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2.学情分析
(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用普通话交谈,能认真听别人讲话,但是就不理解的地方以及不同的意见向人讨教、与人商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2)学生已经能大致了解别人讲话的内容,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但是提取信息的能力还比较弱,在转述的时候还不能做到全面,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3)学生已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讲述自己的见闻和想法,但是还不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讲述故事见闻的时候还不能做到生动具体。
3.教材分析
《身边的“小事”》出自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文本以四幅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小事”,发现真实存在的不文明的行为和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汇总小组意见,与其他小组交流。旨在提升学生表达自我的能力,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广泛的社会生活中。
这与低段口语交际的学习中“表达自己的看法”以及本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中“讲清楚”一脉相承,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对学生能力要求的提升。小贴士中的“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也是对转述另一种形式的练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达到“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的课标要求,做到尽量汇总他人的意见。
本课时的重点: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本课时的难点:初步学习汇总他人意见。
教学目标
1.能简单讲述身边的不文明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并清楚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简单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重点:
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不文明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
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评价任务
1.通过观察情境图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发现清楚表达自己看法的两个要点“行为”“感受”。
2.通过组内交流汇总小组意见,通过全班汇报的方式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导入新课 质疑引号 (3分钟) 活动一(3分钟) 直接导入,板书课题,质疑引号。 1.了解本课主题。 2.通过观察、引发对引号的思考。
环节二 清楚表达 自己的看法 (20分钟) 活动一(10分钟 ) 1.观察情境图 (1)描述行为,谈感受。 (2)学生评价。 活动二(10分钟 ) 1.练习清楚表达 (1)总结两个要点“行为”“感受”。 (2)同桌练习表达。 (3)学生评价修改,再次试说。 (完成目标一) 1.观察情境图,描述图中行为谈感受并引导清楚表达。 2.明晰清楚表达要点,同桌练习,学习清楚表达自己的看法。 (评价任务一)
环节三 小组讨论 尽量汇总 (14分钟) 活动一(6分钟) 以学生自己带来的照片为载体练习表达和尽量汇总。 (1)明确小组讨论要求与内容。 (2)小组讨论,认真倾听,自由表达,学习记录。 活动二(8分钟 ) 1.全班汇报,练习尽量汇总,巩固清楚表达。 (1)全班汇报。 (2)学生评价 (3)修改汇总 (4)再次汇报 (完成目标二) 1.组内自由表达,认真倾听,学习记录和简单汇总。 2.通过全班汇报和学生点评的形式,练习尽量汇总小组内每个人的看法并巩固清楚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一重点。 (评价任务二)
环节四 课堂小结 升华认识 (3分钟) 活动一( 1分钟 ) 1.总结本课要点(1分钟 ) (1)清楚表达自己的看法 (2)汇总时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意见活动二 2.引入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升华对“小事”的认识 1.通过课堂小结回顾本课要点。 2.通过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升华对“小事”的认识。
附:板书设计
身边的“小事”
行为 仔细观察
清楚表达
感受 认真倾听
尽量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