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选择题
1.1853年,一支外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日本的国门就此打开。这支舰队属于( )
A.俄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2.国内外矛盾日趋激化,面临重重危机的日本,急需一场革命来摆脱这种困境。不堪忍受幕府统治和外国侵略者压迫的日本民众纷纷要求富国强兵。他们拿起武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治维新的( )
A.背景 B.性质 C.过程 D.作用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为此,日本进行了哪次著名改革?
A.大化改新B.彼得一世改革C.1861年改革D.明治维新
4.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挑战作出的“反应”是
A.实行大化改新 B.废除农奴制
C.实行明治维新 D.颁布《权利法案》
5.“日本资本主义工业特别是私人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从1881年到1893年,工厂数目由1 100家增加到3 340家……”材料中“长足的发展”得益于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的( )
A.废藩置县 B.提倡“文明开化” C.殖产兴业 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6.“一块国土不能有两个统治者,一个家庭也不能有两个家长,将行政和司法归还给这个统治者最为合理公道…显然我们必须改革我们的法令法规,将政治权力归还朝延,…”于是,日本采取的做法是
A.发展近代工业B.允许土地买卖C.加强中央集权D.提倡“文明开化
7.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推行“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以改变中世纪的风俗习惯,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这体现的改革政策是
A.废藩置县B.殖产兴业C.文明开化D.富国强兵
8.下列材料所反映的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有( )
日本自开禁以来,人心趋向突然转变,从而改革政治制度,打倒贵族,开设学校,创办报刊,又使铁路、电讯、兵制、工业等百般事务改换了旧的面貌。
——福泽谕吉《劝学篇》
①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 ②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③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文明开化,引进西方文化教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理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10.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为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各自进行了一场改革,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①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②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③都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来源:学+科+ 网 ④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其产生的相同作用是都(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废除了封建专制
C.维护了国家统一 D.摆脱了殖民压迫
非选择题
12.在走向近代过程中,西欧、北美的美国和东亚的日本走出了不同的模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争取自身的发展,西欧经历了一场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的历程,这两场发现是西欧迈向近代社会的开端。
材料二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材料三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联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摘自岳麓版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欧经历的“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为什么说“这两场发现是西欧迈向近代社会的开端”?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材料二说“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
(3)材料三所述史实与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有关?这场改革中哪一条措施对日本的影响最为深远?
(4)上述国家的近代化历程,对当代中国有何启示?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整个历史上,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就会产生两种相反的反应:……第一种反应表现为退却和逃避;第二种反应则体现为调整和适应。前者的口号是“返回美好的从前”;后者的口号是“向西方学习,以与西方作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写出19世纪后期的亚洲通过“调整和适应”成功抵御西方侵略,并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哪个国家。这一“调整和适应”是通过该国的哪次改革实现的?
材料二 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大学则归功于德国和美国的榜样。
——摘编自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2)依据材料二,归纳三条日本改革的措施。
材料三 倘若我们把“明治”理解为“明智”,便会发现,明治天皇和他的臣僚在当时复杂的内外形势下,是多么“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既曲折又宽敞,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不过,百年之后我们再回眸那段“明治维新”的岁月,在感叹清末“百日维新”失败的同时,也将意识到,国与国最大的差距并不在技术,而在于精神。
——摘编自王光波《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了哪些“好处”,同时又是怎样“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的?
答案:
1-6:DADACC;7-11:CCDBA
12.(1)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奠定基础。
(2)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林肯维护了国家统一。
(3)明治维新;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4)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统一。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改革开放。(言之有理即可)
13.(1)日本。明治维新。
(2)措施: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好处: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灾难。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强大起来后,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因此说“也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来源:Zxxk.Com]
[来源:学科网ZXXK]
[来源:学科网ZX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