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同步训练(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同步训练(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06 05:3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同步训练
选择题
1.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勤俭节约。中国古代有一位“居安思危,戒奢从简”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宋太祖
2.史书《贞观政要》有如下记载:“商旅野次(野外停留),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诚可畏也。”与书中繁荣景象有直接关系的帝王是(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3.唐太宗 非常善于纳谏,他常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作为一面镜子的大臣是()
A.魏征 B.长孙无忌 C.房玄龄 D.杜如晦
4. 凡是皆须务本。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在唐太宗一系列的治理国家的政策,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B .简法轻刑,修订法律
C .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D .勤于政事,提倡节俭
5.墨子在其《墨子·非攻》中说到:“君子不镜(以……为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凶与吉。”此“镜子学说”在唐朝得到有效实践的是( )
A.李渊与杜如晦 B.李世民与宋璟 C.李世民与魏征 D.李隆基与姚崇
6.《百家讲坛》是深受大家喜爱的节目,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即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A.“开元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
7.“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8.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
A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 .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 .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 .重用有才能的人
9.武则天曾下令,奖励能使所辖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员。这体现了武则天( )
A.严惩贪官污吏 B.提倡节俭 C.善于纳谏 D.重视农业生产
10.《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 改国号为周 B.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 破格用人推动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 减轻人民负担并提高人民的政治地位
11.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12.杜甫的诗句“忆昔与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是描述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 )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文帝 D.武则天
13. 毛泽东曾经说过:“唐明皇(唐玄宗)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毛主席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唐明皇统治前期的( )
A .开皇之治 B .贞观之治 C .贞观遗风 D .开元盛世
14.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人治理国家时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
A.善于纳谏 B.轻徭薄赋 C.重用人才 D.减轻刑罚
非选择题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经常以隋亡为诫,注意克制自我欲望,嘱咐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励精图治……到贞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
材料二: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这一局面的出现得益于哪些贤臣的辅佐?(至少写出两位)
(2)材料二中人物是谁?在她的统治期间,她采取了哪些举措来巩固统治和推动社会进步?
(3)材料三中的诗歌是对唐朝哪个繁荣盛世局面的描述?材料二中人物在材料一和材料三两个治世局面中间起什么作用?
(4)上述盛事局面的出现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
答案:
1-7:BBAACBC;8-14:BDCDADC
15.(1)“贞观之治”。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
(2)武则天。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扩大统治基础;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等。
(3)“开元盛世”。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她使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4)统治者要勤政爱民,重用贤才,发展生产,稳定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