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4单元第8章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第2课时)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4单元第8章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第2课时)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05 09:4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明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能力目标
尝试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尝试设计实验方案,明确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探究活动中体现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教学重点: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酶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描述食物在口腔内的主要变化。


教学过程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探究问题】
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口腔中咀嚼馒头变甜,说明馒头中淀粉成分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与什么条件有关呢?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活动目标】
⒈设计并实施探究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方案;

⒉理解食物消化的含义。
【活动准备】
淀粉液、碘液、清水、烧杯、滴管、试管等。
探究问题
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在口腔中咀嚼馒头变甜,说明馒头中淀粉成分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与什么条件有关?

提出具体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方案

完成“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需要设置几组实验?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处理条件有什么差异?
为什么收集唾液之前最好先用清水漱口?
如何判断食物中淀粉是否发生变化?

设计方案
(1)为了测定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你的实验分为______组。各组实验所用的淀粉液量应该_______,给予的适宜温度应该是_____________。

2
相同
37℃左右
放入清水
放入唾液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等量的清水或唾液
使试管内温度维持在37℃左右,如何保证温度恒定?代替水浴加热的方法?
⑵ 淀粉液经过上述处理检测淀粉的变化,具体措施是在经过不同处理的淀粉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观察____________的变化。
设计一张简明的表格,既能展示实验方案又能记录实验数据。
碘液
颜色
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
现象
材料 淀粉检验(滴加碘液) 结论
实验前 预期结果 实验后
实验组
淀粉液+唾液
对照组
( )+( )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现象

材料 淀粉检验(滴加碘液) 结论
实验前 预期结果 实验后
实验组
淀粉液+唾液 淀粉液颜色 不变蓝 不变蓝 唾液可以消化淀粉
对照组
淀粉液+清水 淀粉液颜色 变蓝 变蓝 清水对淀粉无消化作用
分析及结论

⑴现象分析:
淀粉发生了变化的试管是_______________。

⑵得出结论:
淀粉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实验组
唾液中唾液淀粉酶作用
交流反思

⑴对照组的实验材料、实验条件与实验组有什么不同?

⑵口腔内牙齿和舌对食物消化的作用是什么?
问问自己
1.今天我收获了什么?

2.今天我有哪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