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 巩固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 巩固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6 10:2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祭十二郎文 巩固训练



一、知识归类
(一)、通假字
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同“馐”
2.零丁孤苦 同“伶仃”
3.皆不幸早世 同“逝”
4.敛不凭其棺 同“殓”
(二)、古今异义
1.将成家而致汝 安家
2.吾与汝俱少年 与“老年”相对
3.而齿牙动摇 松动
4.未可以为信也 认为
5.志气日益微 精神
6.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为什么
7.又可冀其成立邪 成人立业
(三)、一词多义
1.穷 ①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尽
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困厄
③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边际
④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贫穷
⑤复前行,欲穷其林 穷尽
2.幸 ①皆不幸早世 幸运
②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希望
3.诚 ①乃能衔哀致诚 诚意
②诚知其如此 果真
4.视 ①而视茫茫,而发苍苍 视力
②子孙视之不甚惜 对待
5.意 ①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做官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打算
③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料想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情趣
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神情
6.衔 ①乃能衔哀致诚 表达
②衔远山,吞长江 含
7.省 ①不省所怙 清楚
②汝来省吾 探望
8.致 ①乃能衔哀致诚 表达
②将成家而致汝 使……来
9.就 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从事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就任
③金就砺则利 靠近
④三窟已就 完成
10.知①而寿者不可知矣 知道
②死而有知 知觉
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 知道
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了解
⑤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了解
11.孤①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 幼年丧父
②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孤单
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遗孤
12.信①其信然邪?其梦邪 确实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 信任
③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诚信
④烟涛微茫信难求 确实
13.其①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她的
②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难道
③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是……还是……
④其无知,悲不几时 如果
⑤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大概
14.而①长者衰者而存全乎 却
②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 表并列
③死而有知 如果
15.以①未始以为忧也 把
②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 在
③樊哙侧其盾以撞 表修饰
(四)、词类活用
1、东亦客也 名作动,客居
2、吾书与汝曰 名作动,写信
3、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名作动,继承……家业
4、中年兄殁南方 名作状,在中年
5、莫如西归 名作状,向西
6、恐旦暮死 名作状,早晚
7、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名作状,一天天
8、吾力能改葬 名作动,有能力
9、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动作名,祭品
10、而视茫茫 动作名,视力
11、其传之非其真邪 动作名,报丧的书信
12、将成家而致汝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
13、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夭折
14、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结束生命
15、长吾女与汝女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长大
16、乃能衔哀致诚 形作名,诚意
17、其传之非其真邪 形作名,真的,事实
18、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 形作名, 花白的头发;形作名,白色
19、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形作名,完结的时候
20、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形作动,变得衰微;形作动,变得微弱
21、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副词的使动用法,使……全,保全
(五)、文言句式
1.东亦客也 判断句 2.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状语后置句
3.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状后 4.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 状后
5.惟兄嫂是依 宾前 6.何为而在吾侧也 宾前
7.其又何尤 宾前 8.从嫂归葬河阳 省略
9.未可以为信也 省略
二、课内精读
阅读课内语段,完成6~10题。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 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天而病者全乎!
鸣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天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天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天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也。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鸣呼哀哉!呜呼哀哉!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往河阳省坟墓 省:探望。
B.遇汝从嫂丧来葬 从:跟随。
C.丞相薨,吾去汴州 去:离开。
D.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 客:客人。
2.下列各句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汝不肯来,恐旦暮死 B.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C.动摇者或脱而落矣 D.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组是( )
A. 以求斗斛之禄尧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C.吾念汝从于东看 而母立于兹
D.以为虽暂相别 则噪而相逐
4.下面对短文有关内容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与一般祭文格式不同,记的是家庭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
B.在写作者与韩老成的感情之外,作者还表达了-一种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
C.本文的语言主要体现在如泣如诉的特点上,似在与逝者作无穷无尽的长谈,更加深了悲痛之情。
D.这篇情文并茂的祭文,作者还采用了铺排和张扬的手法,与如泣如诉的语言运用相得益彰,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2)少者强者而天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

(3)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

三、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3题。
祭鳄鱼文
韩愈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奏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之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
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明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耶?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野鱼朝发而久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颜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闹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

[注]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刑部侍郎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剌史,到任不久,访民问苦,知道鳄鱼为患,便写了这篇祭文来驱逐它。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
A.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
B.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
C.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鯨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
D.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刺史,古代官名,自汉设立,本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宋元以后沿用为一省长官的别称。
B.六合,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C.宗庙,我国的宗庙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产物。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D天子。臣民对帝王的称谓。古代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

(2)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

(3)制更则选材技吏民,操强与毒矢从与鳄鱼从事,必尽备乃止。

阅读题参考答案
二、1.D,客:客居
2.A [B志气:古义.这里指精神;今义,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C.动摇,古义,松动;今义,在两种对立的意见之间或在两条对立的行动路线之间捉摸不定。D.成立:古义,成家立业:今义,(组织、机构)筹各成功,开始存在。]
3.B [A.介词,来/介词,用;B.都表假设:C. 介词,到/介词,在;D.互相/表他称。]
4.D [无铺 排和张扬。]
5. (1)如果知道像这样,即使(享受)高官厚禄,我也不会离开你天而就职上任。
(2)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活在世上。(3)我的哥哥品德美好,却使他的后代天折,你纯正清明应该继承他的家业的,却不能蒙受先人的恩泽。
三、1..C [正确的标点为: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
2.A [宋元以后沿用为一州长官 的别称。]
3. (1)使山川和河流排列,用绳网利刃来消灭危害人民的虫蛇之类的恶物。
(2)就是长江汉水一带,也被丢弃,给了蛮、夷、楚、越等族;何况潮州,在五岭与南海之间,离开京城万里之远呢。
(3)刺史就要挑选有才能、有武艺的官吏民丁,持强弓毒箭,同鳄鱼搏斗,一定杀完才停止。

[参考译文]
这年,潮州刺史韩愈,派遣部下军事衙推秦济,将一只羊和一头猪投入到这被百姓称为“恶溪”的潭水中,使它们被鳄鱼吃掉。(我写作文章)来告诫鳄鱼:以前上天掌管天下的时候,(他)使山川和河流排列,自己提着罔绳和刀刃,来消灭危害百姓的虫蛇恶物,这些虫蛇恶物被赶到了四海之外。等到后来的君主的德义渐渐平淡,不能够波及很远的地方。至于江汉这种闲散的地方,都被中央抛弃了,给了蛮夷各族,又何况潮州这种地处五岭之间离京城有万里路程的地方呢? (于是)鳄鱼就在潮州安家筑巢,并且保持这种状态。
现今的皇上是大唐天子,神圣慈武。无论四海之外、六合之内都能安抚并且掌握它。况且大禹的遗迹,就在附近的扬州;刺史县令所治理的地方,难道要在这种地方用贡赋来供奉天地宗庙百神之祀吗?所以,鳄鱼你不能和刺史一起在这儿居住。 刺史接受天子的命令,在这里守卫国土,治理百姓。但是鳄鱼你不在漳水中安然生活,占据这里来凶暴地吞食民畜和熊、豕、鹿、獐等来使自己的身体肥大,使自己的子孙繁行。又经常和刺史我对抗,来比较高下。刺史我虽然为人驽弱,但又怎么肯对鳄鱼低下头呢?我低下头胆小的样子一定被百姓嘲笑,又怎么能在世上苟且活下去呢?而且我是奉天子的命令来上任的,所以看形势不得不与鳄鱼你辩论一下了。
鳄鱼你如果懂的话,那就听我说。大海在潮州的南面。即使像鲸鹏那么大或者像虾蟹那么细小,没有什么不能归容的,它们凭借大海生活。鳄鱼你们早上出发,晚上就到了。现在我与你们约定:三天之内,你们要全部迁徙到海里去,以回避天子任命的大臣。如果三天不行,那就五天:五天不行,那就七天。如果七天还没有迁徙,那就是你们不想迁徙了,是不懂刺史的话,不是这样的话,那就是鳄鱼你们冥顽不灵,刺史我虽然有言在先,但不能装作不知道。像你们这些鳄鱼不迁徙来回避,就像毒害百姓的恶物,都得杀。那刺史我就挑选善于射箭的民众,带上毒箭,一定将你们赶尽杀绝。你们不要后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