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生物的进化——生物进化的原因
学校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
班级
初二(3)
时间
2017.5.16
教师
刘占宇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内容
本节课是北京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第二节的内容,隶属于课标一级主题八《生物多样性》。本课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进化论观点。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模拟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内因和外因),概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解释长颈鹿等生物进化的历程和原因,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学生情况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知道生物进化的历程,但对生物进化的原因了解很少,而日常生活中所形成成的前概念比较多,因此学生在学习中会有一定的困难。但初二学生乐于探究生物奥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分析实例,可以使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识别生物进化的内因和外因,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能力目标:
1、小组合作完成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实验,归纳生物进化的原因
2、构建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进而认同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有关实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出示“生物进化树”图片,提出问题:
1、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什么会有生物种类灭绝?
2、新的生物种类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3、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根据已有的知识,有些同学可能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思考,也有些同学可能还比较迷茫,那么让我们一起学习,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
观察
思考
简单回顾生物进化历程的内容,从进化树引出生物进化的原因
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
活动:捡纸片
将15张蓝纸片和15张黄纸片散在黄布上,在一次只能捡一张的情况下,10s内能捡起多少?
统计不同颜色纸片的数量,图片展示实验装置并提问:
1、在捡起来的纽扣中,是否某种颜色的纽扣比另一种颜色的纽扣更多一些?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保护色。
图片展示自然界中常见的保护色的现象。归纳保护色的定义。
参与
思考
回答
模拟自然环境中的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展示图片(黑色和白色背景下的两种桦尺蛾),提问:www.renjiaoshe.com
1、两幅图片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可能是什么原因使环境变黑?
3、哪些因素会使桦尺蛾的数量发生变化?
引出探究活动:探究清洁环境与污染环境下桦尺蛾数量的变化。
观察
思考
回答
由模拟实验转变为真实情境的案例,展开探究。
指导学生阅读探究实验的操作方法,了解实验记录表的记录方法,讲解完成实验后以柱状图的形式展示实验结果。(小组活动学案见后)
请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回答学案中的三个问题。
阅读
操作
完成探究活动
亲自参与探究活动,在创设的情境中完成探究活动。
资料阅读:
1850-1950年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体色发生变化的实例。
提问:
1、1950年的情况与实验2结果是否一致?原因是什么?
2、谁在选择桦尺蛾的生死?
阅读
思考
回答
学生结合实验探究的结果思考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
生物进化的原因
根据实验和实例,引导学生提炼实验中的关键词,并以流程图的形式总结在不同环境中的桦尺蛾体色变化的过程,提炼自然选择学说的4大论点。
提问:生物进化的内因和外因分别是什么?
思考
总结
将复杂的实验过程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简化学生的思维过程,并将之条理化
知识反馈
试一试:
你能不能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进化和细菌抗药性的产生。
思考
回答
学以致用,尝试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过程
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
科学理论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形成之前,也有科学家在不断提出自己的观点,比如拉马克的用进废退理论。但由于缺失证据支持,逐渐衰落,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形成,也经历了漫长的历程。阅读教材P67-69,了解达尔文的学说的形成过程。
回到我们在本节课开始所提出的三个问题,现在你可以尝试提出自己的见解了吗?
聆听
阅读
思考
学习达尔文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板书设计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