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2课时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乳化现象 同步练习
1.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可能是(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蔗糖
2.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能得到乳浊液的是 ( )
A.植物油和汽油 B.固体高锰酸钾和水
C.食盐和水 D.植物油和水
3.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
溶质 碘
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
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
4.将一块油污抹布分剪成相等的四份后,分别浸泡于等质量的溶有少量洗涤剂的冷水和热水中(见下图),其中C、D分别再滴加同一牌子的洗涤剂各5滴。
(1)10分钟后捞出抹布用清水漂洗干净比较,____(填序号)杯中的抹布最干净。原因是__ __。
(2)从上述实验得到的启示中谈谈家中若清洗餐具应如何做?
__ __。
5.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生石灰固体,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有色液体柱将 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请写出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__ __。
6.小琪同学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蔗糖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7.如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浓硫酸 D.硝酸铵
8.下列变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的是( )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
C.木炭燃烧 D.金属镁和稀盐酸反应
9.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用刷子刷去杯子上的污垢
C.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
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10.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硝酸铵和水;②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11.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将NH4NO3 固体加入到水中搅拌,观察到两侧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
(1)由于试管内气体的压强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使得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2)NH4NO3固体溶于水_ ___(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__ __而增强;
(4)若要使将左边导管液面下降甚至产生气泡,可往水中加入什么物质
__ __。
12.仔细阅读下面的探究实验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探究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查阅资料】(1)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包括吸收热量(Q吸)的扩散过程和放出热量(Q放)的水合过程;
(2)实验条件下,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
【提出猜想】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可能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实验探究】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案。在图2所示方案中,每次加入物质b之前均使用温度计控制热水温度,使之保持在99℃;
【实验结论】
(1)图1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a后,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的水结冰,说明溶液的温度__ __(选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下同);
(2)图2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b后,热水会突然沸腾,说明溶液的温度__ __;
【拓展实验】按照图3所示进行实验。若物质c为NaOH,则U形管内的左边液面将__ __(选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右边液面;若U形管内的液面位置变化与之相反,则物质c为____(填序号);
①CaO ②NH4NO3 ③氢氧化钠
【反思交流】该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就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展开了讨论,分析得出:若Q吸____Q放(选填“>”或“<”或“=”,下同),则溶液温度升高;若Q吸与Q放的相对大小与之相反,则溶液温度降低;
若Q吸____Q放,则溶液温度不变。
13.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NH4Cl、CaCl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药品器材】水、NH4Cl、CaCl2、NaCl;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温度计等。
【实验探究】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分别溶于水,另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 水的体积 所加物质 测量液体温度(℃)
实验1 50 mL NH4Cl 15
实验2 50 mL CaCl2 28
实验3 X NaCl 21
实验4 50 mL 无 22
【数据分析】(1)表中X为____ mL;
(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结论是__ __;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__ __;
【反思提升】(4)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__ __(填选项,可多选)。
A.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
B.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
C.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
参考答案
1、B
2、D
3、C
4、(1)D 因为温度高,洗涤剂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增强,在温度相同时D烧杯中洗涤剂的浓度较大,所以D烧杯中洗涤效果最佳
(2)清洗餐具时应向热水中加洗涤剂,这样洗涤效果好
5、上升 Ca(OH)2
6、D
7、D
8、A
9、A
10、B
11、(1)减小 (2)吸收 (3)降低 (4)氧化钙等
12、【实验结论】(1)下降 (2)升高
【拓展实验】 低于 ②
【反思交流】 < =
13、(1)50 (2)氯化钙溶解过程中放热 (3)NH4Cl (4)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