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生物进化的证据》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生物学
学段: 初中
年级
初二
相关
领域
进化领域
教材
书名:《生物学》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7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史宝华
延庆区第四中学
13522495895
实施者
史宝华
延庆区第四中学
13522495895
指导者
潘顺利
延庆区教科研中心
13661323901
课件制作者
史宝华
延庆区第四中学
13522495895
其他参与者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对概念建构、理解的需要,以课程标准中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作为理论支撑。本设计努力创设探究情境,挖掘学生资源、教学条件,学生通过电视新闻、化石形成的模拟、科学家的开采视频以及学生的科考模拟活动等自主建构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的重要概念,从中领悟进行科学研究应该具备的精神。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北京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的第二节《生物的进化》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生命的起源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后边学习生物进化历程、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对进化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生物多样性主题的重点内容之一。课标的要求是: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需要两课时完成。本课时完成生物进化的证据。
从原始生命到现在丰富多彩的世界,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教材的内容是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按一定顺序出现。我增加了胚胎学、解剖学、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本节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相对枯燥,学习难度较大,是本章的难点。
学生情况:
学生对化石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或多或少的见过一些化石,知道是地底下挖出来的石头,但是对于化石的形成过程、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等知道的较少;初二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喜欢观察感性材料和动手活动,但是缺乏对现象的抽象与概括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感性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与综合、判断与推理、总结与归纳等思维过程,建构化石概念及知识网络,发展理性思维。
教学方式:
探究式教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实践式教学——通过亲自实验、观察获得知识
教学手段:
直观演示、实验探究、问题导学
技术准备:
化石形成的实验装置;化石标本;模拟科学家工作的实验材料;相关视频、ppt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说出生物进化的证据。
2.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生物化石、参与模拟科学家的科考工作、解读化石等活动,逐步提高探究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判断与推理、抽象与概况等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交流、科学决策等活动,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经过对生物进化证据的学习,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逐步形成唯物主义世界观,体会进行科学研究要严谨、实事求是,并感悟到任何一个科学发现都经历了科学家的艰辛工作、大量付出。
教学重点: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教学难点:化石的形成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指导学生播报丁文娜对化石研究的报道
2.视频:哈密恐龙相关新闻
看报道说收获,体会化石的重要作用、科学家进行研究的辛苦付出
激发兴趣引发思考
引出课题
视频
3min
从生命诞生到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经历了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而化石就是证据之一。化石为什么可以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呢?又能给我们什么信息呢?
明确学习主题是生物进化的证据
对化石为什么可以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产生疑问
学习新知
活动一:观察生物化石
布置观察任务
指导学生观察和交流
补充:多种化石
提问:化石为什么可以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
四人组观察化石标本,说出自己理解的化石
观察不同种类的化石
概括:什么是化石
以自己理解答出
以对化石的感性认识建构概念
6min
化石的形成
提问:野鸭湖中死亡的小鱼,会不会几年后成为化石?
演示:石化的化石形成过程
提问:哪个生物生活的年代早?
出示:延庆和辽宁某地地层图
提问:A、B哪个地层古老? C、D哪个地层古老?A、C哪个地层古老?
资料:绝对测试法
小结:化石能告诉我们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说出不能成为化石的原因
观察化石的形成过程
判断老师模拟的鱼和恐龙化石哪个先出现
观察
判断A、B和C、D化石生物出现顺序生物?
阅读资料明确怎么测不同地区的地层年代
说出地层年代及其中的生物化石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化石的形成过程模拟实验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激发兴趣、突破难点
Ppt课件
6min
活动二:模拟科学家的工作
许多科学家对不同地域的化石进行了发掘和研究,他们是怎么发掘的呢
指导学生模拟科学家的科考工作并交流
观看化石发掘视频,体会科学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分组模拟
1采集员:自上而下翻找各地层中的化石,体会不同地层中化石的数量、种类
2.测试员:看化石形成的年代后交给记录员
3.记录员(1-2):将化石图片按年代准确的贴在表格上
全体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通过学生分组模拟活动,亲身经历化石生物的发现、归类、找规律的过程,体会科学工作的艰辛与乐趣、提升动手能力和比较推理能力
15
学习新知
解读始祖鸟和孔子鸟化石
化石还能说明什么呢?
出示:2013年亮相长沙矿博会的始祖鸟化石
提问:有什么发现
指出:化石的看点
出示复原图、模型
指导观察交流
出示孔子鸟化石图片
提问:这两块化石能证明什么呢?
指出:没有证据证明这两种生物就是现代鸟的祖先。研究还在继续,新的证据还会出现
播放视频
产生疑问
观察始祖鸟化石,描述始祖鸟的特征
观察找到始祖鸟与鸟类和爬行类的相似性
观察孔子鸟化石,描述其特点
思考这两块化石能证明什么
看视频,了解新疆哈密翼龙化石的研究成果及其意义
通过对两块化石的解读,提高比较、分析等思维能力,体会化石的重要作用
Ppt课件展示图片
7
其他证据
提问:化石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可靠吗?是不是古生物都形成为化石了?
指出还有许多空白
出示四种动物前肢骨骼、三种动物的胚胎等引导学生认识在解剖学、胚胎学、分子生物学方面有证据证明生物是进化的
思考回答
观察四种动物骨骼的相似性,思考说明什么
观察三种胚胎
解读与人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的差别等明确还有其他证据证明生物是进化的
通过对其他进化证据的理解,学习科学研究从多角度入手的方法
Ppt课件展示图片
3
拓展提高
活动三:科学决策
指出:在延庆也发现了许多化石证据,更成为了世界地质公园,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指导学生完成和交流活动三
阅读资料完成下面题目
1.你认为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减少对化石的自然损害和人为破坏?采取什么措施减小对游客的潜在的威胁?
2.游玩中的你发现了随意的挖掘、涂鸦、乱丢废物等行为,你将如何处理?
参与到身边事物中来,增加自豪感和责任感
5
归纳总结
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哪些?最直接证据是什么?
根据这些证据我们大体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历程,原始生命经历怎样的过程演变成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呢?
说出所学,明确重点
对下节课的学习充满期待
总结学习内容并明确重点
1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一、课堂提问(观察记录学生回答问题状况)
二、课堂训练
1.科学决策
2.课堂练习
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好(10-8)
一般(8-6)
需要改进(6-0)
同学互评
教师评价
化石概念
(20分)
很好的复述什么是化石
说出化石是地层中的古生物,没说出遗体、遗物、遗迹
说不清化石与古生物的关系
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50分)
说出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并阐明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信息
说出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不能解释
说不出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其他证据(10分)
完整描述
简单说出
完全说不出
科学决策(20分)
能够从经济和化石保护方面阐述
部分说明但不全面
说不清楚
附:
课堂练习
生物化石被认定是生物进化最可靠的证据,主要的原因是( )
A.生物化石是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B.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C.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
D.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根据始祖鸟身体结构跟爬行类、鸟类都有相似之处,经逻辑推理可得如下结论( )
A.爬行类进化成鸟类 B.鸟类进化成爬行类
C.爬行类与鸟类有亲缘关系 D.生命起源于无机物
3.如果恐龙与始祖鸟的化石在同一岩层中被发现,由此可推测两者( )
A.血缘关系很近 B.生存年代很近
C.生活习惯很相近 D.个体构造很相近
4.下列关于化石在地层中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不同地层中的化石差异很大 B.距今越远的地层中发现的化石越古老、越原始
C.四十亿年前的地层中没有发现化石 D.化石与地层的先后顺序没有直接关系
5.下列关于各种古生物化石在地层里出现顺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化石越少
B.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少
C.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化石越多
D.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没有水生生物化石
科学决策
资料: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
你认为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减少对化石的自然损害和人为破坏?采取什么措施减小对游客的潜在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玩中的你发现了随意的挖掘、涂鸦、乱丢废物等行为,你将如何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本设计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立足于学生的实际获得,使学生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教学中以金钱槭化石和哈密翼龙化石的发现新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设计了观察生物化石的分组实验、化石形成过程的模拟演示实验、化石发掘与研究的探究等一系列活动,获得事实和证据,经历对这些事实和证据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的思维过程有效的建构概念,并在这些活动中体会到参与科学探究的乐趣、感悟到任何一个科学发现都经历了科学家的艰辛工作、大量付出。
利用直观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建构概念提供实证。
教学中搜集并整合多种教学资源,通过化石实物、新闻视频、绝对测试法资料、化石发掘视频、始祖鸟化石图片、始祖鸟复原模型、翼龙化石研究成果等多种直观材料,为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这一重要概念的建构提供有力的支撑。
引导学生参与本地区发展的决策,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对地质公园中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减少对化石的自然损害和人为破坏等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并献计献策,形成责任意识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