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生物的变异(流村中学 张翼)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年级
时长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本节指导思想为《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标题下“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具体内容分为“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和“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是可以改变的。本节重在培养学生生命观念核心素养。借助教育信息化手段增强直观性。
二、教材分析
根据北京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的相关内容,本节的中心话题有三个:一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着变异现象,二是遗传物质导致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三是探讨遗传变异的原理可以应用于遗传育种。
三、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在之前的教学中,学生已了解遗传的一些相关知识,并且对自然界中存在的变异现象有所耳闻。但是,学生尚无法解释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间形状的差异的产生原因,对于变异的概念和意义是模糊不清的。本节将解决这个问题。
能力方面:在之前的教学中,学生已获得一定的观察和推理能力,能够根据现象分析其本质,从而得出生物学相关结论。
情感方面:学生对遗传学有切身体会和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2.说明基因和染色体的变化能够引起生物的变异。
3.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并列举遗传变异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生物变异实例,培养观察、描述、比较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分析生物变异实例,认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2.通过生物育种的学习,感受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科学工作者为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
教学重点
1.引起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原因。
2.遗传育种的方法。
教学难点
区分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和单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
教学方式与策略
本节有关变异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于理解。为增加直观性、具体性,本节以案例教学为主。案例以短片“非洲的基因突变动物”中的案例为主线,适当补充其他案例。利用多媒体平台,展示相关图片和“基因突变”“猫叫综合征”等视频资料,将学生带入情景,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板书设计
环节一:变异现象
环节二:变异的原因
环节三:育种
总结
检测与评价: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时间分配
学生活动1:
任务:观看视频“非洲的基因突变动物”片段,小组讨论问题并记录:
视频中出现哪些动物?
与群体中动物相比与众不同的性状?
这种与众不同的性状对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有什么影响?
学生表达前两个问题的观点。
指出生物的性状在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之间表现出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
生物的变异涉及许多物种,是普遍存在的。
出示其他生物的变异实例。
板书。
学生表达第三个问题的观点。
出示白色狒狒的图片,播放视频。
提问:白色的狒狒的毛色会使它遇到什么问题呢?(难繁殖、易被捕食)
出示绿色和褐色蝗虫的图片。
提问:夏天为什么很少见到褐色蝗虫秋天为什么很少见到绿色蝗虫呢?(在绿色环境中,易被天敌捕食。)颜色的变异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什么呢?(所处环境的颜色)
通过变异出现两种颜色的蝗虫,对蝗虫物种有什么好处呢?(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发展)
板书。
若变异的个体适应环境,就对个体有利,不适应环境就有害,若不影响环境适应性则无利无害。
板书。
出示狮子图片。
提问:为什么绝大多数小狮子的毛色是黄褐色的呢?(遗传自亲代)
为什么会出现白色的狮子呢?(变异)
下面,我们探究生物变异的原因。
学生活动2:
任务:观看视频“基因突变”,回答问题:
基因的遗传信息是如何改变的呢?
这种改变是如何传给子代的?
学生表达本组的观点。
指出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是可以改变的,突变的基因是有可能传给后代的。
提问:现在你能解释白毛狮子的出现原因吗?(基因突变导致性状改变)
板书。
出示植物、微生物的变异实例,指出变异原理相同。
然而有些变异并不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出示猫叫综合征图片。
学生活动3:
任务:观看视频“猫叫综合征”,回答问题:
患者有哪些性状异常?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为什么有不止一个性状异常呢?
学生表达本组的观点。
指出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1个染色体有多个基因,而每个基因都能控制性状,所以染色体异常会造成许多性状异常。
板书.
出示4倍体草莓和正常草莓的图片。指出4倍体是染色体数比正常个体增加一倍的变异类型。
提问:
4倍体草莓与普通草莓有何不同呢?(个大、糖多、种子大)
为什么会涉及如此多的性状改变呢?(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所以不止一个性状发生变化)
为什么每种性状都是变大变多呢?(基因成倍增加,导致性状加强)
出示路灯下的植物图片。
提问:
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路灯下的植物落叶时间晚?(灯光)
由环境造成的变异能遗传给后代吗?(不能,遗传物质未改变)
像刚才的例子这样,由环境因素导致的变异不能遗传。由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变异才能遗传。
板书。
出示黄鳄鱼和墨绿色鳄鱼图片。
学生活动4:
黄鳄鱼在自然环境中的鳄鱼群体中比例很小,是变异个体。如果你喜欢黄鳄鱼,想利用它培育黄鳄鱼新品种,可以怎么做呢?
人类用人工方法培育动植物品种,称为育种。
板书。
繁殖和选择黄鳄鱼的育种方式叫做选择育种。
板书。
出示金鱼、野生狐狸与驯化狐狸、野猪与家猪、野鸭与家禽鸭、野生茄子和种植茄子的图片。指出一些家禽、家畜和农作物也采用了选择育种。
然而,通过自然繁殖产生人们想要性状的个体再进行人工选择和培养需要好多年,太慢了。而且并非所有生物自然产生的性状都能满足人类需求。
学生活动5:
如何使小麦抗病和抗倒伏的性状在同一个体同时出现的呢?如何使更多对人有利的形状出现同一个体上呢?(人工繁殖后进行人工选择)
这种育种方式叫做杂交育种。
板书。
然而,通过自然繁殖产生人们想要性状的个体概率很小,再进行选择和培养需要好多年,太慢了。我们可以认为的提高生物的变异概率。
利用激光、射线、药物处理等手段,诱发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生物的某些性状产生新的变异,并从中选育新品种的过程,叫做诱变育种。
板书。
出示太空蔬菜图片。
提问:这些太空蔬菜和普通蔬菜有什么区别呢?
介绍太空蔬菜的制作方法。(射线照射种子导致基因突变)
介绍秋水仙素的诱变育种,并举香蕉和西瓜为例。
无论是自然繁殖后的人工选择、还是人工繁殖后再人工选择,都需要时间,也会有许多失败品出现。人类不断寻找更为高效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用人工方法,直接改变个体的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
播放基因工程在育种上的应用的视频。边播放边介绍原理。
育种技术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科学工作者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1.遗传性状是受基因控制的,基因携带的遗传物质是可以改变的,从而改变生物的性状。
2.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由于环境因素发生的变异是不可遗传变异。
3.遗传育种有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方法。
1.俗语“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
A.遗传现象
B.繁殖现象
变异现象
进化现象
2.下列属于生物变异现象的是
A. 同一种病菌有的有抗药性,有的没有抗药性
B. 雷鸟羽毛的颜色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C. 狼和狗的尾巴在形态上有差异
D. 家蚕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上差异很大
3.一对同卵双胞胎(来自同一个受精卵,初始遗传物质相同)肤色差异很大,其原因是
A. 显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B. 隐性基因发生了变化
C. 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
D. 生活环境和条件有所不同
4.可遗传变异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
A. 个体生长很快
B. 个体发育很好
C. 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D. 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
5.下列不属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
A.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
B.家兔的毛色有白色、黑色、灰色
C.玉米地常出现个别白化苗
D.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通过活动,探讨变异的概念、普遍性、利弊。
通过图片实例,强化变异的普遍性
通过实例,使学生体会变异的有利性取决于环境。
通过视频和实例,使复杂抽象的基因突变更形象具体,易于理解。
介绍染色体变异。
介绍环境的影响不能遗传。
探讨变异的可否遗传
引入选择育种。
介绍杂交的必要性
引入诱变育种
引入并介绍现代科技在育种上的应用
总结回顾本节内容。
复习、巩固、提高
15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1分钟
3分钟
教学特色与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生物的变异,主要学习生物变异的原因和应用。呈现大量事实与案例,以学案为依托,通过五个学生讨论活动,使学生获得有关变异及其应用的知识,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自己观点与见解的能力。学生活动始于教师呈现的视频资料,学案中呈现看完视频后的任务。由于视频信息量较大,学生需要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在与同学组内讨论的过程中分析案例,有效训练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每次学生活动之后,都有师生间的交流与讨论,充满着思想的碰撞。在此过程中,不断在新授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如在学习变异的原因时,涉及生物体中遗传物质的存在位置,以及各结构之间的关系,即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含有DNA,它是主要遗传物质;DNA呈双螺旋结构,其中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一条染色体中有多个基因,故染色体的异常往往是多个基因的异常,会造成严重后果。以上内容对于初中生较为艰深,借以新情境和师生讨论将其再次呈现,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准确理解。
在完成变异原因的教学后,引出育种的概念,并使学生在小组讨论、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其必要性,并不断面对新情景,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同时提高各种能力。
本节课的亮点在于,导入时播放的有关非洲基因突变动物的视频,成为整节课的主线。在教学进展的过程中,不断以此视频中的动物为案例,大大增强了本节课的整体感,并且不断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在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在国外教育科研网站上下载的优秀视频资源,经过教师翻译并添加字幕后,成为形象有力的教学工具。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安排了较多的教学内容,后半节课节奏明显加快,稍影响了育种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效果,今后应有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