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三章 相互作用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三章 相互作用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5-06 13:1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
第三章 相互作用
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3
1
2
知道力的概念及矢量性,会作力的图示
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会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理解重心的概念
了解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一、力和力的图示
1. 速度变化 大小 方向
2. 运动状态 形状
3. 相互作用 矢
4. 比例(标度) 长短 指向 箭尾(或箭头) 作用线.
5. 方向 作用点
二、重力及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 地球的吸引
2. mg
3. 竖直向下
4. 集中于一点 几何中心上
5. 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一. 力和力的图示
答案
【问题设计】
做一做以下实验,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总结力有哪些作用效果.
(1)小钢球在较光滑的玻璃板上做直线运动,在小钢球的正前方放
一磁铁,小钢球靠近磁铁时;
(2)在与小钢球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
 (1)小钢球的速度越来越大
(2)小钢球的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
力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一. 力和力的图示
答案
【问题设计】
做一做以下实验,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总结力有哪些作用效果.
(1)小钢球在较光滑的玻璃板上做直线运动,在小钢球的正前方放
一磁铁,小钢球靠近磁铁时;
(2)在与小钢球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
(3)分别用手拉和压弹簧.
(3)用手拉弹簧,弹簧伸长;
用手压弹簧,弹簧缩短.
力的作用效果有:
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要点提炼】
1.力的特性
(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间的__________,力不能脱离物体而
独立存在.我们谈到一个力时,一定同时具有_________物体
和_______物体.
(2)力的相互性: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施力物体同时又是_________
物体,受力物体同时又是_________物体.
(3)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或使物体发生
__________
相互作用
受力
施力
受力
施力
运动状态
形变
3.力的表示方法
(1)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力.
①线段的长短(严格按标度画)表示力的______;②箭头指向表示
力的______;
③箭尾(或箭头)常画在力的__________上(在有些问题中为了方便,
常把物体用一个点表示).
(2)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力的方向和___________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作用点
【延伸思考】
是否只有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举例说明.
例如: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磁铁间作用力不用直接接触就有,如图所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答案
不是
二 . 重力
答案
【问题设计】
秋天到了,金黄的树叶离开枝头总是落向地面;
高山流水,水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
无论你以多大的速度跳起,最终总会落到地面上…….
试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
正是由于地球的吸引才会使物体落向地面,才会使水往低处流
地球的吸引作用.
竖直向下
【要点提炼】
1.产生原因:重力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但不能说成“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2.大小:G=_______,g为重力加速度,g=9.8 m/s2,
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_______,不同地点因g值不同
而不同.(注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是
否受其他力无关)
3.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不是垂直于
支撑面向下,也不是指向地心).
地球的吸引
mg
正比
竖直向下
4.作用点:在__________上.
(1)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_____________,并非物体的各
部分重力都作用于重心.
(2)重心位置与__________和物体_______有关,质量分布均匀、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_________上.重心___________
(填“可以不在” 或“一定在”)物体上.
重心
等效作用点
质量分布
形状
几何中心
可以不在
解析
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甲对
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
力的作用
B.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
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
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
C.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
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D.只有施力物体或只有受力物
体的力是存在的
C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不论物体是否有生命或是否有
动力,它们受到别的物体作用
时都会施力.例如:马拉车时.
车也拉马;书向下压桌子,
桌子也向上支撑书
每个物体,是受力物体,
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解析
例2:在图甲中木箱P 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的
150 N的力拉木箱;在图乙中木块的Q点,用与竖直方向成60°
角斜向左上的20 N的力把木块抵在墙壁上,试作出甲、乙两图
中所给力的图示,并作出图丙中电灯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50N
F
F
10N
300
600
例3: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当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重力
会减小
B.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
平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C.物体的重心位置总是在物体
的几何中心上
D.物体的重心位置可能随物体
形状的变化而改变
D
物体的重心位置与物体的形状
及质量分布有关,只有质量分布
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
才在几何中心
解析
物体的重力与物体所处状态无关
物体对水的压力
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及力的性质均不一样
可能不在物体上
解析
1.(对力的概念的理解)
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物体自己就有力,如爆炸
的手榴弹,所以这个力可以
没有施力物体
B.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C.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
力的作用
D.有的物体只是施力物体而不是
受力物体
炸弹由火药和弹壳组成的,
爆炸是火药产生的气体与
弹壳间的相互作用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比如:磁铁之间不需要接触也会
有力的作用
B
2.(重力的特点)
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在地面上静止时才
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
重力大于它静止时所受的重力
C.物体在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
小于它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不论
其运动状态如何,它所受到
的重力都是一样大的
D
解析
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
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大小:G = mg
方向:竖直向下
对同一物体(m 一定),
在同一地点(g 一定),
重力大小是相同的,
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对重心的理解)
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
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
B.用一条绳子把一个物体悬挂起来,
物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该物体
的重心不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
C.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内,
不可能在物体外
D.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
质量分布有关
D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
质量分布有关
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
物体的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解析
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可以不在
物体上.
物体的重力与绳子的拉力平衡,
根据二力平衡,物体的重心一定
在绳子的延长线上
4.(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如图所示,叠放的物体A、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 对物体B
的压力是10 N,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解析
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
2N
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严格按照标度画
定性画
再见