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铃儿响叮当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2.2铃儿响叮当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5-06 09:4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五年级音乐《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
一、歌曲简介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
圣诞节的来历
每年12月25日是全世界大多数基督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
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来了。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会唱高声部旋律,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演唱技巧。
创编节奏,并能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学会用双响筒,手铃为歌曲伴奏
学会用纸杯打节奏并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双响筒、手铃、沙锤、碰铃、纸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意境,用欢快生动的情绪演唱来表现歌曲
难点:能用各种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
(1)出示有关圣诞节得照片,提问学生知不知道圣诞节,是否知道有关圣诞节得歌曲(平安夜 、圣诞树、绿袖子、铃儿响叮当)
(2)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
初次聆听,感受歌曲情绪。(播放课件)?
设问:歌曲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二拍子、欢快)
(3)、跟着音乐哼唱歌曲
2、讲解节奏
(1)讲解节奏前大附点、前小附点、前八后十六节奏(由于之前已经上过节奏课,所以学生多节奏掌握非常快)
(2)、学生清唱歌曲(纠正其中的发音吐字和节奏)
(3)、歌曲结束部分,用“嗨!”结束。(师生一起)
3、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用双响筒为歌曲编配节奏
(2)、用手铃为歌曲编配节奏
(3)、用沙锤为歌曲伴奏
(4)、双响筒和手铃一起为歌曲伴奏
(3)选取一到两个小组进行展示
拓展
4、介绍纸杯节奏、(教师示范用纸杯为歌曲伴奏)
(1)教学生用纸杯打节奏
(2)小组讨论创作,为歌曲编配自己设计的伴奏。
作业:小组课后进行深度创作,于实践课上进行小组比赛
?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动听快乐的歌曲,并用乐器进行了伴奏,大家开不开心啊?祝愿你们每天都这么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