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06 11:1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送友人
李白
主题阅读时间 (8:00-8:20):
1、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要求:根据自己的阅读进度继续阅读,认真做好批注
2、朗读139页课外古诗《送友人》
朗读诗歌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读准字音
注意停顿
古时由于交通不便,通信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很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所以多数送别诗情调低沉,那么,李白的是否也是这样?咱们今天就赏析一首送别诗 ——李白的佳作《送友人》
导入新课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品味诗歌语言,赏析诗歌写作手法
3、感受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挚感情。
学习目标

活动一 知诗人 明诗意
李白,字 ,号 ,唐朝 ,被后人誉为 ,他和杜甫并称“ ”。
李白的诗歌表现出藐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又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其诗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留世有 。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qiāng)进酒》等。
走近作者,知人论世
太白
青莲居士
浪漫主义诗人
“诗仙”
《李太白集》
李杜
本诗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八,这是一首送别诗。李白生性狂放不羁,有侠肝义胆。平生浪迹天涯,交游甚广,反映在他的诗歌中就有许多送别诗、酬答诗。李白的送友诗,除绝句《赠汪伦》之外,以这首五言律诗最为有名。
解题
字词注释
【1】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2】白水:清澈的水。
【3】一:助词,加强语气。
【4】蓬:蓬草,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
【5】征:远行。
【6】浮云:比喻游子行踪不定。
【7】落日:比喻难舍之情。
【8】自兹去:从此离去。兹,此。
【9】萧萧:马嘶叫声。
【10】班马:离群的马。
青山横 北郭, 白水绕东城。
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清澈的水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
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疏通诗意
横卧
此地一 为别, 孤蓬 万里征。
告别
喻指远行的朋友

疏通诗意
助词,加强语气
远行
译: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空中的白云飘浮不定,仿佛游子行无定踪的心绪,即将落山的太阳不忍沉没,亦似朋友的依恋之情。

疏通诗意
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
挥手自兹去,萧萧 班马鸣。
离开
马的嘶叫声
挥一挥手从此分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疏通诗意

离群的马

译文
青山横卧在外城的北侧,白亮亮的河水环绕着东城。我们即将在这里离别,你就要像孤飞的蓬草一样踏上万里征程。
空中的白云飘浮不定,仿佛你行无定踪的心绪,即将落山的太阳不忍沉没,亦似我对你的依恋之情。我们挥手告别,从这里各奔前程,两匹马似乎也懂得主人的心情,不忍离别同伴而萧萧长鸣。

活动二 品语言 悟诗情
1、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环绕城东潺潺而过。
描绘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烘托了作者的送别之情。
赏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说说“青山横北郭,山水绕东城”中“青”、“白”、“横”、“绕”四字的表达效果。
“青”“白”相间,色彩明丽。
“横”描写青山横亘绵延的静态之美;
“绕”描写白水的潺潺流过的动态之美,
动静结合,用词准确而传神
首联交代告别地点和环境。这两句中“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传神。
这两句勾勒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山的静默,水的远去,暗示离别的情景,虽是别离,却全不见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反而给人以色彩明丽、节奏明快的感觉。
首联总结
如何理解“孤蓬”这一意象。
蓬草随风飞转,飘泊无根,而离别远行之人,本如蓬草,离开了家乡也就如同离开了根,随着生活遭遇之风而飞转,前路漫漫而迷惘,更着一“孤”字,写出友人离程之孤独,作者怜惜愈甚。
孤蓬,这个意象,借喻即将离去的友人。
赏析“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颔联总结
本联用“孤蓬”这个意象,借喻即将离去的友人,一个“孤”字写出离程之孤独;万里,点明离程之遥远。
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朋友飘泊天涯的深切关怀。
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浮云”“落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①对偶:“浮云”对“落日”,
“游子意”对“故人情”。
②比喻:把“浮云”比作“游子”,漂浮不定,把“落日”比成自己,表达自己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浮云”——象征友人行踪不定。
“落日”——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赏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颈联总结
此联写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
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诗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本诗结尾有什么特色?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挥手 班马
赏析“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一句出自《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班马,离群的马。诗人离别之情却不明说,却以写马衬托。连马儿临别之时也不禁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化用典故,以场景作结,
暗写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
尾联写离别时的场景,“挥手”写分别时的动作(动作细节描写)。“萧萧马鸣”化用古典诗句,用一个“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可谓鬼斧神工。?

尾联总结
离别时挥手告别的动作表现了依依惜别的心情;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
感受情感
这首诗寄寓了怎样的“故人情”?
【1】?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2】对友人的漫长孤独旅程和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怀之情。
这是一首意味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描写清丽如画的送别环境,营造出深情美好的送别气氛,抒发了作者对朋友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和依依惜别之情。
归纳主题
体会特色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活动三 会迁移 重积累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古人重视送别,因此,诗歌中的送别之情广为传颂,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你能说出几句有关赠答送别的诗句吗?
迁移拓展,积累运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渭城曲》)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别董大》)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 《送别》)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 《赠别》)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年花开已一年。(韦应物 《寄李詹元锡》)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别。(王维 《送沈子归江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所写的送别诗
知识链接
送别诗常见意象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送别诗中也有一些常用的意象:
习俗类意象:
1、柳 (折柳送别)
2、酒 (饮酒饯别)
时间意象:
3、日暮
4、月亮
空间意象:
长亭 南浦
意象就是带有诗人主观情意的景、物。

当堂检测
1、根据提示填空
⑴《送友人》中写送别地辽阔秀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李白在《送友人》中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李白在《送友人》中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表现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即景设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李白在《送友人》中化用典故,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整首诗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点明了诗的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
C.“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D.“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切之情。
抒发了诗人对朋友飘泊生涯的
深切关怀和依恋不舍之情”
B
?
?
?
?
送友人[唐]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首联对偶,
动静结合

比喻


告别处的山水,
色彩明丽。
对朋友飘泊生涯的真切的关心之情。
对偶,比喻、情景交融。

写依依惜别的心情。
课堂小结

细节描写
移情于物


抒发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

写景
抒情
抒情
布置作业
1、整理笔记
2、做课时练《送友人》部分的习题
(130页 一、3、12、13 二、20)
3、工工整整的书写一遍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