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亿有多大-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亿有多大-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05 06:3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亿有多大
教学目标
1、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对照的过程,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数感。
2、在探究活动中体会、领悟“由局部推算出整体”的研究方法。
3、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增强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领悟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选择的基数不同,实验的精确度也会不同。
教学过程
【导入】一、广告引入,揭示课题。
师:让我们先来看一段广告。(播放互联网广告视频:“香飘飘奶茶一年卖出3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从这段广告中你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那一亿有多大呢? (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理解1亿的大小:1亿是10个一千万,100个一百万,1000个十万,10000个一万。)仅仅知道这些是不够的,一亿究竟有多大呢,我们可以借助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来研究,去感受他。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亿有多大?”。?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凸显生活实际,从最常见的生活信息出发,力图带领学生不断向更深一层探索。】
【讲授】二、明确探究过程与方法
?1、下面我们从香飘飘奶茶入手,看一看一亿杯香飘飘奶茶到底有多长?
2、学生思考探究过程,并课件演示从一杯到一亿杯的探究过程
(一杯奶茶最宽的地方大约有8厘米,从而推导出10杯,一万杯,一千万杯,一亿杯。)
3、总结探究方法
回顾我们探究一亿杯香飘飘奶茶杯子连起来有多长的过程,说一说是怎么研究的。
梳理学生的意见,指出: “对一定数量物品测量——推算出1亿个物品的结论”的方法研究1亿有多大。大家经历了实验、推理的研究过程,并且,与原来的猜想进行比较,从而加深认识。
【活动】三、猜想、交流确定研究对象
一、猜想
结合生活中其他你比较熟悉的物品,想象描述1亿个这样的物品会有多少。
二、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的猜想
学生会有不同的猜想,比如:1亿本数学课本摞起来可能会有一座小山高;纸比较薄,1亿张纸摞起来可能有15层楼那么高;1亿粒大米可能装满一间屋子······
三、明确研究对象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决定本组研究对象
【设计意图:把“1亿有多大”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如石投湖,会激起层层涟漪。允许学生大胆猜想,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充分满足,让学生充分争论,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四、实验、验证
1、确定研究方案
提出要求:根据刚才的研究对象,请同学们进行实验研究,验证猜想。每小组一张活动报告单,各小组先商量研究方案,确定实验测量的方法步骤,在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推算后填写结论。
(1)各组商量研究方案
???? 可以请学生看书上的小组活动范例。之后,讨论本组的方案。
???? 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从长度,面积,质量,时间多个方面感受一亿的大小。
(2)交流方案
鼓励小组间交流方案:那组愿意来介绍自己的方案?
根据交流实际实际情况,及时提示:要选择容易找到并容易测量的材料,注意分析方案的可行性。找到1亿个物体来测量是不现实的,所以进一步分析:可以先测量一部分,在推算整体是多少?确定了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感受,培养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交流的习惯】
2、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动手实验前,提醒学生:小组同学分工合作,遇到问题商量解决办法。需要相应工具、材料或有困难,也可以找老师帮忙。最后,要把实验结论填入活动报告单。
巡视,及时指导帮助学生。
【设计意图:让各组学生自主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自主实验、验证猜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切实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3、汇报交流
(1)各组汇报
谈话提出汇报要求:各组都得到了实验结论。请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介绍你们的成果。说清楚研究对象、实验测量的方法、实验的结果,还要说一说实验结果与你们原来的猜想比,有什么区别。
教学中注意发现、记录学生的为题与困难。
(2)引导深入思考
???? 提出汇报交流中发现的问题,组织讨论交流。
???? 比如,两个小组都是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一组推算有10000米,另一组推算有9600米。学生提出:我们组算出的结果为什么和第二组的不同?借此问题,请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同样研究1亿张纸的高度,得出的结论却不同?怎样测量得出的结论更准确?
也可以根据课堂实际选择其他实验对象来说明。
······
【设计意图:明确基数越大,误差越小。让学生体会到选择的基数不同,实验的精确度也会不同】
(3)引导学生对照感受1亿有多大。
???? 针对学生存在的困难,提供相应的素材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比如:学生研究1亿本数学书铺开有多大面积,学生测量推算出面积是31500000平方米。学生提出:我们感觉到面积一定很大,但是想象不出有多大。教师可以提供学生比较熟悉的操场、湖泊等实地数据素材,帮助学生想象对照。
【设计意图:通过对照帮助学生对1亿建立更加形象的概念,如1一本书铺开有8个天安门那么大,1亿粒大米有一车那么多等】
4、课外拓展
课件出示生活中其他有关1亿有多大的资料,学生进一步感受一亿有多大。
【活动】五、回顾总结
请同学们谈一谈,有哪些收获,印象最深或感到最惊讶、最有意思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经历了数学活动,未必就获得了数学经验,需要学生把活动中的经历、体会总结上升为“经验”。因此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回顾和反思,在现多种研究对象、交流多种实验的方法与结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吧自己活动中的见闻收获记录下来,促使数学活动经验得到升华。】
【活动】教学反思
一亿有多大教学反思
天津市雷锋小学
这节活动课,我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经历猜测、实验、推理等过程,自主完成研究活动,从而充分感知1亿这个数有多大,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课上,我设计了猜想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兴趣。我根据儿童爱猜的心理,让学生猜想1亿有多大。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不同,对“ 1亿”的猜想也是各种各样,这些猜想大都是凭感觉的,甚至是随意猜测;有的学生说:“1亿张纸摞起来有30层楼那么高吧!1亿本数学书铺开有三个教学楼那么大。”还有些想法不合实际,但我并未扼杀学生的想象,而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空间,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使他们在想象和争论中激起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给学生10条鱼,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更注重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我以课上导入时的奶茶为例,从一杯奶茶入手进而推导出10杯、一万杯、一千万杯、最后得出一亿杯。这样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一步一步解决,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领悟,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活动,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积累了许多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加了学习成功的经历,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1亿有多大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1亿有多大,那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有的学生准备了一定数量的稿纸、有的学生准备米粒,课堂上让学生根据准备的东西结合成活动小组,各组研究内容与活动步骤的确定,具体实验的进行等,我都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交流,由小组合作完成。事实说明,学生的内在潜力是很大的。通过实验他们推算出了:1亿张纸有10000多米高;1亿本数学书的面积约450公顷;1亿粒大米约2吨多重……。学生通过实验推算出了结果,但这些结果比较抽象,很难想象出来,我适时出示了课前学生搜集的资料,与实验结果进行对照,学生不禁唏嘘一片。一亿张纸摞起来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高;1亿本数学书铺开是十个天安门广场那么大,…学生直观的感受了1亿的大小。整节课,我让学生去实验、去发现、去探究,切实给了学生自主活动的平台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