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平面图形的拼组
课题
平面图形的拼组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循序渐进,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先引导学生用两个相同的图形进行拼组,当学生找到拼组的规律之后,再逐步增加图形的个数,让学生进行大胆地拼组,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更深刻地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
2.注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适当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再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验证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拼一拼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2.利用各种图形的拼组,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感受几何美、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
用同样的平面图形拼或其他平面图形拼。
学习难点
体会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几张长方形的白纸、三角形
学具准备:各种平面图形的卡片、长方形的白纸、三角形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 课。(4分钟)
1.课件出示学过的平面图形,请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要利用这些平面图形做一些有趣的拼组游戏
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拼组。
1.看课件,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2.准备学习新课。
1.填空。
(1)最少用(4)根相同的小棒能摆成一个正方形。
(2)是由四个(三角)形拼成的一个(正方)形。
(3)是由两个(长方)形拼成的一个(长方)形。
2.判断。
(1)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2)两个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两个长方形一定能拼成一个正方形。(?)
(4)四个相同的正方形一定能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
二、动手操作,探究拼组平面图形的方法。(24分钟)
二、动手操作,探究拼组平面图形的方法。
(24分钟)
(一)教学教材第3页例2
1.用两个同样的图形进行拼组。
(1)引导学生尝试两个同样的图形分别拼成新的图形。
(2)组织学生进行展示汇报,交流拼组的结果,说出拼成的新图形的名称。
2.组织学生用多个同样的平面图形进行拼组,并汇报。
3.组织学生自由选择平面图形,尽情发挥想象并创作。
4.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说明创作的意图。
5.引导学生进行小结:通过刚才的拼组活动你学到了什么?
(一)1.小组合作,练习用两个同样的平面图形进行拼组。
(1)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两个同样的长方形、两个同样的正方形、两个同样的平行四边形进行拼组,尝试各种拼法,把拼好的图形用胶水粘在白纸上。
(2)汇报交流拼组的结果,说一说拼成的是什么图形。
2.尝试用多个同样的三角形、正方形或长方形进行拼组,交流用几个怎样的平面图形可以拼成了一个新的图形?新的图形是什么?
3.可独立思考,也可小组合作进行自由想象、创作,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并把图案在白纸板上粘好。
4.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加以讲解。
5.说出自己的体会或发现。
三、巩固练习,验证方法。(8分钟)
1.按要求分一分。
(1)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2)分成四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1.小组合作,讨论怎样分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并动笔画一画。
2.明确题目要求后动手操作,然后汇报结果。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全课总结。(4分钟)
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汇报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心得。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上节课内容的深化和拓展,主要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感知体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课堂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贯穿始终,避免了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以教师的说教代替学生的操作。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操作和交流展示的空间,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