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期末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期末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西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06 07: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A卷)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小青和小柳完成同一件工作。小青要4小时,小柳要3小时。小青和小柳工作效率的比是( )。
A.4:3 B.3:4 C.4:7
2.把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原长方形面积相比( )。
A.长方形大 B.平行四边形大 C.一样大
3.表示一个城市一个月气温的变化情况,最好运用( )。
A.扇形统计图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4.两个体积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底面积相等,圆柱高12厘米,圆锥高( )。
A.4厘米 B.36厘米 C.6厘米


二、填空题
5.如果按平均每学年每人免800元计算,则60万名学生一学年一共约免学杂费(___________)元,读作(___________)元。
6.25平方分米=(___________)平方米 5050克=(__________)千克
4.03立方米=(__________)升 3.25时=(__________)时(__________)分
7.陈明每天从家到学校上课,如果步行需要15分钟,如果骑自行车则只需要9分钟,他步行和骑自行车的最简速度比是(__________).
8.陈明在家每天需要花1小时完成语数英三科作业,如果每科作业花的时间一样,完成每科作业需要(_________)分,每科作业占总时间的(__________).
9.==( )%=40:( )=( )。(填小数)
10.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
11.从5月1日“劳动节”到10月1日“国庆节”共有(________)天.
12.工地上有a吨水泥,每天用去b吨,用去6天后还剩下(________)吨.
13.六⑴班男生人数占全班的,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_________)。
14.如果y=,那么,x和y成(______)比例。
15.自来水管的内直径是2厘米,水管内水的流速是每秒8厘米.一位同学去洗手,走时忘记关掉水龙头,5分钟浪费____升水.
1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它的一个底角度数是(_______)。
17.一根木头,锯成3段要6分钟,照这样计算,锯成6段要(_______)分钟.
18.(______)比20多20%,16比(_____)少20%。
19.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锥的高是12厘米.这个圆柱的高是(________)厘米。

三、判断题
20.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不同的因数。 (______)
21.一次植树的成活率是90%,表示有10棵树没成活.(_____)
22.圆的直径和周长成正比例. (_____)
23.比0.2大比0.6小的小数只有3个.(_____)

四、计算题
24.直接写出得数。
0.49÷0.7= 0.77+0.33= 0÷= 3.06-2.6=
×200= ÷8= 0.21×= =
25.脱式计算,能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算法。
1375+450÷18 2.84+5.6-0.84+4.4


1.25×3.2×0.25 4÷5+39×

五、解答题
26.求未知数x的值。
x+x=26      

4x-6=38      2:7=16:x 0.36:x=:
27.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1)完成表格。

(2)在图中描出表示路程和相应时间的点,然后把它们按顺序连起来。并估计一下行驶150km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28.如图,请按要求解答.

(1)用数对表示图中三角形三个顶点A、O、B的位置:A( , ),O( , ),B( , ).
(2)将图中的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 ,并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画出图中原来三角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
29.梅兰小学航模小组有20人,比美术小组的人数少了。梅兰小学美术小组有多少人?(用方程解答)
30.甲乙两艘船分别从两个码头同时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驶40千米,乙船每小时行驶28千米,两船行驶4小时后相遇.甲、乙两个码头相距多少千米?
31.张明与李强两家人共用一个水表,五月份他们两家人共用水80吨,已知每吨水3.5元,该月水费他们两家按3︰2分担。五月份张明家要交水费多少元?
32. 新华书店要打包一批书,如果每包40本,要装18包.如果每包30本,要装多少包?
33.一堆煤成圆锥形,底面半径是2米,高1.5米。如果每立方米的煤约重1.4吨,这堆煤约有多少吨?(得数保留整数)
34.思源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如图,其中喜欢足球的有40人.
(1)思源实验学校六年级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
(2)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比喜欢踢毽的多多少人?
(3)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数据,你能判断出思源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是哪种运动吗?能判断哪种运动喜欢的人数是最少的吗?请说明理由.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480000000 四亿八千万
6.0.25 5.05 4030 3 15
7.3:5
8.20
9.10 62.5 64 0.625
10.12 72
【解析】
【分析】
根据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可知:最大公约数是两个数的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所以先把24和36分解质因数,然后据此求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详解】
24=2×2×2×3
36=2×2×3×3
所以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
最小公倍数是:2×2×3×2×3=72;
故答案为;12,72.
11.153
12.a-6b
13.4:5
14.反比例
【解析】略
15.7.536
【解析】
【详解】
3.14×(2÷2)2×(8×5×60),
=3.14×1×2400,
=7536(cm3),
=7.536(升);
答:五分钟浪费7.536升的水。
故答案为7.536
16.50°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等腰三角形的问题。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两个底角相等, 三角形内角和180度,(180―80)÷2=50度。
17.15
18.24 20
19.4
20.√
21.×
22.√
23.×
24.0.7 1.1 0 0.46 0.07 0.25
25.1400 12 1 32
26.x=8.4 x=45 x=16 x=11 x=56 x=1.6
27.⑴4 6 180 300 ⑵略
28.(1,6) (2,3) (2,6)

29.25人
【解析】
【详解】
解:设美术小组有x人。
x-x=20
x=25
答:美术小组有25人。
30.272千米
【解析】
【详解】
(40+28)×4=272(千米)
答:甲乙两个码头相距272千米.
31.168元
【解析】
【详解】
80×3.5×=168(元)
答:五月份张明家要交水费168元。
32.40×18÷30=24(包)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先判断哪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何比例,即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两个量的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再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33.9吨
【解析】
【详解】
3.14×22×1.5÷3×1.4=8.792≈9(吨)
答:这堆煤约重9吨。
34.(1)30
(2)35
(3)思源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运动乒乓球,喜欢踢毽子运动的人数是最少,因为在所有的运动项目中,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所占百分数是最高的,喜欢踢毽子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2.5%,所占百分数是最低的.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把六年级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可用40除以20%即可得到六年级的总人数,然后再用六年级的总人数乘跳绳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数即可得到跳绳的人数;
(2)可用六年级的总人数分别乘乒乓球占总分数的百分数和踢毽子占总分数的百分数即可得到喜欢乒乓球和喜欢踢毽子各有多少人,然后再用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减去喜欢踢毽子的人数即可;
(3)根据扇形统计图可知:思源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运动乒乓球,喜欢踢毽子运动的人数是最少,因为在所有的运动项目中,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所占百分数是最高的,喜欢踢毽子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2.5%,所占百分数是最低的.
解:(1)40÷20%×15%,
=200×15%,
=30(人),
答:喜欢跳绳的人数有30人;
(2)40÷20×30%﹣40÷20%×12.5
=200×30%﹣200×12.5,
=200×(30%﹣12.5%),
=200×17.5%,
=35(人),
答: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比喜欢踢毽子的人数多35人;
(3)思源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运动乒乓球,喜欢踢毽子运动的人数是最少,因为在所有的运动项目中,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所占百分数是最高的,喜欢踢毽子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2.5%,所占百分数是最低的.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根据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即可.
答案第1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