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诗史数千言,
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
春水群鸥野老心。
——刘咸荥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用“ 为 所 ”的句式逐节概括内容
察物辨景解文意
察物辨景解文意
用“ 为 所 ”的句式逐节概括内容
茅屋
为秋风所
诗人
为群童所
为秋雨所
为天下所
破
欺
苦
呼
写景
叙事
抒情
哪些词语能体现出八月秋风的声、力、形?试着作赏析。
秋风之声( );秋风之力( );秋风之形( )。
茅屋为秋风所破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含英咀华品诗韵
秋风之声
秋风之力
秋风之形
茅屋为秋风所破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含英咀华品诗韵
咆哮怒吼
迅猛有力
席卷而去
倾听秋风怒号,感诗人心中之 . (请用一个字对诗人的心境进行评价)
茅屋为秋风所破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含英咀华品诗韵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聆听诗人心声,哪一个词能高度概括诗人的情感
再读第2~3 节,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推想诗人在此情此境中的生活境况与心绪,交流作者之“叹”可能有哪些原因?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史之乱”前后的十年,是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大转折时代,这十年对大唐帝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资治通鉴》记载了两个人口统计数字: “安史之乱”爆发的前一年,大唐帝国的总人口是5288万;十年以后,全国人口只剩下1690万。短短的十年之间,大唐帝国三分之二的人口消失了。
一叹年老力衰
二叹世道艰难
三叹战乱频繁
《资治通鉴》虽然记载了这一组数字,但是它们只是两个冷冰冰的数字,没有细节,没有过程。如此翻天覆地的大事件,其具体过程如何?这样的沧桑巨变对于百姓造成的心理创伤是什么?史书不回答,也不记载。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要读杜诗,只有杜诗全景式地展示了那一场天翻地覆的大事变,以及它给百姓造成的深重灾害和心灵创伤。
诗史
品读诗人襟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从中你读出了怎样的一个诗人形象?
任何一个诗人都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的代表。
——俄·别林斯基
才华让杜甫成为了大诗人,而情怀让他成为伟大的诗人
1. 子美诗意,宁苦身以利人。(宋·黄澈)
2. 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寒飕飕。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惟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王安石《杜甫画像》)
诗圣——圣人情怀
身逢乱世、困顿落魄、颠沛流离,却依然忧国忧民、大声疾呼,杜甫表现出的悲悯情怀、博大胸襟,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石壕吏》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潼关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新安吏》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新婚别》
子孙阵亡尽,焉用独身完?
投仗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垂老别》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无家别》
请用一句话评价杜甫,作为本课的主题
年轻时的豪(chui)情(guo)壮(de)志(niu)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
寂寞悲苦生命中,激起的柔美浪花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寂寞悲苦生命中,激起的柔美浪花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好基友,一辈子
《赠李白》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饮中八仙歌》
《冬日有怀李白》
《春日忆李白》
《梦李白二首》
《天末怀李白》
《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