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五一云测试”试题(word 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星球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五一云测试”试题(word 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5-06 10:4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五一期间云测试”试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18分)
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西半球
B. 陆地面积和欧洲差不多大,居世界第二位
C.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没有热带
D. 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关于我国自然地理的分布规律表述错误的是(  )
A.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B. 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 从时间分配看,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
D. 耕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图中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
A. ①--维吾尔族--住窑洞,唱信天游B. ②--朝鲜族--跳孔雀舞,吃竹筒饭
C. ③--蒙古族--参加那达慕大会,骑马、摔跤
D. ④--苗族--气候炎热,喜欢跳跷跷板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福字。如图所示四个福字将四省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入设计中。其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依次是(  )
A. 陕西、四川、贵州、云南 B. 福建、四川、重庆、上海
C. 陕西、湖南、贵州、新疆 D. 北京、重庆、四川、云南
图是我国南方地区某地区水电站分布简图,据图回答5-6题。
图中地区水电站分布较多。据此判断该地区(  )
①水能资源丰富②河流水量较大③地形崎岖④河流常见凌汛现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旅游业是A省的重要产业。当地的旅游资源(  )
①热带动植物资源②室外冰雕③大漠风光④少数民族风情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读图,完成7-9题。图中两条河流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 甲河是我国第一大河
B. 乙河水资源丰富,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
C. 乙河流量大、汛期长
D. 甲河最终注入渤海
图中河流各河段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河上游流经地区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B. 乙河上游水能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
C. 甲河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D. 乙河下游被称为“地上河”
图中山脉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下列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①地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B. ②地沿海利用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C. ③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 ④地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
关于我国人文地理分布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
A. 铁路网东部稀疏,西部密集
B. 农业分布东部以畜牧业为主,西部以种植业为主
C. 高新技术产业多依附于大中城市
D. 东部沿海工业中心少,西北内陆工业中心多
下列诗句与四大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甲
B.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乙
C.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丙
D. 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栏--------丁
读图,完成13-14题。
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相同的是(  )
A.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B. 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C.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D. 丰水带和多水带的分界线
对甲、乙、丙、丁四地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植被属常绿阔叶林
B. 乙地处于湿润地区
C. 丙地夏季高温多雨
D. 丁地河流流量较小
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能够说明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是(  )
A. Ⅰ组 B. Ⅱ组 C. Ⅲ组 D. Ⅳ组
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 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B. 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
C. 降水强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D. 黏土比沙土疏松,水土流失更严重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
下列描述反映三江源地区景观的是(  )
A. 雪山连绵,沼泽密布
B. 小桥流水,绿树成荫
C.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D. 旱地麦浪,沃野千里
如图是亚欧大陆局部轮廓图。

图中四地的气候特征与下面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a B. ②-b C. ③-c D. ④-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0分)
《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立体化展示我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全景式俯瞰大家既熟悉又新鲜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航拍中国》第一季先后拍摄了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江西省、海南省、上海市六个省区市,《航拍中国》第一季没有拍摄 ______ 地区(四大地理分区).
(2)黑龙江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北的省,其作物熟制是 ______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 ______ 地区,该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______ ;江西省的 ______ 是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线;陕西省大部分位于 ______ 高原,该地区的生态问题是 ______ ;海南省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地,该省属于 ______ 气候.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地形部位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山峰④和山峰⑤的相对高度为______,若两山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______米。
(3)图中清水河干流的流向大致是______,若在其支流⑥和⑦开展漂流活动,则水流较急的是______(填数字)。
(4)乙村计划从清水河引水,图中虚线⑨和虚线⑩两条线路中哪一条更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5)甲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______,如果甲村所在区域能够作为集水库区,那么在图中数字______序号处作为大坝坝址的选址最为合适。
(6)探究:甲村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哪些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制约?______、______。

读极地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图是______地区,地球自转方向是______。
(2)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甲是______洲,乙是______洋。
(3)丙地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
(4)长城站位于昆仑站______方向,我国纬度最高的内陆考察站是______。没有极昼极夜的科考站是______。
(5)当科考队员登上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动物)是______。
(6)南极地区的科考站建站时间都在二月份建站,为什么?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我国领土全部位于东半球,故A错误; 我国陆地面积和欧洲差不多大,居世界第三位,故B错误; 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无寒带,故C错误;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解析】解: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故A不符合题意;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夏秋多,冬春少,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故BC不符合题意;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我国西部耕地面积小,分布零星。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C
【解析】解:我国民族众多,风土人情多姿多彩,各民族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为维吾尔族,住窑洞,唱信天游的是黄土高原地区,A错误; 傣族的孔雀舞,跳孔雀舞,吃竹筒饭,B错误; 蒙古族,参加那达慕大会,骑马、摔跤,C正确; 朝鲜族的跳板,冬季寒冷干燥,D错误。
故选:C
4.【答案】D
【解析】解:据图可知,第一个福字通过左侧的脸谱形象和右侧的宫殿建筑形象可推测为北京。第二个福字中的火锅为川渝地区的代表。第三个福字中竹子和熊猫代表四川。第四个福字中的孔雀舞形象是云南的主要标志,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A
【解析】解:图中是云南省和贵州省,该地区水电站分布较多。据此判断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河流水量较大、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故A正确。
故选:A。
6.【答案】B
【解析】解:依据位置和省会城市可知,A为云南省。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的旅游资源有:丰富的热带动植物资源、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等,没有室外冰雕和大漠风光;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A
【解析】解:A、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故A符合题意; B、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故B不符合题意; C、长江比黄河的流量大、汛期长。故C不符合题意; D、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B
【解析】解:黄河中游穿行于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甲河段是黄河上游。故A不符合题意;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有“水能宝库”之称。故B符合题意;黄河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基本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小,航运欠发达。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B
【解析】解: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贺兰山、太行山、秦岭、巫山,其中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是太行山和巫山。
故选:B。
10.【答案】B
【解析】解:A、①地为东北平原,其可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甜菜。故不符合题意。 B、②地为山东省的沿海滩涂,可以发展海水养殖业,符合因地制宜的做法。故符合题意。 C、③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区围湖造田,会造成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故不符合题意;?D、④地为西北地区,开垦草原会造成土地荒漠化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解:铁路网西部稀疏,东部密集,A错误; 农业分布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部以种植业为主,B错误; 高新技术产业多依附于大中城市,C正确。 东部沿海工业中心多,西北内陆工业中心少,C错误。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指的是南方地区丁;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指的是北方地区乙;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指的是西北地区甲;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熏醉落羊栏指的是青藏地区丙。
故选:B。
13.【答案】B
【解析】解: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丰水带和多水带的分界线。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解:A、图中甲西北地区植被以荒漠、荒漠草原为主。故A不符合题意;B、乙地处于半干旱地区。故B不符合题意; C、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C符合题意; D、丁地降水丰富,河流流量较大,汛期较长。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解:观察实验可知,Ⅱ组左边的植被好,杯中的水比较清澈,右边的植被差,杯中的水较浑浊,实验能够说明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影响。根据题意。
故选:B。
16.【答案】B
【解析】解:实验证明: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地面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是地表植被越多,水土流失越轻,地表植被越少,水土流失越严重;沙土土质比黏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更严重;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故选:B。
17.【答案】A
【解析】解: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养育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长江、黄河均发源于三江源地区,雪山连绵,冰川高悬,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细草如毡,蹄类竞骄,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下游地区输水。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18.【答案】B
【解析】解:从气候资料图中可以看出,abcd分别是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故②对应b是正确的。
故选:B。
19.【答案】青藏;一年一熟;西北;干旱;湖口;黄土;水土流失严重;热带季风
【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1)从图中可以看出,《航拍中国》第一季涉及到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没有拍摄青藏地区.
(2)黑龙江省是我国位置最北、最东的省区,受气候的影响,其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西北地区,该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干旱;江西省的湖口是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线;陕西省大部分位于黄土高原,该地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海南省全部位于热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1)青藏;(2)一年一熟;西北;干旱;湖口;黄土;水土流失严重;热带季风.
20.【答案】陡崖? 鞍部? 山脊? 11米? 4千? 自西向东流? ⑥? ⑨更合理? ⑨处比乙村海拔高,水可以自流,节约成本? 盆地? ⑧? 地形? 水源
【解析】解:读图可知:
(1)图中,①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②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③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2)相对高度是指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故山峰④(海拔为568米)和山峰⑤(557米)的相对高度为568-557=11米;图上的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若两山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4千米。
(3)该图有指向标,指向标指示的方向为正北方向,故图中清水河干流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向东流,若在其支流⑥和⑦开展漂流活动,则水流较急的是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的⑥处。
(4)乙村计划从清水河引水,图中虚线⑨和虚线⑩两条线路⑨更合理,因为⑨处比乙村海拔高,水可以自流,节约成本。
(5)甲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盆地,此地要在地势低洼处建一座水库,那么大坝应该选择在盆地或河流的狭窄出口的⑧处,这样利于蓄水,工程量小,节省成本。
(6)甲村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地形(地形平坦,周围都是山地,会制约城市的发展)、水源(水源充足)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故答案为:(1)陡崖;鞍部;山脊;(2)11米;4千;(3)自西向东流;⑥;(4)⑨更合理;⑨处比乙村海拔高,水可以自流,节约成本;(5)盆地;⑧;(6)地形;水源。
21.【答案】南极;顺时针;南美;太平;120°E;66.5°S;西北;昆仑站;长城站;企鹅
【解析】解:读图可知,(1)本图内有南极洲,该地区是南极地区,在南极地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2)图中甲是南美洲,乙是太平洋。
(3)丙地的经纬度是 120°E、66.5°S。
(4)长城站位于昆仑站西北方向,我国纬度最高的内陆考察站是昆仑站。长城站位于北极圈以北,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5)企鹅是耐寒的动物,位于南极地区;当科考队员登上南极洲时,南极小主人”企鹅迎接他们。
(6)北半球的二月份是冬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南半球处于夏季,是一年中最暖和的季节,且有极昼极夜现象,是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
故答案为:
(1)南极;顺时针;
(2)南美;太平;
(3)120°E;66.5°S;
(4)西北;昆仑站;长城站;
(5)企鹅;
(6)2月份是南极地区的暖季,并且有极昼现象,便于科学考察。


第2页,共8页
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