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评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总分
得分
一、查字典,并做题。(5分)
望: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部外( )画。第三画的笔画名称是( ),这个汉字是( )结构。
“望”的字义有:①看,往远处看;②拜访;③希图,盼;④名望,声誉。下面句子中的“望”字应选哪种解释?(只填序号)
1.我们到学校去看望了老师。( )
2.她是音乐学院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 ( )
3.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 ( )
4.公主听说国王回来了,喜出望外地跑过来迎接他。( )
二、根据拼音写字组词。(6分)
yù 荣( ) ( )备 海( ) 体( )
sī ( )破 ( )心 公( ) ( )文
cè 计( ) ( )量 ( )面 ( )所
三、辨字组词。(6分)
陷( ) 艘( ) 拳( ) 桅( ) 肆( ) 航( )
馅( ) 搜( ) 眷( ) 诡( ) 律( ) 吭( )
四、先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6分)
( )有成( ) 跃跃( )( ) 目( )口( )
出( )划( ) ( )平( )静 龇牙( )( )
1.小嘎子开始还 ;被小胖墩摔了个仰面朝天后,大家都 了。
2.海面上 ,小猴子却 和人们嬉戏。
3.孙膑 地给田忌 ,田忌赢了这场比赛。
五、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我保证有个办法,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修改病句)
2.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你赢。(改为双重否定句)
3.猴子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4.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缩句)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5+3.5=6分)
1.“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意思是:
2.《田忌赛马》选自 写的《 》,《田忌赛马》的故事发生在 时期。
3.《跳水》的作者是 国的 。文章的主人公是 。《跳水》中,我们认识了一位 、
的爸爸,同时也告诉我们,在
。
七、解释下列称谓。(5分)
1.豆蔻年华:
2.弱冠:
3.而立:
4.花甲:
5.期颐:
八、辩论会上,作为正方的你,就“青少年应该看电视”这个论题,你会怎样阐明自己的观点呢?(3分)
九、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7分)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这则寓言名叫《 》,选自《 》。(1分)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2)物莫能陷也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4)其人弗能应也
3.翻译下列文言文句子。(2分)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4.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十、课内阅读。(8分)
跳 水(节选)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1.这段描写中,猴子有什么放肆的举动?(2分)
2.孩子面临什么样的处境?从选段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2分)
3.将短文分成两层,并写出层意。(2分)
4.概括这一段的大意。(2分)
十一、课外阅读。(10分)
鸟
齐桓公称霸后国家很强盛。后来到了齐景公做国君的时候,齐国出现了一个很有才干的相国,他的名字叫晏婴,又叫晏平仲。他( )有丰富的知识,( )聪明机敏。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敢于批评国君的错误,是齐景公的主要助手。老百姓都尊敬地叫他“晏子”。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着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人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才干—( ) 尊敬—( ) 强盛—( ) 严厉—(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分)
3.短文中的第 自然段写晏子列举烛邹的三条罪状。(1分)
4.“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晏子话里的意思是什么?(2分)
5.你认为晏子所说的话巧妙在哪里?(2分)
6.根据文章内容,评价一下齐桓公。(2分)
十二、写作。(30分)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困难,遇到一些自己很难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总是需要一点有哲理的话,给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请你写出你在遇到的困难或者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是如何在一句你最喜欢的名言的指引下战胜它们的故事,不少于400字。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评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总分
得分
一、查字典,并做题。(5分)
望: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W),再查音节(wang);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王),再查部外(7)画。第三画的笔画名称是(竖提),这个汉字是(上下)结构。
“望”的字义有:①看,往远处看;②拜访;③希图,盼;④名望,声誉。下面句子中的“望”字应选哪种解释?(只填序号)
1.我们到学校去看望了老师。(②)
2.她是音乐学院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 (④)
3.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 (①)
4.公主听说国王回来了,喜出望外地跑过来迎接他。(③)
二、根据拼音写字组词。(6分)
yù 荣(誉) (预)备 海(域) 体(育)
sī (撕)破 (私)心 公(司) (斯)文
cè 计(策) (测)量 (侧)面 (厕)所
三、辨字组词。(6分)
陷(陷害) 艘(一艘) 拳(拳头) 桅(桅杆) 肆(放肆) 航(航行)
馅(露馅) 搜(搜索) 眷(眷念) 诡(诡计) 律(纪律) 吭(吭声)
四、先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6分)
(胸)有成(竹) 跃跃(欲)(试) 目(瞪)口(呆)
出(谋)划(策) (风)平(浪)静 龇牙(咧)(嘴)
1.小嘎子开始还 跃跃欲试 ;被小胖墩摔了个仰面朝天后,大家都 目瞪口呆 了。
2.海面上 风平浪静_ ,小猴子却 龇牙咧嘴_ 和人们嬉戏。
3.孙膑 胸有成竹 地给田忌 出谋划策 ,田忌赢了这场比赛。
五、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我保证有个办法,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修改病句)
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2.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你赢。(改为双重否定句)
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不可能不让你赢。
3.猴子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
改为“把”字句: 猴子把他的帽子摘下戴在自己的头上。
改为“被”字句:他的帽子被猴子摘下戴在自己的头上。
4.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缩句)
水手跳进大海。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5+3.5=6分)
1.“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意思是: 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以同时存在的__。
2.《田忌赛马》选自 司马迁_ 写的《 史记 》,《田忌赛马》的故事发生在 战国 时期。
3.《跳水》的作者是 俄 国的 列夫·托尔斯泰 。文章的主人公是 船长 。《跳水》中,我们认识了一位 经验丰富 、 头脑冷静 的爸爸,同时也告诉我们,在 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动 。
七、解释下列称谓。(5分)
1.豆蔻年华: 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2.弱冠: 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3.而立: 指人三十岁。
4.花甲: 指人六十岁。
5.期颐: 指人一百岁。
八、辩论会上,作为正方的你,就“青少年应该看电视”这个论题,你会怎样阐明自己的观点呢?(3分)
__略。(围绕电视节目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更多的书本以外的知识,同时有趣的电视节目也可以缓解每天学习的压力和疲劳等来陈述自己的观点)。
九、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7分)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这则寓言名叫《 自相矛盾 》,选自《 韩非子 》。(1分)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卖 (2)物莫能陷也 刺破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用 (4)其人弗能应也 回答
3.翻译下列文言文句子。(2分)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
(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刺破它。
4.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做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因此我们做事说话皆应三思而后行。
十、课内阅读。(8分)
跳 水(节选)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1.这段描写中,猴子有什么放肆的举动?(2分)
逗孩子生气、做怪模样。
2.孩子面临什么样的处境?从选段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2分)
孩子一失足,就会摔到甲板上,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3.将短文分成两层,并写出层意。(2分)
第一层从开始到“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写猴子挑逗孩子生气。 第二层写孩子去拿帽子,情况危险。
4.概括这一段的大意。(2分)
写孩子在猴子的挑逗下失去理智,走上最高的横木取帽子而步入绝境。
十一、课外阅读。(10分)
鸟
齐桓公称霸后国家很强盛。后来到了齐景公做国君的时候,齐国出现了一个很有才干的相国,他的名字叫晏婴,又叫晏平仲。他(既)有丰富的知识,(又)聪明机敏。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敢于批评国君的错误,是齐景公的主要助手。老百姓都尊敬地叫他“晏子”。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着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人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才干—(才能) 尊敬—(敬重) 强盛—(强大) 严厉—(严肃)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分)
3.短文中的第 3 自然段写晏子列举烛邹的三条罪状。(1分)
4.“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晏子话里的意思是什么?(2分)
为了一只鸟而杀无罪之人,造成的后果很严重。
5.你认为晏子所说的话巧妙在哪里?(2分)
晏子没有从正面指责齐景公,而是顺着他的话,列出三条罪状,并且有理有据,指明枉杀无罪之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6.根据文章内容,评价一下齐桓公。(2分)
齐桓公是一个勇于承认错误,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知人善任的国君。
十二、写作。(30分)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困难,遇到一些自己很难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总是需要一点有哲理的话,给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请你写出你在遇到的困难或者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是如何在一句你最喜欢的名言的指引下战胜它们的故事,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