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2020年小学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科学模拟试卷3(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 2020年小学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科学模拟试卷3(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05 21:3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小学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科学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10分)
1.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最多的气体是占据空气体积78%的   。
2.吸铁石有两个方向,分别是   和   。
A.东极 B.南极 C.西极 D.北极
3.人们常常根据   的多少,来区分晴天、多云、阴天。
4.声音能在中   、   、   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   的。
5.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   电荷,头发带正电荷,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   的现象。
6.松开手后,手里的篮球由于受到   力而落地,撞击地面时篮球形状发生改变又会受到   力而向上运动。
7.自行车中运用了很多简单机械原理,如:车把手是   ,刹车是   ,螺丝和螺帽是   。
8.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   相似,所以是天然的   。
9.在地球上观察月球,月面上的有些地方要周围地区略为暗些。这些较暗的区域被称为“   ”。
二.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
10.下列方法中能让嘴里冰糖溶解得最快的是(  )
A.含在嘴里不动 B.把冰糖咬碎
C.咬碎并用舌头搅拌
11.“细嚼慢咽”这个词语中的“嚼”字,主要是指(  )完成的工作。
A.门齿 B.臼齿 C.犬齿
12.食物链的源头在(  )
A.植物 B.动物 C.人类
13.安全帽必须做成(  )的。
A.平形 B.拱形 C.尖形
14.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方法是(  )
A.使用一次性用品 B.填埋
C.减少垃圾数量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2分)
15.(1)在如图上写出蚂蚁身体的五部分:
(2)假如要研究蚂蚁,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至少提出3个问题 )

16.聪聪做电磁铁实验时突发奇想:电磁铁如果没有铁芯,还会有磁性吗?你有什么办法,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3分,每小题3分)
17.刘老师用毛笔蘸淀粉调剂的液体在白纸上写字,晾干后字迹消失,这时他用了一个方法让白纸上的字显示出来,字迹呈蓝色,请问他用的是什么方法让字显示出来的?原理是什么?
五.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4分)
18.在学习《摆》一课时老师请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摆使摆在15秒内摆的次数如表为保证实验成功同学们设计的摆都保持摆角为30°,摆锤的重量为一个钩码。
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次/15秒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摆长(米) 1.15 0.88 0.69 0.47 0.39 0.33 0.29 0.25 0.22
(1)请你预测:表中第4组的摆长是多少请把选项填入表中。
A.0.85 B.0.70 C.0.56 D.0.40
(2)在实验中保持不变的量是   、   ,改变的量是   。
(3)通过上图我发现:
摆的快慢与   有关系。   ,摆动越慢;   ,摆动越快。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10分)
1.【分析】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解答】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不支持燃烧的是二氧化碳,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占据空气体积78%的氮气。
故答案为:氧气;氮气。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空气的特征,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2.【分析】磁铁有两个磁极,指向北的一端叫做北极,用N表示;指向南的一端叫做南极,用S表示。
【解答】磁铁有指示南北的性质,指向北的一端叫做北极,用N表示;指向南的一端叫做南极,用S表示。
故答案为:B;D。
【点评】识记磁铁的磁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分析】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解答】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故答案为:云量。
【点评】本题考查了云量的区分。
4.【分析】介质不同声音的传播速度也就不同,一般遵循的原则:固体>液体>气体。
【解答】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速度稍慢,气体中最慢。声音是波的一种,所有它有波的属性,波传播方向是向四周的。
故答案为:固体;液体;气体;四周。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声音的传播,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做出正确解答。
5.【分析】物质中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一物体不显示带电。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解答】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故答案为:负;吸引。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正电荷和负电荷,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6.【分析】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解答】松开手后,手里的篮球由于受到重力而落地,撞击地面时篮球形状发生改变又会受到弹力而向上运动。
故答案为:重;弹。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重力与弹力的应用。
7.【分析】自行车脚蹬板、大齿轮、链条、小齿轮、车把、车铃等,用到了轮轴、杠杆、斜面等机械原理。
【解答】自行车中运用了很多简单机械原理,如:车把手是轮轴,刹车是杠杆,螺丝和螺帽是斜面。
故答案为:轮轴;杠杆;斜面。
【点评】本题考查了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应用。
8.【分析】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解答】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相似,所以是天然的放大镜。
故答案为:凸透镜;放大镜。
【点评】掌握放大镜的结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分析】月球的地形主要有环形山,月海,月陆和山脉,月面辐射纹,月谷等。
【解答】地球上观察月球,月面上有些地方要比周围地区略为暗些。这些较暗的区域被称为月海。“月海”这个名称最早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17世纪初提出来的。月海其实是平原。
故答案为:月海。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月球,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二.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
10.【分析】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温度等。
【解答】根据加快溶解的方法,让嘴里冰糖溶解得最快的是咬碎并用舌头搅拌。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溶解的快慢的认识。
11.【分析】从外形上看,牙由牙冠,牙根以及牙颈三部分组,结构复杂,作用是磨碎食物。
【解答】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门齿有切割食物的作用;臼齿有磨碎食物的作用;犬齿有撕扯食物的作用。所以“细嚼慢咽”这个词语中的“嚼”字,主要是指臼齿完成的工作。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牙齿的分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12.【分析】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是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自养生物或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或通过化能合成作用,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给自身的发育生长,也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居于最重要地位。处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最低端。主要包括:浮游植物、绿色植物、细菌等。
【解答】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了解植物是一切动物的食物来源。
故选:A。
【点评】考察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它处在食物链和食物网最重要的地位。
13.【分析】锅盖、安全帽、天文观测台的形状都叫圆顶形。它有拱形承受压力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解答】安全帽是圆顶形的,是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受压力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故选:B。
【点评】掌握对圆顶形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分析】人们在生活中产生大量垃圾。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解答】根据对垃圾处理的认识,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处理垃圾方法的认识。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2分)
15.【分析】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解答】根据对蚂蚁的认识,蚂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三对足。通过观察,我的问题是蚂蚁是如何交流信息的?为什么蚂蚁不会迷路?蚂蚁的食物是怎样分配的?
故答案为:
(1)

(2)我的问题是蚂蚁是如何交流信息的?为什么蚂蚁不会迷路?蚂蚁的食物是怎样分配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蚂蚁的认识。
16.【分析】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解答】根据对电磁铁组成的认识,由线圈和铁芯组成,可以通过弃掉铁芯,连通电路,发现能否吸引磁针、铁等物体来判断。
故答案为:①弃掉铁芯,连通电路;②用磁针、铁、磁铁、铁粉等。
【点评】掌握电磁铁的组成及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3分,每小题3分)
17.【分析】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蓝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
【解答】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可以在白纸上喷洒碘酒,淀粉遇碘变蓝,字迹就显示出来了。
故答案为:可以在白纸上喷洒碘酒,淀粉遇碘变蓝,字迹就显示出来了。
【点评】本题考查了淀粉遇碘变蓝特性的应用。
五.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4分)
18.【分析】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辐度没有关系,但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越长,摆动的速度越慢;摆线越短,摆动的速度越快。
【解答】(1)根据摆长与摆动快慢的关系可知,随着摆长的变短,摆动的次数会增加,15秒摆动10的摆长应该介于0.69和0.47之间。
(2)实验中保持不变的量是摆锤和摆角,改变的量是摆长。
(3)通过数据分析可知,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故答案为:
(1)D
(2)摆锤;摆角;摆长。
(3)摆长;摆长越长;摆长越短。
【点评】本题通过读图考查了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