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4 古诗三首 山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4 古诗三首 山行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6 23:4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径”“斜”“寒”“霜”等生字。
2.结合图画和注释理解诗意。
3.通过对比,体会诗中用字、物象择取的精妙,感受山行秋景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图画和注释理解诗意。
难点:通过对比,体会诗中用字、物象择取的精妙,感受山行秋景之美。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枫叶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揭题导入
同学们爬过山吗?爬山的感觉怎么样?通过预习,你知道题目《山行》的含义是?若爬山很辛苦,题目怎么读?若爬山很轻松,题目怎么读?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初步感知“山行”的不易,为理解诗意做好铺垫。
二、初读全诗,读出层次。
1.带拼音读,注意读好会认字:斜(xié)径(jìng) 生(后鼻音)
2.去拼音读,读流利、准确。注意“枫(后鼻韵)”“霜(后鼻韵)”
3.划分节奏读,读好节奏,读得有韵味。
4.全班齐读,背诵。
设计意图:小学中段古诗教学重点是感情朗读。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逐层推进,在解决生字新词的同时,读准、读好诗句,为背诵和理解做好铺垫。背诵的环节在课堂落实,减轻学生课后负担。
二、结合配图,深抓“对比”
1.结合诗句内容,说说作者是徒步在山中行走吗?
(明确:“停车坐爱”说明是驾车而行。)
过渡:作者是写在山中行走艰难吗?不是,是写看到的景物和感受。我们一起走进诗句看一下。
细品用字,对比感悟“寒山”和“秋山”。
师问:通过初读,同学们知道这是写哪个季节的景物?
(深秋:抓住“寒山”,说明天气冷;“枫叶、霜叶”在秋天红,指导书写“寒”字,笔顺:宝字盖下面先两横,再两竖,最后长横,两点在一条线上。)
追问:既然是秋天的山,用“秋山”不好吗?
(明确:秋只表示季节,含义单一;寒山突出秋天山上寒冷的特点,让人身临其境,更表现山行不易;写秋却不用“秋”字,表达上更加含蓄。)
诗画对照,理解诗意
过渡:既然是秋景,那一定美的像一幅画,老师这有一幅画。小组讨论,哪些是诗中有,画中也有;诗中有,画中无的,请说明理由。

(配画展示)

预设一:图中有“石径”,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与“斜”一致。虽然驾车在山中,但是小路,山高而陡,山路蜿蜒曲折,斜斜的山路不好走,也表明山行不易。(指导书写要求会写字“径”,“斜”字左边要避让)不仅天气很冷,路途还很遥远,这山行并不容易,引读“远上寒山石径斜”。
预设二:画中没有人家。作者眼见的景物很多,为什么只写“人家”?“人家”应该在哪?(引导学生在配画中指明)这个“人家”可能和作者有什么关系?(明确:可能是山行的目的地,也可能去拜访的朋友住处,还可能是自己的家。)
预设三:画中缺少白云。人家处于白云生处,说明房屋位置高,在云雾之中。虽然路途遥远,但想想要见的人就在山顶,心理也有安慰,引读“白云生处有人家”。
预设四:作者说“停车”,说明不是步行,而是驾车前往,画中有人和马,不见车。
预设五:诗中的“枫林晚”画中不见。山上一定会有很多种树,为何作者都不写,只写枫树林呢?(明确:给作者印象最深刻,颜色是红的,抓人眼球;离作者最近,就在路边,易看到;让作者有了反思和体会)(“坐”的含义是“因为”,这句话的意思,用因果关联词解释该句,调整成现代汉语语序练说。)“晚”字说明天色已晚,高山、秋天、晚上,路还很远,天快黑了,更体现停车看枫叶的难得,体现枫叶给作者的深刻印象,使他忘记还要赶路。
预设六:诗中有二月花而画中无。
a.二月花是用来和霜叶对比的。诗中用“红于”,改成“红如”行不行?(不行,“红如”说明二者一样,“红于”突出对比,一是突出经霜后的枫叶颜色更红)b.二者颜色都是红,但红的方式不同。二月花经霜后还能红吗?枫叶能红吗?你知道作者为什么更喜欢霜叶吗?(运用远取譬,花和叶品类不同,时间相去甚远。红也是二者的特点,但同中有异,表现作者取向的偏爱,突出二月花是天气变暖催生出的,霜后的枫叶是因冷而更鲜艳,二者变红的性质不同,品格也不同。)

小结:以上分析说明作者选取对比的事物非常精妙,除此之外,全诗的构思也聚焦于对比。颜色上:白云和红叶。请找找其他的对比。
设计意图:本诗描述的是一幅令人心动的秋景图,色调明显,诗人在旅途中不忘欣赏路边美景。通过诗和图的对照,辅助学生理解诗句,画中的空白也是理解诗句的绝佳机会。绝句精炼,必须抓住最凝练处来表达,对于作者未说之处,也是引导学生感悟诗情的重点。对于天晚路远,作者不顾惜的停车缘由的把握,易于理解诗情。“二月花”和“霜叶”红的不同,也就有不同品格。本环节深挖字句的对比,诗图对比,诗中物的对比,在辨析中感悟作者对枫叶之爱。
三、入境朗读,把握诗情
好一个深秋山景图,我们可以带着想象,一起走进这山间的秋景:
深秋的山上,越走越越冷,山路难走极了,读——远上寒山石径斜;
不仅冷,山路又窄又斜又远,真难走啊,读——远上寒山石径斜;
抬头远看,云雾深处,隐约可见几户人家——白云生处有人家;
炊烟袅袅,云雾之中可以见到山顶目的地,又给人带来屡屡暖意——白云生处有人家;
天色已晚,路途尚远,霜林枫叶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停车坐爱枫林晚;
观察良久,心头一颤,突然领悟到——霜叶红于二月花。
过渡:忍受着秋寒,奔波在崎岖的山路;天色已晚,仍要停车,一切辛苦都不顾及了,因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作者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枫林红叶,因为对这风霜中暖人的红叶的——爱!
因为爱,作者不顾——(引读)远上寒山石径斜;因为爱,作者不顾——(引读)白云生处有人家;因为爱,路上才有惊喜——(引读)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爱,路上才有发现——(引读)霜叶红于二月花。
设计意图:学生理解的积淀已足,应顺势而导,通过情景的铺设,场景的描述,引导学生的理解走向深处,用朗读来表达。通过作者对枫叶之“爱”来勾连全诗,既是对诗歌结构的把握,也是对作者情愫的开掘。
想象拓展,练笔描摹
寒山的枫林、霜叶一定美丽动人,让作者驻足观看良久。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作者眼前的枫叶。
生汇报,师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情感充盈,把握诗情,再顺势对枫叶之美进行想象补白,使得与诗人的情感相连,既是情感的深化,也是情感的一次表达,也是对学生书面表达的训练提升。

板书设计:

山行
爱 寒山 秋山 径斜
霜叶 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