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能导电,则能导电的物质都是金属
B.碳单质具有可燃性,则含碳元素的物质都有可燃性
C.点燃氢气前要验纯,则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需要验纯
D.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一定是气体
2.下列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Zn+2HCl==ZnCl2+H2↑ B.Al+H2SO4==AlSO4+H2↑
C.3CO+Fe2O3==2Fe+3CO2 D.CaCO3+BaCl2==BaCO3↓+CaCl2
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对于该反应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Y属于有机物,X属于单质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中W:X质量比为22:3 D.Z分子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4.物质的下列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氧(支持燃烧) B.金属铜(制电线) C.活性炭(做防毒面具的吸附剂) D.不锈钢(做水壶)
A.A B.B C.C D.D
5.黄龙洞是张家界市的一个著名景点,洞中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和石笋,它们形成的化学原理为:①H2O+CO2+CaCO3=Ca(HCO3)2.②Ca(HCO3)2CaCO3↓+H2O+CO2↑,则②的化学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6.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滤液中只有硝酸锌,没有硝酸铜和硝酸银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有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向氢氧化镁固体中加水,再滴加酚酞试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红棕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
D.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8.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组织反应的行.下列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铁门表面喷漆
B.冰箱保存食物
C.用扇子扇煤炉火,火会更旺
D.将木头电线杆埋入地下的部分用火微微烧焦
9.下列关于能源与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大约是: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B.水是一种宝贵资源,陆地水量占总水量的3.5%
C.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
D.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使煤分解成焦炉煤气、粗氨水、焦炭和煤油等
10.氢化钙能与水反应:CaH2+2H2O=X+2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为CaCO3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CaH2可用作氢气发生剂 D.CaH2可用作气体干燥剂
11.有CuO、Fe、H2、Ba(OH)2溶液、K2CO3溶液、NaOH 溶液、稀硫酸 7 种物质,常温下两 种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最多有( )
A.5 个 B.6 个 C.7 个 D.8 个
12.将锌、铁、镁、铝的混合粉末 3.6 g 投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 得到 200 g 含水 83.8%的溶液,则得到氢气的质量是( )
A.0.2 g B.0.3 g C.0.6 g D.0.8 g
13.下列操作或反应所对应的曲线正确的是( )
A.表示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分解,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B.表示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质量与加入量的关系
C.表示将饱和石灰水升温,溶液质量与温度的关系
D.表示将足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沉淀质量与通入量的关系
14.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放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后镁一定有剩余
B.反应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一定相等
C.O—t1时段,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铁大
D.O—t2时段,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与铁相等
二、填空题
15.某同学在敞口容器中做了两个实验:一是氧化汞(HgO)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二是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铝。他准确称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发现反应前后质量都发生了变化。请填空:
(1)铝粉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铝粉的质量______(选填“大”、“小”或“不变”)。
(2)你认为这两个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____(选填“是”或“否”)
(3)请写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6.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各个领域中用途广泛。
(1)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为钢芯镀镍(Ni),五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
A.金属的硬度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耐腐蚀性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2)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3)在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A表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
②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③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
④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
⑤反应结束后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17.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就变硬了__________________。
(2)飞船常利用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碳酸钠(Na2CO3) 和氧气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的方法冶炼铁__________________。
18.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黄金饰品 B.家用铁锅 C.铜制导线
(2)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使钢铁制品与_________隔绝,就可以阻止锈蚀的发生。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计算含氧化铁160t的赤铁矿,理论上能冶炼出铁的质量为_________t。
19.右图中的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 A、B、C、I是单质,其他均是氧化物;C是紫红色的金属,D是磁铁矿石的主要成分,固态的H叫“干冰”。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A的名称 ;写出E的化学式 。
(2)写出F→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H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推断题
20.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化学卡片玩起了趣味“接龙”游戏。下图是其中一位同学自创的“回龙”谜宫,“-”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生成的含义。已知A、B、C、D分别是氢氧化钠、硫酸铜、三氧化二铁、稀盐酸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试根据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请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相关反应的方程式:
①D→Fe:__________。
②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1.下列物质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常见的金属,②是湿法冶金的先驱,④的反应现象是火星四射,E是红棕色固体,F是黄色溶液,G是最常见的液体,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___;D________;
请写出①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这个反应在工业上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2.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1)A实验探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停止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
23.如图微型实验装置可用来制取CO模拟工业炼铁并检验气体产物。( 提示:草酸( H2C2O4)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
(1)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D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_____?
(3)从环保角度考虑,对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什么_____?
(4)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该实验结束后固体B已经全部失效_____。
五、计算题
24.黄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常用品。为了测定黄铜样品的组成,取五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样品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第5份
取样品质量(g)
40.0
40.0
40.0
40.0
40.0
取稀硫酸质量(g)
30.0
60.0
90.0
120.0
150.0
产生气体质量(g)
0.3
m
0.9
1.0
n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表中m的数值为 ,n的数值应该为 ;
(2)列式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金属铜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5.实验室用含杂质的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取8g含杂质的锌粒于烧杯中(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向其中加入74.2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82g.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______g.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A 3.A 4.A 5.A 6.D 7.B 8.C 9.D 10.C 11.B 12.C 13.D 14.D
15.大 是 2HgO2Hg+O2↑
16.B 铁>铜>金 ①③⑤
17.CO2+Ca(OH)2=CaCO3↓+H2O 2Na2O2+2CO2=2Na2CO3+O2 Fe2O3+3CO 2Fe+3CO2
18.C 水或氧气 3CO + Fe2O3 2Fe + 3CO2 112
19.(1)铁 H2O(2)C+2CuO2Cu+CO2↑
或CO+CuOCu+CO2或H2+CuO△Cu+H2O
(3)CO2+C2CO
20.CuSO4 (合理即可)
21.H2 Fe3O4 3CO+ Fe2O3 2Fe + 3CO2 置换反应 除锈
22.比较纯铜片与黄铜片的硬度大小隔绝氧气 加热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移出防止铜在高温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2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在D装置之后增加酒精灯将尾气点燃(或用气球收集) 取B中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不变红(或不变色),则证明全部失效
24.(1)0.6(1分);1.0(1分);
(2)解:设锌的质量为x。
Zn + H2SO4="==" ZnSO4 + H2↑
65 2
x 1g
x=32.5g
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18.75%。
25.0.2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