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7 古诗三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7 古诗三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4 22:4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学 科 语 文
班 级 三(6)班 课 时 第一课时 设计者
一、教材简析和学情分析
教材简析: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选自语文(部编版)第五册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二首》。这首诗写于公元1073年,诗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给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选编本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韵文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他们有了一定的学诗经验,会对本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教学中应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同时应发挥韵文形式利于朗读的优势,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够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诗句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熟练背诵。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感情与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教学难点:感悟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四、教法(理念)设计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的实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自主的潜能。抓住儿童心理,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渗透学习方法,促进学习实践,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五、教学资源准备
希沃白板课件、西湖风光视频
六、教学过程
一、观美景,入诗题1、师播放西湖风光片,导入新诗学习。 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游览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被称为“人间天堂”,你们想去吗?(播放课件:西湖风光) 2、学生看完西湖风光图片后谈感受。教师归纳,导入新课:西湖以它秀丽的景色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在这儿饮酒赏景,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北宋诗人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说说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直观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西湖的美,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自然引入新诗学习。】4、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西湖,西湖在每个人的心中又都是不一样的,那么诗人苏轼心中的西湖到底是怎样的呢?学生听老师配乐读古诗。(板书:西湖 师点击课件:图片隐去,出现古诗) 5、学生分四人小组,自由朗读古诗,每小组由小组长负责,师强调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6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指名学生读生字,读古诗。【设计意图:通过配乐范读引发学生读书愿望,给足时间让学生读书,使诵读和理解密切结合,培养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能力。】二、感受晴天西湖的“好”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学古诗,读通诗句,仅仅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那么如何去理解诗意呢?诗人又是如何去描写西湖乍晴乍雨的变化的呢?咱们先去学习古诗的前两句。 2、指名学生读古诗第一句,读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从哪儿知道这一句是描写睛天的西湖的呢?晴天的西湖景色怎么样?能用一个字概括一下吗?谁又能用诗中的词语把它说得更具体一些呢? (引导学生说话,并相机板书:晴: 好 潋滟) 3、师提醒学生学古诗,看注释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结合文中注释让学生感受西湖水波流动的样子。(师点击课件:晴天西湖图),并尝试着让学生用其他的词语描述“水光潋滟”的湖面。【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环节,对诗句不作过多讲解,让学生借助课件图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4、启发学生想象,晴天的西湖除了波光粼粼的水面,一定还有许多美景。假如你就是诗人苏轼,在这万里无云的晴空下,还会看到哪些美景呢? 5、师指导学生一边读诗句,一边练习说话: 水光潋滟晴方好,好在: 。 师点击课件: 6、师:看到了,又想到了这么多的美景,这时,你们的心情怎样呢?那我们把 这种感受带进诗句里读一读。(点击课件:晴天西湖图片慢慢淡下去。出现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设计意图:让课堂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对诗中所描写的景象进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重点在活泼生动的说话、朗读气氛中得到落实,学生的生命力也从中得到了焕发。】三、感受雨天西湖的“奇”1、师:诗人苏轼一边饮酒,一边观赏着这晴天西湖的美景,忽然天空飘过一阵雨,此时,西湖又是怎样的一番美景呢?我们来学习古诗的第二句。(师点击课件:出现完整的古诗)指名学生读古诗第二句。 2、师:老师去年暑假曾去过西湖,感觉西湖首先与我们亲近的是水,请你们轻声读第二句,相信那个带水的字一定会蹦出来。(板书:雨) 3、指导学生在诗句中读好“雨”字,指句学生读。 4、师:谢谢你们让老师听到了雨声。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一阵蒙蒙的细雨,飘洒在湖面上,滴落在山林之中,这时的山,这时的水,这时的一切,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5、让学生目睹雨中西湖的美。(师点击课件:雨天西湖图)引导学生用一个字概括一下雨中西湖的景色,具体说说雨中西湖奇妙在哪里?(师依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奇 空蒙)【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画面触动感官,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含义,更好地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6、师:面对这么蒙胧的景色,难怪诗人苏轼说——山色空蒙雨亦奇(师点击课件:雨天西湖图片慢慢淡下去,出现诗句:山色空蒙雨亦奇)。(师引导学生朗读:同学们,请你们用心感受,此时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雨轻轻的,细细的,软软的,我们读——山色空蒙雨亦奇;这时雨大了点,读——山色空蒙雨亦奇;这时雨越下越大,我们再读——山色空蒙雨亦奇。)【设计意图:让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悟。通过“读”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让学生的情感在诵读中得以升华。】7、师引导学生思考,这雨难道只让西湖的山色空蒙了吗?它还会让西湖的哪些景色更加生动呢?让学生用诗一般的语言告诉大家:山色空蒙雨亦奇,奇在: 。 师点击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一边读诗,一边说话,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四、感受比喻的巧妙和贴切1、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的前两句,了解了西湖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景色都是那么的奇妙美丽,难怪诗人苏轼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点击课件: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学生轻声读后两句诗,说说有什么疑问。师根据学生的提问介绍西子姑娘。(点击课件:有关西施的详细资料) 3、师引导学生提问:诗人为什么要把西湖比作西子?(师板书:比西子)让学生依据生活经验说说淡妆、浓抹分别是什么意思。 4、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西施姑娘无论是素淡的打扮,还是浓艳的装扮,都是非常合适,总是那样娇艳、迷人。(师板书:娇艳、迷人)而诗人眼中的西湖无论晴天,还是雨天,恰好都是各有各的好处。(师点击课件:晴天西湖图片、雨天西湖图)晴揽湖光,只见水波闪闪,明艳妩媚;雨观山色,又见水雾迷茫,飘飘渺渺,所以诗人用娇艳、迷人的西子姑娘来比喻奇妙美丽的西湖。【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大胆质疑,启发、帮助学生解疑,从而体会比喻的巧妙和贴切。】5、师让学生说一说,假如让你们做一次化妆师,你们打算给晴天的西湖、雨天的西湖分别化什么样的妆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你们都是出色的化妆师,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老师觉得只要它具有天然美的姿质,自然、贴切,它就是最美的,像我们班的第一位同学,只要健康、活泼、积极、向上,你们就是最美的。【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说话的情境和空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飞扬学生的个性。】五、读诗句,悟诗情1、师指导学生朗读古诗。(师点击课件:古诗)学生分成四人小组互相读古诗,注意读出重音、节奏、韵味。 2、指名学生读,学生评议;男女生比赛读。【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诵读,提高审美情趣,培养朗读激情,进一步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六、赏诗词,陶情操1、师:同学们,《饮湖上初晴后雨》堪称“西湖”之绝唱,但它仅仅是我国诗歌宝库中一粒小小的沙子。在中国的古代诗歌中,还有许多写景的古诗。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我们一起去读读。(师点击课件:古诗《望洞庭》、《钱塘湖春行》)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自由朗读。 3、师:同学们,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古诗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老师希望你们在课外多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魅力。【设计意图:拓展延伸,打破课内外界限,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七、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好 潋滟 西湖 比西子( 娇艳 迷人 ) 雨:奇 空蒙
八、教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进入诗词的意境。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力图让学生真正“入境”。   课堂一开始,我就通过希沃白板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美丽的西湖十景风光视频,并且用优美的语言作旁白,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营造了阅读期待。首先我从诗题入手,通过指导学生的朗读来进一步理解题意。使学生在情感轮廓上有个大致的方向。随后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指导后与学生交流读懂诗意的好方法,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渗透使用。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理解“潋滟”一词描绘的西湖画面时,我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让学生在朗读和理解的过程中发现美的词语,并能用自己的词汇来描绘图片中的画面,再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使其在情感上得到升华。   随后,引导学生在苏轼的笔下感受西湖朦胧细雨之奇。在这个环节,我先出示画面,让学生想象并来描绘,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之际,出示诗中的句子“山色空蒙雨亦奇”,体会奇的独特之处,加之各种方式的情感朗读引导,使学生能够走进诗中奇妙的境界。在感受奇妙的意境后,我通过一个小的写话来升华情感:因为有雨,西湖的柳枝更加柔美,因为有雨,西湖的小桥更加俊美,因为( ),西湖的( )更加( )。通过一系列的铺垫,学生渐渐进入了诗歌的情境,西湖时晴时雨的美丽画面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这对诗歌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领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古诗教学中,朗读是重点,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让学生理解诗歌,体会到诗人表达的感情。这一堂课中,我采用了多种朗读形式,有范读、个别读、齐读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朗读活动的开展,学生渐渐体悟到了诗人的情感。在这次诗词教学中我发现自己过于引导,没有放开学生大胆的想象,有的环节时间过于仓促,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相信通过这次大胆的尝试,对以后的诗词教学一定会有更多的借鉴和帮助。


边读边说:
水光潋滟晴方好,好在: 。

边读边说:
山色空蒙雨亦奇,奇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