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1.2.1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1.2基本算法语句一、复习引入 计算机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需要算法,但是,我们用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计算机是无法“看得懂,听得见”的。因此还需要将算法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翻译成计算机程序。 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如:听MP3,看电影,玩游戏,打字排版,画卡通画,处理数据等等,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一、复习引入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如BASIC,Foxbase,C语言,C++,J++,VB等。为了实现算法中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 输出语句 赋值语句 条件语句 循环语句这就是这一节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算法语句。今天,我们先一起来学习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二、提出问题那么多的程序设计语言,我们选择一种功能强大的语言进行学习,那就是:Scilab程序语言三、概念形成概念1.Scilab程序语言SCILAB 是由法国国家信息、自动化研究院(INRIA)的科学家们开发的“开放源码”软件。 SCILAB 一词来源于英文“Scientific Laboratory"(科学实验室)词头的合并。与MATLAB 类似,SCILAB也是一种科学工程计算软件,其数据类型丰富,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各种矩阵运算与图形显示,能应用于科学计算、数学建模、信号处理、决策优化、线性/非线性控制等各个方面。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到www.scilab.org.cn下载使用这一软件。三、概念形成概念1.Scilab程序语言利用Scilab软件进行演示三、概念形成概念1.Scilab程序语言能够让程序语言理解的基本单位是算法语句,其任何程序语言都包括以下一些基本语句:(见42页附录2)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对应顺序结构对应条件结构对应循环结构三、概念形成概念2.赋值语句在表述一个算法时,经常要引入变量,并赋给变量一个值。用来表明赋给某一个变量的一个具体确定值得语句叫做赋值语句。在算法中赋值语句是最基本的语句。格式为:变量名=表达式赋值语句中的“=”号,称做赋值号。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先计算出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然后把该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与传统计算中的等号略有不同)三、概念形成概念2.赋值语句例子:已知我班某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成绩分别为80、100、89,试设计适当的算法求出这名学生三科的平均分。在Scilab界面窗口输入:
-->a=80;b=100;c=89;
-->s=(a+b+c)/3
s=89.666667利用Scilab软件进行演示结尾加入分号“;”表示不输出。不加则直接输出三、概念形成概念2.赋值语句①赋值语句中的赋值号“=”的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能是表达式或数字;左右两边不能对换,它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如3.6=x是错误的。x=y与y=x表示的不是一个概念。②赋值语句具有计算功能,但是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如化简、因式分解等);如y=x2-1=(x+1)(x-1)是不能实现的。在赋值语句的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中的每一个变量都必须事先赋给确定的值,在一个语句中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不能出现多个“=”③对于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但是变量只记住最后一次赋值。注意事项:三、概念形成概念2.赋值语句④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赋值号左边的变量如果原来没有值,则在执行赋值语句后,获得一个值,如果原已有值,则执行该语句后,以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代替原有值。即将原有值“冲掉”。
如:x=x+1在数学中是不成立的,但是在赋值语句中,意思是将变量x的原值加1后再赋值给变量x,结果使得变量x的值增加了1.注意事项:三、概念形成概念2.输入语句(键盘输入) 在某些算法中,变量的初值要根据情况经常地改变,一般我们把程序和初始数据分开,每次计算时,即使初始数据改变,也不必改程序部分,只要每次运行程序时,输入相应的数据即可。这个过程在程序语言中,用“输入语句”来控制。不同的程序语言有自己不同的输入指令和方法。下面介绍Scilab语言的键盘输入语句。格式为:变量=input(“提示字符串”,[“string”])“[ ]”内表示可选项,[“string”]说明输入的是字符型变量。不选时则输入的是数值变量。三、概念形成概念2.输入语句(键盘输入)例子:已知我班某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成绩分别为80、100、89,试设计适当的算法求出这名学生三科的平均分。在Scilab的文本编辑器中写出如下程序:
a=input(“yuwen”);
b=input(“shuxue”);
c=input(“yingyu”);
pjf=(a+b+c)/3菜单栏中的“Editor”把程序保存下来!三、概念形成概念2.输入语句(键盘输入)格式为:变量=input(“提示字符串”,[“string”])Scilab的输入语句“input”,不仅可以输入数值,也可以输入单个或多个字符。在Scilab界面窗口输入:
-->x=input(“What is your name?”,“string”)
What is your name?-->zhangsan
x=
zhangsan利用Scilab软件进行演示三、概念形成概念3.输出语句(列印变量内容) 任何求解问题的算法,都要把求解的结果“输出”。由此可知,任何程序语言也必须有“输出语句”来控制输出。不同的程序语言都有自己的输出语句和表现形式,但功能是一样的,就是以某种形式把求解结果“输出”出来。 在Scilab中,有各种各样的输出语句,如print,write,format,prontf,disp。下面仅对“print”语句加以说明。格式为:print(%io(2),变量1[,变量2,…变量n])三、概念形成概念3.输出语句(列印变量内容)例子:用Scilab中的rand()函数,首先产生一个0~1之间的随机数,并把它赋值给变量a,再产生0~10之间的随机数并把它赋值给变量b,把a+b赋值给变量c,最后输出到屏幕上。在Scilab界面窗口输入:
-->a=rand();b=10*rand(1);c=a+b;print(%io(2),c,b,a)
a =
0.6653811
b =
6.2839179
c =
6.949299 三、概念形成概念3.输出语句(列印变量内容)① print(%io(2),表达式)中的io表示input-output(输入-输出),%io(2)表示在屏幕上输出。输出的变量必须要进行赋值;②print语句具有计算功能;如print(%io(2),2+3),则输出的结果是在屏幕上显示5;③print语句也可以输出字符串,如print(%io(2),”shuxue”)则输出的结果是在屏幕上显示shuxue;注意事项:④print(%io(2),a,b,c)在屏幕上输出的结果的顺序是c、b、a。四、应用举例例1.写出下列运算输出的结果(1)a=5;
b=3;
c=(a+b)/2;
d=c*c;
print(%io(2),d)(2)a=1;
b=2;
c=a+b;
b=a+c-b;
print(%io(2),a,b,c) d=
16 c=
3
b=
2
a=
1四、应用举例例2.已知圆锥底面的半径和高,设计一个程序,求圆锥的体积。注:在程序中用%pi表示圆周率πR=input("R=");
H=input("H=");
M=R^2;
V=%pi*M*H/3;
print(%io(2),V)输入四、应用举例例3.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后的值A=input("A=");
B=input("B=");
print(%io(2),B,A);
x=A;A=B;B=x;
print(%io(2),B,A);输入输出输出五、课堂练习1.已知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转换公式是:课本第20页,练习A,1,2,3,4编写一个程序,输入一个华氏温度,则输出相应的摄氏温度。六、课堂总结(1)本节课介绍了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结构特点及联系。
(2)掌握并应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解决数学问题,特别是掌握赋值语句中“=”的作用及应用。
(3)编程一般的步骤:先写出算法,再进行编程.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有助于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七、布置作业课本第20页,练习B,1,2,3,4
弹性作业:课本26页,习题1-2A,BBqr6401@126.com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