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6.1 二次根式
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概念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能写出下列问题的结果吗?(1)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面积为S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3)圆柱的体积为V,高为5,则它的底面半径r是多少?(学生回答结果,老师在黑板上写出)的这些结果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2.学习目标
(1)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特征.
(2)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3.学习重、难点
重点:准确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二次根式.
难点:求被开方数中所含的字母的取值范围的依据.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P2例1上面的部分.
(2)自学时间:3分钟.
(3)自学方法:完成思考中的问题,从形式和被开方数分别满足的条件两个方面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
(4)自学参考提纲:
① 教材思考中三个问题的答案依次为
② 上述四个式子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共同特征:它们表示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③ 什么样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④ 想一想:如果a<0,则是否是二次根式?
不是
2.自学:学生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上述问题结果的式子的特点.
②差异指导:引导学生从“形式”和“被开方数取值”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生助生:学生相互研讨疑难之处. .
4.强化
(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为什么?
,,,,.
答案:,,是二次根式;,不是二次根式,因为不是开平方,的被开方数为负数.
(2)解答教材P3第1题.
令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3xcm,2xcm,则3x·2x=18,得x2=3,∴x=,3x=3,2x=2.∴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3cm和2cm.
(3)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注意:被开方数a≥0.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例1及后面的思考部分.
(2)自学时间:3分钟.
(3)自学方法:完成自学参考提纲.
(4)自学参考提纲:
①确定式子中字母x的取值范围的依据是什么?解题步骤是什么?
答案:依据是二次根式的概念,x≥2.
②a取何值时,下列各二次根式有意义?
; ; ; .
答案:a≥1; a≥; a≤0; a≤5.
③若有意义,则a的值为1 .
2.自学:学生可参考自学参考提纲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明了学生对例题不等式的得出的理由是否清楚.
②差异指导:指导学生分析使与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的条件.
(2)生助生:同桌之间相互研讨.
4.强化
(1)确定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的一般步骤是:
①根据中a≥0的条件列不等式;②解不等式;③确定字母的取值范围.
(2)归纳总结本节所学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
三、评价
1.学生的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学生代表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困惑.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方法和收获进行点评.
(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
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
本课时开始时创设情境,给出实例,使学生独立思考并作答,并适当提出疑问,引出这节课的内容,充分发掘
了学生的主体性.二次根式是本书学习的第一个知识点,也是本章的第一个知识点,为之后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
勾股定理等知识打下基础.教学时,不仅强化了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巩固(60分)
1.(10分)已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那么它的边长是 .
2.(10分)使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 x≥-3 .
3.(10分)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B )
A. B. C. D.
4.(10分)二次根式中,字母a的取值范围是( D )
A.a<0 B.a≤0 C.a≥0 D.a>0
5.(20分)当a是怎样的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 (2); (3); (4).
解:(1) a≥-2; (2) a≤3; (3) a为任意实数;(4) a≥.
二、综合运用(20分)
6.当x是怎样的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 (2); (3); (4).
解:(1)x为任意实数;(2)x为任意实数;(3)x<2;(4)x≥-1且x≠1.
三、拓展延伸(共20分)
7.求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
解:由题意得∴1≤x<2.
16.1 二次根式
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性质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
我们知道二次根式中a≥0,那么二次根式还有哪些性质呢?今天我们学习“二次根式的性质”(板书课题).
2.学习目标
(1)知道≥0(a≥0),会用非负数的性质解题.
(2)会用公式=a(a≥0)进行计算.
(3)知道形如的化简方法及结果.
3.学习重、难点
重点:≥0(a≥0),=a(a≥0).
难点:运用公式=a(a≥0)和=a(a≥0)进行计算化简.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探究:(a≥0)及(a≥0)中a 的值的特点.
(2)自学时间:5分钟.
(3)自学方法:围绕探究提纲进行演算归纳.
(4)探究提纲:
①当a>0时,是什么数?当a=0时,是什么数?当有意义时,a是什么数?
②从①中我们可以探究得出:当a≥0时,是 非负数 ,即a ≥ 0.
③从(a≥0)所表示的数值特点,你知道还有哪些式子的值具有这种特性?
④已知,求x,y的值.(x=1,y=-1)
2.自学:学生参照探究提纲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在探究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和困惑.
②差异指导:引导学生分析表示的数值特点,归纳已学过的非负数及其和为0时所满足的条件.
(2)生助生:学生相互交流、帮助.
4.强化
(1)当a≥0时,≥0,即的值为非负数.
(2)回顾所学过的三类非负数:①一个数的偶次幂;②一个数的绝对值;③(a≥0).
(3)非负数的性质:若++|z|=0,则x=y=z=0.
(4)练习:已知,求x,y的值.
答案:x=-1,y=1.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探究(a≥0)的结果.
(2)自学时间:8分钟.
(3)自学方法:通过回顾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归纳(a≥0)的结果.
(4)探究提纲:
①∵3的算术平方根是,∴ = 3 .
②∵的算术平方根是,∴= .
③∵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是a,∴(a≥0)= a .
④∵,∴ 18 .
⑤计算 :
答案:3; 18; 25; .
⑥由①—⑤的探讨,归纳得出:一般地,= a (a≥0).
2.自学:学生可结合探究提纲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关注学生对(a≥0)的值的理解.
②差异指导:指导学生应用(a≥0)的结果进行计算.
(2)生助生:相互交流帮助,矫正错误,归纳正确结论.
4.强化
(1)强调=a(a≥0)及其应用.
(2)强调公式=和 =在二次根式计算中的运用.
(3)展示本节所学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探究:当a≥0时,等于什么?若a的值无限定,又等于什么?
(2)自学时间:5分钟.
(3)自学方法:结合探究提纲动手尝试(a≥0)和的化简,结果有何不同?
(4)探究提纲:
① 2 ;; 0.6 ;由此可以看出:当a≥0时,= a 。
从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一个公式是 =a ,其中a的取值范围是 a≥0 .
② 3 ;; 0.5 .由此可以看出:当a<0时,
= -a .
③=a一定成立吗?为什么?
不一定成立.当a<0时,
④说出下列各式的值:
答案:0.3; ; -π;
⑤如果a是任意有理数,那么如何化简呢?试相互交流自己的化简结果.
=|a|
2.自学:学生可结合探究提纲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是否理解的实际意义及与a表示的数的不同.
②差异指导:指导学生从a的取值范围看的结果有何不同.
(2)生助生:相互交流帮助,矫正错误,归纳正确的结论.
4.强化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关于代数式的那段文字.
(2)自学时间:2分钟.
(3)自学方法:阅读课文,理解字、词、句表达的意义.
(4)自学参考提纲:
①基本运算是指哪些运算?
②是分式吗?是代数式吗?
③用代数式表示面积为S且两条邻边的比为2∶3的长方形的长和宽.
④已知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是半径为2cm和3cm的两个圆的面积和,求r的值.
2.自学:学生可结合自学参考提纲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是否理解代数式的意义.
②差异指导:引导学生在实例中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2)生助生:学生相互交流、研讨.
4.强化
(1)组织学生交流参考提纲中的问题.
(2)强调代数式的定义.
(3)展示本节所学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
三、评价
1.学生的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小组学生代表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表现性评价:点评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成果及存在的不足.
(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
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
先复习了上一课时学习的内容,从而进一步探究所学的知识,自然地引出了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学生
通过观察分析、自主探究学习、交流合作并归纳总结的过程,使所学的知识更加深刻透彻,并能准确地学以致用。
在教学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对疑惑之处给予一定的解答。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处于指导的位置,才能使学生在
在自主探究中掌握知识.
(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巩固(60分)
1.(10分) 3 ,, 5 , 5 .
2.(10分)已知,则= -8 .
3.(10分)已知|a|+a=0,则 1-a .
4.(10分)化简: , |x+2| .
5.(10分)下列等式错误的是( C )
6.(10分)计算:(1) (2)(1 解:(1) (2)
= =
=1 =x-1+3-x
=2
二、综合应用(20分)
7.(10分)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化简:.
解: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a+b-c>0,a+c-b>0.
∴
=a+b-c+(a+c)-b
=2a
8.(10分)化简.
解:由3-2x≥0,得x≤.
∴
=
=2-x+3-2x+3x
=5
三、拓展延伸(20分)
9.(10分)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1.
解:-4=(-2)(+2)=(x- )(x+)(+2).
10.(10分)已知是整数,求正整数n的最小值.
解:是整数,∴24n是完全平方数,又∵24n=×6n,∴正整数n的最小值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