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有关0的运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有关0的运算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05 20:2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 有关“0”的运算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中的《0的运算》课本第P:6,练习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归纳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会利用0的特性进行四则运算。
过程与方法:
借助故事引起学生对0的有关知识的回忆,使学生变得主动,积极;再通过合作、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归纳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及0不能做除数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归纳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难点:0不能做除数的道理。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新知
1.谈话: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今天给你们讲个故事《0的由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1、2、3、4、5、6、7、8、9、0这10个数字是阿拉伯数字的基本符号,有了它,我们才能进行数学计算。而0则是其中不可缺少的。有了“0”,我们在记数,读数,写数等方面,有很多方便。不过你们也许不知道,“0”这个数码当初传入欧洲的时候,还发生过一段让人气愤的故事呢。
2.(课件出示)故事内容。
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
总之,0从产生到推广费了很大一番周折,但是0自从一出现就有旺盛的生命力,现在,它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有关0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层层推进。
(一)回忆交流:你们知道哪些关于0的运算?运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1.小组合作交流,举例,畅所欲言。(一人记录)
2.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加法: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举例:5+0=5 11+0=11 0+12=12
减法: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举例:5-5=0 18-18=0 100-100=0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举例:23-0=23 7-0=7 14-0=14
乘法:一个数和0相乘,仍然得0。
举例:5×0=0 0×100=0
除法:0除以一个非零的数,还得0。
举例:0÷5=0
(二)学生总结汇报,有关0的运算。
(三)教师小结
(四)教师质疑
1.提问: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同学们,0能做除数吗?
举例说明:5÷0=( ) 0÷0=( )
2.小组讨论:0能不能做除数。
3.引导学生分析:
①5÷0=( )表示一个非零的数除以0,从除法的意义上说是什么意思,商是多少?引导学生说出积是5,一个因数是0,求另一个因数,要想0乘以几能得到5呢?因为任何一个数与0相乘,都得0,所以5÷0不能得到商。
②0÷0=( )从除法的意义上说是什么意思,商是多少?引导学生说出积是0,一个因数是0,求另一个因数,要想0乘以几能得到0呢?你能找出这样的数吗?(能)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0得不到一个确切的商。
教师板书:
5÷0=? 想0×?=5 无商
0÷0=? 想0×?=0 商不确定
得出结论:0不能做除数,0做除数没有意义。
三、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数学游戏。
1.小组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你是怎样做的?
四、总结
师: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呢?
板书设计
有关0的运算
加法: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减法: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有关0的运算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乘法:一个数和0相乘,仍然得0。
除法:0除以一个非零的数,还得0。
5÷0=? 想0×?=5 无商
0÷0=? 想0×?=0 商不确定
教学反思:
1.通过0的故事引入新课,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巧妙的把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贯穿于直观的情境中,学生学的愉快。
3.整个新授过程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对于0不能做除数,直接告知学生能牢记也可以,但是那样不利于学生理解,通过举例之后,学生对于“0不能做除数”理解得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