除手术是为了 。
(3)在“实验思路”②中,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的是 。
(4)预测实验结果(在以下坐标中用示意曲线表示注射后的体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在曲线旁注明所注射物质的名称):
四、解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20.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黄腹角雉在发育过程中体温调节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①…;②一组置于环境温度为20℃的条件下饲养,另一组置于环境温度为30℃的条件下饲养,饲养方式相同;③每天测定其中一只雏鸟的体温,记入表格;并测量两组雏鸟在安静状态下的产热量,将结果处理后绘制图象,如图所示;
日龄
1
2
3
4
5
6
体温(℃)
35.9
34.0
31.7
37.3
35.4
38.5
日龄
7
8
9
10
11
12
体温(℃)
36.4
37.0
38.7
38.7
38.7
38.7
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是 。(2)观察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雏鸟在9日龄后才基本具备了恒温能力。你认为这个结论是否可靠?并说明理由 (3)分析图象可知,雏鸟在9日龄后,安静状态下它在20℃恒温房间内的产热量总高于在30℃恒温房间内的产热量。结合人体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20.人体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中,对热的感觉有不同的程度,散热越困难时往往会感觉到越热,人的热感与气温、相对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在25℃和35℃时,哪种气温下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较大?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两种温度时,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感影响情况作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