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教学设计 目录
[第一板块]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课标分析
[第二板块]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教材分析
[第三板块]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学情分析
[第四板块]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课标分析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描述花的基本结构;概述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二、内容教学的课程价值定位。
《开花和结果》一节的教学关注生物学的基本规律,本节教学可以说是《被子植物的一生》一章教学的一个小结,承接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将前面的知识体现完善,让学生对生命的延续和周而复始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引入微课,渗透科学史教育,渗透生物学基本观念,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德育水平,提升核心素养教育观念认识,让学生深入认识到生命延续的规律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实验观察促进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探究,使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科学思维方法的过程,对于生物科学素养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教育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板块]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简析。
《开花和结果》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主要内容为: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发育,突出了花自身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在整个体系中,《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是课程标准中的第四个一级主题, “开花和结果”是绿色植物生命周期中的最后一个生理过程,既承接了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的过程,又重点解释了被子植物是如何传宗接代的,也为八年级学《植物的生殖发育》教学奠定了基础。
2.不同版本的内容处理。
《开花和结果》是新课表中的第三个一级主体,关于《开花和结果》的教学不同版本的教材设计的思路大体一致,按照“开花——传粉——受——果实种子的发育”的思路编排内容,随后,又将关注点投向果实和种子的发育环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教材内容的整合与教学资源的取舍。
日常生活中的对花和果的认识是学习本课内容的知识基础,要求学生明确认识被子植物从开花到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中传粉和受精是两个重要过程,让学生了解被子植物生命延续的规律。
本节课生命发展的内在规律是教学的主线,在这一方面的教学抓住开花——传粉——受精——果实种子的形成,提供桃花、黄瓜、花生、丰富的图片资料,丰富学生的直观认识;引入传粉的视频资料,引入受精、果实种子发育的动画,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活动的动态过程,渗透生物学基本观点;引入实物,走进生活实际,并融入生活生产中的诸多事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挖掘教材,引入微课,整合《花的结构认识》和《双受精过程认识》的科学史教育,渗透了科学精神、科学品质和社会责任担当教育,对学生有效地实施了核心素养教育,成为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
4.教学目标:
(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概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2)解剖观察百合花的结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
(3)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4)认同优秀的科学品质,关注科学史的发展。
5.重难点
重点:花的主要结构,概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
种子的关系。
难点:认识子房的结构,描述受精过程,推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分析:从开花到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花的结构是传粉受精和果实种子形成的结构基础,所以认识花的结构是学习的重点,传粉和受精是从开花到结果的两个必须的重要过程,因此也是学习的重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开花的最终节点,是完成生命的延续的关键环节,至此完整的认识了开花和结果,所以也是一个学习的重点。
难点分析:不同的花的子房结构是有差异的,在学生以前的认知过程中对子房的结构缺乏感性的认识,并且子房的结构比较精巧,所以是一个学习的难点,受精是一个微观的生理过程,对此过程的准确描述对学生来说也缺乏感性的认识,是一个难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时间相对较长,需要在充分认识子房的结构和果实种子的结构基础上,加以知识的整合进行分析推理,相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学习的一个难点。
[第三板块]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学情分析
课程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初中《生物学》中涉及到的部分生物科学史的内容是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优秀素材,但内容比较浅显和零散。学生见过很多花和果,对花的结构有笼统的认识但不够专业,也很少有机会看到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对植物的受精和双受精现象缺乏直观形象的认识,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另外,学生的归纳概括、推理分析能力相对较弱,但实物观察、表达交流的欲望很强。本节课通过科学史教育和生物学内在知识逻辑开花—传粉—受精—果实种子的形成两条主线进行教学,又创新了《观察花的结构》这一实验教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第四板块]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百合花、刀片、镊子、放大镜;桃子、花生;科学史微课。
二、教学目标:
(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概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2)解剖观察百合花的结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
(3)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4)认同优秀的科学品质,关注科学史的发展。
三、重难点
重点:花的主要结构,概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难点:认识子房的结构,描述受精过程,推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史料总结、 对比分析。
四、教学过程(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学生课堂学习活动、教学方法、学习成果测评及方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收到一份礼物。(拿出鲜花)这束鲜花,色彩绚丽,气味芬芳,我感到好美。俗话说“好花不常开”,可花儿的凋零完成了生命的延续,又给我们带来了累累的硕果和丰收的喜悦!面对这鲜花和美果,你有何感想呢?你又想了解什么呢?我们来一起分享好吗?
生:自由发言交流。
师:大家说得很好,让我很感慨!春华秋实,所有的花,开后都能形成果实吗?花有怎样的结构才能形成果实呢?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
(二)自主合作 探究新知
1.花的结构
师:下面我们就先以百合花为例,探究认识花的结构。
请看大屏幕:对照课本104页桃花的结构图,按照屏幕上的要求,解剖观察百合花的结构,说出你所观察到的结构名称,并填写学案中任务一花的基本结构名称。观察过程中,思考: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生:对照屏幕,实验观察,师巡视指导。
师:(观察结束)能说出百合花的结构名称的同学请举手,到前面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生:台前展示说出花的结构。(评价:认识正确,讲解清楚,非常棒!)
师:谁能对着大屏幕上的图说出花的结构名称。(生说)同桌两人对着屏幕,说给对方听一听。
师强调:借助放大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子房里的胚珠,花药里的花粉。如果借助于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子房里有多个胚珠,一个胚珠里有一个卵细胞,两个极核和其他的结构。甚至可以看到一个花粉是如何产生两个精子的。
师:请完善学案的内容。谁还有问题?生……
师:提问——桃花和百合花结构一样吗?和太阳花、康乃馨的结构也一样吗?(实物对照)
生:交流发言。
师:自然界中的花,结构千姿百态,不尽相同。象挑花和百合花都有雄蕊和雌蕊,我们称谓两性花。而像西瓜和黄瓜的花,有的花中只有雄蕊,有的花中只有雌蕊,我分别称为雄花和雌化,是单性花。(屏显西瓜、黄瓜等的雌花、雄花图片)
师:对于花的结构,大家还有没有问题?(生......)
我们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认识了花的结构,可我们的先辈们却用了几百年的时间。让我们来一起回顾那段历史,请和大家分享你从中的感悟!
(播放花结构认识的科学史微课)
迄今为止,人们认识的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50万中,绿色开花植物,也就是被子植物,大约有30余万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花的结构形态各异,色彩绚丽。十七、十八世纪,人们认识到了花萼、花瓣、雌蕊、雄蕊,以及子房和胚珠,1800年以后,认识到了胚珠中中含有卵细胞,花粉能产生精子,从此,人们开始揭开花和果的秘密。
生:观看、交流。
师:今天我们的学习是沿着前人开拓的道路便捷前进了,科学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无私的奉献。想一想: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生:雌蕊、雄蕊是最重要的。
2.传粉和受精
师:雌蕊和雄蕊在花形成果的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从开花到结果,中间都经历了什么呢?
师: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结合学案任务二的内容,思考:(1)什么是传粉?(2)传粉有哪些方式? (3)说出异花传粉的媒介及相应花的特点。
生:看视频,交流传粉;传粉的两种方式;风媒花和虫媒花。
师:渗透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渗透自然选择和进化的思想。指导生完善学案。
师:花粉落到柱头上,会发生那些神奇的变化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无声的动画,一会儿看看谁能给它配上音!(师展示,生观看)
师:给大家2分钟的准备时间,结合导学案自主阅读106页最后段文字。
生:阅读,配音。
师:假如你是一粒花粉,落到了柱头上。你是如何完成使命的?请精确地给大家做个介绍。
生:交流。(请互相说给你的同位听)
师: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这就是受精。作为花粉,你完成了使命。很好!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你能帮我解决吗?一个花粉粒里有2个精子,其中一个与卵细胞结合了,另一个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穿越到100年前,看看那时的科学家们都发现了什么!
师: 播放科学史料微课(植物受精、双受精的发现的历史)。
19世纪,显微镜制造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植物胚胎学创立,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了植物的受精现象。1898年俄国伟大的植物学家纳瓦兴发表论文首次阐明被子植
物的两个精子都参与受精。 一个花粉粒里有2个精子,其中一个
与卵细胞结合了,另一个与两个极核结合成受精极核,这就是被
子植物的双受精现象。在植物胚胎学史上,双受精的发现是一个
里程碑Maheshwari对双受精发现的历史的叙述是令人深思的。他
提到在纳瓦兴发表论文之前,第二个精子,贴近两个极核中的一个,已被一些研究者看到,但被认为是偶然现象,甚至已同时观察到切片上的配资配合和三核合并而被忽略。纳瓦兴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做出杰出贡献的经典科学家,因其非凡的洞察力,超越了传统的观念,也因其博学、严谨的作风和科学的态度备受世人的推崇。
师:穿越历史,对话大师,对于你今后的学习发展有何启发呢?
生:交流。
师:纳瓦兴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做出杰出贡献的经典科学家,因其非凡的洞察力,超越了传统的观念,也因其博学、严谨的作风和科学的态度备受世人的推崇。敏锐的洞察力、 质疑精神、严谨的作风、科学的态度都是可贵的科学品质。敢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实践运用更是我们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今天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更要我们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请解释: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为什么常会造成果树减产?
生:果树传粉受到了影响。
师:出示 芸豆和玉米,你又发现了什么?(生.......)缺粒。发育不好。
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过渡:西瓜花谢了,小西瓜长成大西瓜。那桃花谢了,如何形成桃子呢?(屏显图片)
师:请大家先观看动画,然后根据学案任务三的引导,结合桃子和花生的结构,自主学习106页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思考:受精结束后,花各部分的变化如何?
生:观看、思考:桃花凋零以后,子房发育成了什么?子房是如何变化的呢?
生:实物展示交流,受精后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屏显连线:子房和果实的结构。 断一断:银杏的白果、豆角、瓜子、小麦粒、松子。
师:关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答疑解惑。 拓展提问:受精的极核发育成什么了?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还要将所学运用于生活、生产,解决问题。出示玉米实物。
大家说玉米出现瘪粒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生:传粉不足,人工辅助授粉。
知识总结,构建体系。
现在我们学完了本节课的内容,请大家结合学案四梳理本节所学,构建知识体系。
根据流程,重点花的结构,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渗透生命延续之美。
(四)畅谈收获
至此,我们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知识、能力、情感)
(五)限时反馈(导学案呈现试题,多媒体反馈答案,师生纠错改正)
基础题目
1.对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最重要?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 )
A. 子房、雌蕊 B. 雄蕊、子房
C. 雄蕊和雌蕊、子房 D. 雌蕊、子房壁
2.西瓜是解暑的佳品,西瓜果实中含有许多粒种子,因为花的结构中含有多个( )
A.子房 B.雄蕊 C.花药 D.胚珠
3.玉米在开花时若遇连绵阴雨,产量将降低。其原因是( )
A.阴雨天气影响了子房的正常发育。
B.风大,气温低,影响昆虫前来传粉。
C.花粉被雨水打湿、冲落,影响风力对花粉的传播。
D.风大,气温低,影响花粉的成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过程 B.开花不一定结果
C.不开花也能结果 D.开花一定结果
5.下图是桃树的花和果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能够散发出花粉的结构是[ ]__________。
(2)由桃花到果实的过程中必须完成两个重要的生理活动,分别是 、 。
(3)果实中的[3]、[4]是由桃花的[7] 发育而来,果实中的[5]是由桃花的[6] __________发育而来。
(4)若在桃树开花季节,遇到阴雨连绵,为避免果树减产,采取的措施是 。
选做题目
1.一个苹果里有5粒种子,至少需要( )个花粉粒提供精子。
A.1个 B.5个 C.10个 D.2个
2.黄瓜、南瓜、丝瓜等植物的花多半不会结果。如果有机会请仔细观察,
并解释这种现象。
(六)课程拓展
世上有无果之花,没有无花之果。 “无花果”又是怎么回事呢?请上网搜集资料作进一步的了解。
推荐网址: http://baike.so.com/doc/5336809-5572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