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血管模型,提高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2.通过描述血管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
3.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熟悉对显微镜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分辨三种血管,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难点:1、组织好实验,达到理想效果。
2、能够在镜下分辨静脉和动脉血管。
课前准备
教师:1、有关血管的录象资料。
2、有关血管的课件
学生:预习本课内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不小心摔倒而擦破皮肤时血液是一滴一滴的往外流,当我们不小心划破手指时是慢慢流出暗红色的血液,更为严重的是当手腕或大腿被砍伤时是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流血情况呢?
师:大家一定都有过生病打针的经历,当你到医院输液治疗时,医生会把针刺入哪里呢?
师:对,请大家抬起你们的手看看手背上有什么?
师:对,这是我们人体内的血管——血液流动的管道,本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认识它。(课件)
板书:血流的管道——血管
师:大家知道人体内有几种血管吗?
师:上节课我们做了“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下面让我们再来通过视频回顾一下。(播放视频)
师:①在这个试验中我们观察到了几种血管?②不同血管内血流速度一样吗?③那种血管内血流速度最快,那种血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师:好,那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我们身体里的三种血管。请同学们认真的阅读课本66-67页的内容,然后归纳总结各自的特点。
师:什么是动脉?有什么特点? (展示课件)
师:什么是静脉?有什么特点?(展示课件)
师:一般说:“水往低处流”,那么,下肢静脉的血液如何往上走流回心脏呢
师:什么是毛细血管?有什么特点?(展示课件)
师:毛细血管在身体内分布广泛,除指甲、毛发等处外,毛细血管几乎无处不在。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有什么意义?
生:有利于血液与周围的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课件)
师:根据血流方向判断毛细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最终又汇入了什么血管?
师:如果画一些简图只著名血流方向大家能区分出三种血管吗?(展示课件)
师:在人体内,血液循环需要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那么,三种类型血管以及与心脏是怎样的通连关系?(展示课件)
师:好,我们已经认识了三种不同的血管,那现在大家能在自己的身上找到这些血管吗?(请一位同学找找看)
师:请问“中医号脉”和“西医静脉注射”是同一种血管吗?
师:刚上课时我们提到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出血情况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部位现在大家能解释了吗?
师:很好,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认识比较了人体内的各种血管,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类型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各不相同。请同学们试着设计表格对三种血管的结构、功能总结归纳。(展示课件)
师:那么,能否解释输液或抽血时,为什么要在针刺位置的上方用胶皮管捆扎起来?
师:为什么输液时选的是静脉而不是动脉?
师:血液之所以能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并完成物质运输的任务,与这些血管是密不可分的。那么,血液循环的动力是什么,它为什么就能周而复始的循环呢?这将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作业布置
做课后练习的第一、二题做在作业本上
教学后记:
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方案时,注意从学生的日常输液、验血、诊脉等身边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参与积极性高。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制了各种形式的血管模型,对于学生理解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特点不同有一定帮助。存在的不足,相关的中、西医知识了解有限,有些内容没能展开和涉及,使学生感到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还有距离,这方面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