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1.2.2 条件语句1.2基本算法语句一、复习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输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并且能根据结构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从而能在计算机上执行,得到问题的结果。本节课我们学习用条件语句表示算法中的条件结构。是是步骤A步骤B满足条件?否步骤A满足条件?否在一个算法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条件的判断,算法的流程根据条件是否成立有不同的流向。条件结构就是处理这种过程的结构。主要包含下面两种结构。二、提出问题Scilab设计语言中给我们提供了处理条件结构的语句那就是:条件语句下面我们就系统地加以研究条件语句的基本格式和应用三、概念形成概念1.条件语句 计算机通常是按照程序中语句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往下执行的。但有时需要根据某个给定条件是否满足而决定所要执行的语句,这时就需要条件语句。我们把处理条件分支结构的算法语句叫做条件语句。格式为:if 表达式
语句序列1;
else
语句系列2
end格式为:if 表达式
语句序列1;
end 在Scilab语言中的条件语句为 if 语句和select – case 语句。在教材中只研究 if 语句的应用。在Scilab的文本编辑器中写出如下程序:
a=input("a=");
b=input("b=");
c=input("c=");
d=b^2-4*a*c
if d<0
disp("no solution");
else t=sqrt(d);
x1=(-b+t)/(2*a)
x2=(-b-t)/(2*a)
end三、概念形成概念1.条件语句例子:根据前面所学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算法和程序框图,用Siclab语言写出如下程序:利用Scilab软件进行演示格式为:
if 表达式
语句序列1;
else
语句系列2
end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三、概念形成概念1.条件语句IF 表达式
语句序列1
ELSE
语句序列2
ENDIF 表达式
语句序列1
END三、概念形成概念2.条件语句①条件语句if(如果)跟随的表达式为真,则执行表达式后面的语句序列1;如果表达式为假,则执行else(否则)后面的语句序列2。②为了便于阅读和醒目,Siclab语言中语句1和语句2及Else一般缩进书写。③对于条件语句可以嵌套。注意事项:四、应用举例例1.给计算机编写一个程序,输入一个自变量的值,输出分段函数 ,的函数值。x=input("x=");
if x>=0
y=x+2;
else
y=x^2;
end
print(%io(2),y);四、应用举例例2.函数 ,编写一个程序,输入x 的值,输出 y 的值。 四、应用举例
外层选择结构内层选择结构x=input("x=");
if x>0
y=1;
else
if x==0
y=0;
else
y=-1;
end
end
print(%io(2),y);四、应用举例例3.读下面的程序,完成程序后面的题目。x=input("x=");
if x>0;
t=x;
else;
t=-x;
end;
print(%io(2),t);该程序的功能是:
。 a=input("a=");
if a<0;
print(%io(2),"No solution");
else;
t=sqrt(a);
print(%io(2),t);
end;如果a=-4,输出结果为 ;如果a=9,输出结果为 。四、应用举例例3.观察下列运行程序x=input("x=");
if x<100;
a=int(x/10);
b=modulo(x,10);
x=10*b+a;
print(%io(2),x);
end其程序的功能是: 。交换个位与十位数字的位置五、课堂练习1.设个人收入在5000以内的所得税的档次为(单位:元):课本第22页,练习A,1,2,3编写一个程序,输入某人的月收入,则输出他应交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并画出相应框图。六、课堂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条件语句的结构、特点、作用以及用法,并懂得利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条件语句使程序执行产生的分支,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路线,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条件语句一般用在需要对条件进行判断的算法设计中,如判断一个数的正负,确定两个数的大小等问题,还有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等,往往要用条件语句,有时甚至要用到条件语句的嵌套。七、布置作业课本第22页,练习B,1,2,3,4
弹性作业:课本26页,习题1-2A,BBqr6401@126.com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