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8下物理 9.1杠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8下物理 9.1杠杆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5-07 16:5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1 杠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杠杆,了解杠杆的应用,会将杠杆分类,能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2)会正确画出杠杆的示意图,并能进行简单的小制作。
(3)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作图能力、概括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关杠杆的名词、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示意图的画法。
难点:杠杆示意图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教具
木板、木块、图钉、羊脚锤、尖嘴钳、螺丝刀、铁架台、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
教学过程
互动与反馈
引入新课:
人直接用手搬动一大石头很难,但用一根撬棒却很容易把大石头撬起,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问题,并体会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进行新课:
一、杠杆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P92图9-1,并出示一些如羊角锤、撬棒、起子一类的工具,再相应地带一些可操作的对象,如钉有钉子的木板、带盖的瓶子等,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认识各种工具使用过程中的特点。
在学生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
(1)每种工具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2)人们是怎样利用这些工具完成任务的?
(3)这些工具使用的共同点是什么?
在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各种杠杆的共同特征,建立杠杆的概念。
在同学们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随问题的展开总结阻力、动力、支点等杠杆的要素,可直接给出力臂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教材上P93页图9-2描述杠杆的五要素,特别是动力臂和阻力臂。
各小组选代表到讲台前完成拔钉子、起瓶盖等操作,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各小组同学思考并讨论:
(1)绕着固定点转动。固定点——杠杆的支点。
(2)受到力的作用。动力和阻力。
总结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总结杠杆的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学生练习画杠杆的力臂。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引导学生阅读P93,回答杠杆平衡的定义。
让学生按照教材上图9-4进行实验探究:
1.介绍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杠杆。
2.讲清:
(1)什么是杠杆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转动。
(2)调节杠杆平衡的方法:左沉右调。
(3)为什么要在水平位置平衡?
A.便于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B.使杠杆的自重落在支点。
3.分两种情况多次探究杠杆的平衡情况,并将结果记入表格中:
测量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2
3
4
5
6
7
8
9
(1)改变一侧钩码的个数,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2)改变一侧钩码的悬挂位置,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4.让学生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补充实验:让动力和阻力位居同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杠杆和斜向上拉动杠杆,比较拉力的大小是否相同,想一想为什么?
5.指出: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首先总结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并发出了“给我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的豪言壮语。
三、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小于阻力。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大于阻力。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等于阻力。
以上诸条先让学生归纳总结,再举出应用的实例。
四、总结本课内容
五、作业:
1.画出下图所示杠杆力F1和F2的力臂。
2.画出下图所示的扳鱼网的杠杆示意图,并标出动力和阻力臂。
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我们称之为杠杆平衡。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斜拉时杠杆的力臂变小,所以力要变大。
应用举例:(请学生回答)
手推车、船浆等。
筷子、理发剪刀等。
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